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展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会展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截止目前我国内地开办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总数已达到98所。会展教育是为了适应会展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而诞生的。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会展教育也遭遇到一些问题。
一、我国本科会展教育现状
(一)本科会展教育起步晚,发展速度快。从2003年起,开设第一批会展专业的招生与培养,其发展速度实在惊人:从教育部本科目录外专业到目录内专业,从专科层次、本科层次发展到硕士、博士研究生层次,仅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如今已有98所本科院校,167所高职院校,30个硕士点和5个博士点,中山大学还建了会展博士后流动站。近4年发展速度更为迅猛,几乎以每年20所院校的速度增长。
(二)会展教育以专科和本科为主。我国会展教育呈现出以专科和本科为主的局势,分别占比为55%和33%。
(三)本科会展教育资源空间分布呈现华东、华南、华中、华北和西南集中度高。随着会展产业的发展及国家战略布局的变化,会展教育资源也发生了变化,我国本科会展教育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了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南教育资源集中度高,占比为90%,其中华东地区占比28%。各省分布不均衡,以广东、上海、浙江、四川、湖北、北京和天津7省为主,合计59所,占全国60.8%。
二、我国会展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会展教育火热,实际就业率低。伴随会展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会展专业在校大中专学生超过3万名,规模居世界第一。出乎意料的是,绝大部分的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并没有选择会展业。2012年上海地区“会展经济与管理”因在普通高校中连续3年以上就业签约率低且布点较多,成为上海市教委公布的18个“预警专业”之一。尽最大努力培养出来的本科生并未成为会展市场的稀缺资源。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各院校培养的会展人才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二)与国际会展教育相比我国本科比例偏低。有效的会展人才资源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各种新型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瓶颈。相比会展业发达国家展览从业人员中71.8%拥有大学以上学历(其中11%为硕士学历),23.5%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我国现阶段仍以专科为主,本科教育比例偏低,本科仅占33%,高层次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及新业态会展人才更是普遍不足。为与国际接轨,我国会展产业的从业人员整体质量还有待提高。会展教育发展任重道远。
(三)会展教育专业师资力量滞后于市场需求。据统计,我国会展专业的专职教师平均人数在5到10个,兼职教师人数多达20余人,整体表现参差不齐。我国开设会展专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大多会展理论知识匮乏,不具备系统的会展理论体系。教师多是从其它专业队伍中转岗过来的,缺乏行业背景,又缺乏实践经验。
(五)会展教育与会展产业未形成良性互动。一方面,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目前我国会展教育还处在探索发展阶段,多数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的一线会展老师既缺乏行业背景又缺乏实践经验,且所使用教材多缺乏实践支撑,致使会展教育陷入了“理论化教学”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是行业发展快速,人才需求比较大。另一方面,毕业生也难以找到合适的企业。培养出的学生多数理论脱离实际,缺乏实践训练,造成学生知识和能力上有严重缺陷,不能满足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需要,企业十分不满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认为毕业生普遍缺乏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到了企业,“要一切从头学起”。另一方面,产学研缺乏强有力的衔接机制。当下会展教育和学术科研注重的是教育规模与招生的数量,发表论文、著作的等级与数量,科研项目的层次与数量,科研经费的数量,科研成果获奖的数量等,而对于教育对象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学术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重视不够。许多科研成果长期停留在论文、书籍、研究报告、小范围试验的层面上,很少为会展产业实体所采用,从而无法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的会展生产力,从而适应会展产业化发展的需求。会展学界与会展业界是唇齿相依、相辅相成,会展教育必须接地气,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只有合格的毕业生,才能成就会展行业未来。学界与业界应该广泛合作、深层联系、高度融合,大力促进中国会展人才以及行业的蓬勃发展。
