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大志
摘要:分析了辽宁浑河源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条件及资源现状,研究了保护区自然生态质量,探讨了其社会经济效益及保护价值,以期为今后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浑河源;资源;保护价值
中图分类号:X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6-0110-02
1 引言
辽宁浑河源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03年9月,目的是为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区总面积18931.4hm2,其中林业用地18512.9hm2,在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17427.8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4.2%;灌木林地面积168.6hm2,未成林和封育未成林地面积441.9hm2,宜林地面积430.5hm2,苗圃地面积1.3hm2,林业生产辅助用地面积31.4hm2,非林业用地面积418.5hm2,主要包括耕地、道路、水域和居民地等其他面积,森林覆盖率92.1%。
2 资源现状
浑河源保护区地处老龙岗北坡,浑河源头区,是辽宁东部林区的核心区域的一部分,保持了很大的资源优势和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林分面积17427.8hm2,林分蓄积109万m3。保护区森林以天然次生林为主,其次是人工林。
总体来说,辽宁是个过伐林区,一般认为辽宁已经没有原始森林。但可贵的是在保护区综合考察中发现在大苏河林场大湖上部一老龙岗北坡尚有原始林的存在,虽然只有175.0hm2的面积,但显得异常的珍贵。保护区主要树种有蒙古栎、色木槭、千金榆,植被、土壤、森林生境都有明显的原始林立地条件的特征;动物资源亦非常丰富,有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珍稀濒危动物。如:猞猁、鸳鸯、苍鹰、秃鹫、猎隼、黑熊、野猪、狼、狐狸、狍子、难鸡等。
3 自然生态质量评价
浑河源保护区由于生态稳定,环境良好,不仅有生物多样性特征而且具有生态多样性特征,是生物多样性的自然基因库。保护区资源总体有如下一些特点:
(1)森林植被群落逆生演替被遏止,向顶极群落的恢复性演替进程明显,林内自然更新进程加快。
(2)保护区植被密度大,防护能力强,土壤肥厚,雨水调和,区内已经没有明显的冲刷和水土流失,湾甸子林场森林覆被率已达92.5%;大苏河林场森林覆被率已达98.3%,生态环境良好。
(3)森林植被类型结构完整。
(4)龙岗山上部尚有部分原始林,其原生型森林植被和森林生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保护价值。
3.1 土地资源分析
就总体而言,保护区是一个过度开发的林区,所以保护区下部出现国有林地和集体林地交错,农林相嵌的平面分布。保护区西部大苏河乡和东部湾甸子镇都分布有集体土地,总面积占50.7%。由于保护区地处河源区,森林植被覆被率高,生态环境、水源涵养条件好,所以此区土壤条件好,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含量很高。此区土地除用以培育森林资源外,林下资源培育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土地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
3.2 森林资源分析
保护区的森林资源由于权属、生态环境,过往经营等情况,出现如下特点:
(1)森林覆被率高。保护区总森林覆被率为92.5%,上部森林覆被率则达95.0%,尤其西部大苏河林场的大湖地区,森林覆被率则达98.3%。
(2)人工林比重大。本区无论是国有林,还是集体林,都已形成过伐状态,因此,人工林比重较大,已占总面积的25.8%,蓄积已占24.5%,尤其东部湾甸子林场,人工林比重更大。森林群落结构落趋向单一,因此导致物种减少,防护功能下降。
(3)大部天然林己是过熟林,实际上天然林中已无可采资源。
(4)④老龙岗下尚有很小一部分原始林,显得十分珍贵。
(5)过度开垦已使居民深入林区腹地,对森林资源和环境构成直接威胁。
3.3 野生动植物资源分析
据统计,保护区内共有高等维管束植物3门116科462属1066种,有国家明文规定的保护植物12科21属28种。区域共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2目53科176种,其中兽类有6目15科32种,鸟类有11目30科124种,爬行动物有3目3科11种,两栖动物2目5科9种。有国家二级以上重点保护动物29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47种。
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呈现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多样性。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构成保护区物种基因库的物质条件,也是未来保护区和东部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种源基地,但由于过度采伐,有些物种已成珍稀和濒危,或者说在渐渐消失。因此,保护区维持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多样性是十分重要的。
3.4 景观资源分析
保护区的景观资源既充满大自然的深遂和野趣,又具有山峦迭障的大势和水活林秀的灵气。河源地理和原始林都是很吸引人的地方,将来不论是对于科考、教学实习,还是观光游览都具有一定的价值。人们生活越是现代化,越是向往回归自然,因此,保护区环境和景观具有长期和重要的价值。
3.5 日本侵华盗伐的森林遗址
日本侵华后,在辽东地区大量的盗伐森林资源,尤其在抚顺地区更甚。但这方面的遗址不是被忽略就是很难考证。此次考察过程中遗址在老龙岗下发现并证明,是一处有重要价值的被盗伐的原始森林的遗址。
3.6 水资源分析
浑河源保护区由于森林涵养所至,地表水资源很丰富,浑河的东西两河源都是溪水长流,终年不断。同时由于本区大环境良好,没有污染,所以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都很好,是难得的纯净水,具有重要的资源价值。
浑河源地区是辽宁东部四水之源,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因而构成浑河上游的生态屏障。保护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浑河水系流入大伙房水库的水量,占大伙房水库总容积的52.0%,可见浑河源地区的生态意义和重要性。
4 效益分析评价
4.1 保护区经济效益评价
浑河源保护区不仅有巨大的可比的货币经济价值,而且具有潜在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概括评价如下:
(1)保护区的森林蓄积已达192万m3,直接货币值达10亿元。
(2)据20世纪90年代初野生经济植物资源调查,山野菜、中草药储量按现行出口市场价格,其货币价值可达1亿元。
(3)有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估算价值达1亿元。
(4)保护区景观资源十分丰富,品位也很高。如森林景观、地貌景观、河源景观、森林环境、人文景观(抗联根据地),利用这些景观和环境开展生态旅游,预估年收入可达100万元。
(5)以现行种、养殖业效益估算,利用保护区的种源和生态环境发展种植和养殖业,预计每年收益可达200万元。
(6)保护区是浑河流域主要水源区,据测算年涵养水源价值1000万元。
4.2 社会生态效益
保护区是浑河水系中一处重要河源区,有明显的水土保持和河源区的调控作用。保护区有良好的生态,健全的食物链和稳定的森林生境,是一处典型的自然生态区域。原始林是辽宁已经极为少见的原生型森林植被群落和生境。保护区具有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保护区是一处很典型,很有价值的物种基因库和种源基地。保护区有大面积人工林,是人工更新的典型区域,具有实际的研究价值。保护区是一座巨大的天然物种基因库,其物种遗传价值和意义是无法估量的。保护区的生物物种资源、科研成果和管理经验,将对保护区周边乃至抚顺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实际的支持和牵动作用。它可以成为一处生物工程基地,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产生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
5 结语
保护区森林分布较集中、原生型森林植被和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好,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景观资源,对物种多样性、大伙房水库保护及辽东生态环境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因此,保护区森林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