雷波县核桃产业化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16-05-14 20:11刘兴强肖云华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刘兴强 肖云华

摘 要:本文从核桃产业化发展现状,核桃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措施,核桃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核桃产业化发展应采取的主要对策等几方面对雷波县核桃产业化发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核桃产业化;问题;对策

核桃是世界著名四大干果之一(还有扁桃、腰果、榛子),它是胡桃属落叶乔木,在中国栽培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据市场预测,核桃富含脂肪(70%以上)及蛋白质(20%),是高热能营养食物,又是无胆固醇的绿色保健食品,有着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历来被称为“木本油料”、“铁杆庄稼”,是中国开发山区林业生产重要经济树种。

一、核桃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立足实际,依托天保、退耕还林两大工程,及群众房前屋后零星种植核桃,狠抓核桃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核桃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15年底,核桃种植面积达38.4万亩、年产量7976吨,核桃产业产值14358万元,全县农民从林业产业上获得人均收入达1687元,其中:从核桃产业上获得人均收入达608元,以山棱岗、八寨、松树、莫红、克角、大岩洞、岩脚、元宝山产量最多。

二、核桃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1.科学规划,政策保障。县委、政府把核桃产业化发展作为雷波特色产业之一来抓。根据核桃生产的自然条件、种植基础和技术要求,反复分析论证,科学规划了以二半山、高山为主的核桃长廊(海拔分布在800-2000米之间),总规模达80万亩,覆盖全县48个核桃生产基地乡镇,253个村,961个生产小组。把核桃发展目标按计划分年度下达到乡镇,落实到村、组、农户。

2.科技支撑,夯实基础。全县形成了背靠省林业堪查设计院、省林科院、州林科所等科研单位的科技服务体系。全县有70多名林业科技人员从事核桃育苗和技术服务等工作。

3.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坚持以工程项目投入为主体,招商引资投入为补充,采取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一是项目投入。依托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发展核桃,退耕还林政策由农户享受,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将农户分散的坡耕地集中起来实行业主开发。二是大户带动。培植大户,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和优化组合。三是招商引资投入。2008年招商引资(长江造林局、木里林业局、雷波林业局、川林五处等单位)350多万元,种植核桃3.5万亩,林木产权归农民所有。

4.把握重点,优化环境。坚持政策导向,强化宣传,形成全县上下狠抓核桃产业化发展的浓厚氛围。坚持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以种苗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专业户和专业村,抓点示范。具体实施过程中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种子供应,统一组织育苗,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检疫检验,统一苗木销售。

三、核桃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滞后。个别地方没有把核桃生产作为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骨干产业来抓。突出表现在宣传不到位,只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长远的生态和经济效益;重建轻管,没有把核桃当作庄稼种,核桃成活率、保存率、丰产率、结实率偏低。管护措施不到位,苗木毁损严重。

2.投入不足。核桃生产依靠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项目调剂,农户自主投入意识淡薄,特别是后期投入严重不足,核桃基地建设局面难以打开。核桃生产的经营管理仍然停留在粗放经营水平上,不利全县核桃产业化发展。加之自然灾害频繁,因灾造成苗木损失,加大了补植补播费用。

3.龙头企业培育迟缓。核桃营销市场有待规范,没有龙头精深加工企业,商品率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需要培育一个能够带动基地发展的龙头精深加工企业。

4.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核桃产业化发展需要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而现有的科技人员仅以林业部门为主的70多名林业技术人员,个别人员知识老化,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严重制约了核桃产业化发展。

5.没有选育出具有雷波特色的优良品种和引进外来优良品种,现目前种植的品种还停留在顺其自然的原始状态。

四、核桃产业化发展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1.加强领导,强化宣传,确保认识到位。立足县情,狠抓核桃产业化发展是加快雷波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和现实选择。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具体人员全力抓,宣传要到村到户,确保干部群众认识到位。

2.选育和引进优良品种,搞好种苗建设。截止2015年,雷波县只引进过新疆核桃、香玲、清香、盐源早,但都因各种原因没有大面积推广,近几年发展的都是雷波本地实生种苗,本地实生苗种植后一般需8-10年才开始挂果,产生效益的时间太长。为了缩短挂果期,应选育和引进优良品种进行嫁接,从种子选育、种子引进、播种、采穗枝条、嫁接、出苗、种植等过程都要有专业技术人员层层把关,落实责任。嫁接苗种植后,力争三年开始挂果,从而达到“种植快、富民快、惠民快”的目标。

3.创新机制,优化环境,确保措施到位。一是抓好核桃产业化发展的基地建设。搞活土地流转,采取“基地+农户”或“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抓好基地建设。二是抓好投入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企业和农户投入的积极性。三是完善管护责任制,彻底转变重建轻管的局面。四是创新加工营销机制,严格国家有机食品标准生产加工,规范营销市场。

4.加大投入,强化培训,确保核桃产业化长足发展。一是加大退耕还林政策倾斜和资金补助。二是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对林业技术员进行核桃生产专业培训,开展送科技下乡,培训农村复合型和专业型人才,全面推广核桃芽苗砧嫁接、丰产培育等实用技术,提高核桃生产的科技含量。三是培育龙头企业,落实雷波县绿色食品核桃饮料等加工项目,开发系列产品,组建跨行业、宽流域的大型生产销售企业,按照市场法则调整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努力推进核桃基地、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建设,促进核桃产业化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金枝,陈锦屏. 核桃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J]. 食品与药品. 2007(04).

[2] 李忠新,杨莉玲,阿布力孜·巴斯提,闫圣坤,刘奎,朱占江. 中国核桃产业发展研究[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3(04).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