(六)缺乏对互联网时代教育特征的认识。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在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概念后,一大批互联网+的产业在中国各地迸发,高校大学生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科技”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改变着教育和教学方式。适应新形势,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而大多数刚刚起步的专业在这一块几乎是空白。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指出:在线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将引发全球高等教育的一场重大变革。“这场重大变革,与以往的网络教学有着本质区别,不单是教育技术的革新,更会带来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的深刻变化。”正如全球开放课程联盟主席斯蒂芬·卡森所说,“大学的使命是分享知识,我们的项目正是为全世界教育机构和个人提供帮助,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如基于互联网媒介的教育传播模式MOOC,慕课是一种开放课程,完全突破了“班级授课”的模式,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不分地域。传统的授课模式如果不能打败慕课课程,将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一方面,互联网带来的变革催生在线学习需求的快速增长,冲击着学校传统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教师缺乏对智慧课堂、微课、翻转课堂、等科技化产品的认识,不能有效的运用于教学之中。缺乏对“+时代”思维的认识,缺乏对“会展+”与“+会展”内涵具体的理解,且不能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及育人理念,教学环节不能随科技变化而变化。
三、对我国本科会展教育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控制规模,提高整体会展教育质量。我国会展业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快速增长后,增速放缓。会展业或进入精细化发展阶段,从注重规模、数量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相应的我国会展专业招生规模在连续12年持续扩张后,2015年首次出现微量萎缩。会展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高校作为向企业输送人才的摇篮,创新培养模式,加强专业会展人才研究,大力提高育人质量,培养能够适应未来企业发展的高规格国际化专业会展人才。
(二)加快建设“双师型”会展师资队伍。教育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需通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层次和质量,改善专业师资结构,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应用技能来达到匹配会展市场需求的目标。一专多能的“双师型“会展教师普遍缺乏,加快“双师型”会展教师的研究步伐,刻不容缓。会展院校不仅可以通过对会展专业教师的培养、紧缺人才的引进、聘用兼职教师及引进行业导师等来进行会展师资队伍的优化,也可采取“回炉”的培养方式,鼓励和提倡会展专业教师利用假期到会展企业挂职锻炼,进行会展项目的实际运作,提高会展专业教师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
(三)加强高校与多元主体的良性互动。
1.高校与高校互动。构建国内外、省内外会展教育工作者及受教育者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进修、访学、专业考察、学术演讲、参加会议等,不断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可在学生培养、学术交流、教师互访等方面加强合作,如已成立的全国性会展教育联合会,以全国从事会展教育的高校教师为主体,推动了我国会展教育专业的国际化、实用化和规范化进程。如基于校园活动的校校学生联谊,打破学校、打破专业集优势资源创新团队建设及创新项目训练,基于信息技术创建国内外会展专业及相关专业交流的网络平台。
2.企业与高校互动。近年来,校企合作成为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监邵馨宇认为,校企合作、共享共赢是培养高素质会展人才的必由之路。“一方面企业可以获得更多人才,降低培训支出;另一方面院校可以理论和实践结合,提升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而言,这是增强职业素质,提高个人竞争力的有利手段。”目前,国内院校都在积极探索会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如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贾铁飞教授提出“三段三能双向互动”培养模式。
高校与企业紧密合作才能有效的制定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这样不仅提升了师资结构,而且使学生将会展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高校与相关会展企业紧密合作互动,建立合作基地,教师与学生参与其中。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更多地征求企业意见,在专业设置方面,把市场的短周期性和教育及人才培养的长远性有效地结合起来,使校企合作不仅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解决毕业生的出路、满足社会需求的变化。推动会展教育与会展产业无缝对接,培养有特色的会展专业人才。
3.协会与高校互动。基于目前多数地方行业协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充分利用协会拥有众多会员单位,甚至拥有自己的会展项目的优势,开展深度合作,协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一方面协会可以缓解甚至解决自身人员不足及资金紧张的状况,可利用高校优势进行大会展研究;另一方面可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如地方行业协会网站建设及维护工作、项目策划工作及运作管理等。
4.企业、协会与高校三方联动。企业、协会与高校三方共建,通过校内校外综合实践互动,实际项目运作,大力提高育人质量,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
(四)加强对互联网时代教育特征的认识
互联网时代,传统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教育者需深入研究互联技术带来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人才培养过程等,认识与总结新时代新会展教育的特征,对智慧课堂、微课、翻转课堂等智慧产品深入研究,探索最佳的教学方式。深入研究“会展+”与“+会展”具体的内涵,充分运用种类多、内容丰富的互联网思维,创新教育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田秋菊,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会展经济、会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