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成果,我们可以称其为“国学之最、蒙学之魂、文化之宝”。在小学阶段进行相应的成语教学,既是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需要。对学生成语能力提升进行指导,并不单单具有语言教学的功能,同时还具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关注语文的应试功能,还应当注重其课外应用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增强成语形象感知、加深成语认识深度、促进成语实践应用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用画图法增强成语形象感知
指导学生绘制成语图画,对于增强学生成语形象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知识迁移水平具有较强作用。教育学专家陈鹤琴曾经说过:“对于学生而言,画图的价值很大,他们既能用其训练思维,也可用其增长知识。”小学阶段所接触的成语,有相当一部分都与人物、动物等形象有关,而且故事性很强,这些成语完全可以借助画面加以反映。在了解成语基本含义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成语加以绘画创作,利用画面表现成语内容。这种做法既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成语的理解。比如,学习“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后,学生便可以在教师的辅导下把成语里面的狐狸、老虎等动物的动作与表情展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让文字变为图像,用图像反衬文字。另外,如果学生绘制的成语图画达到了一定数量,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这些作品装订成为“成语连环画”,使这些连环画构成一个大的故事,这也不失为一种很具创意感的教学手段。
二、用典故法加深成语深度认识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成语背后都隐藏着非常动人的故事。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里面,这些故事性较强的成语便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讲故事的办法来展现自己的理解。比如学生在三年级时会接触到“揠苗助长”、“鹬蚌相争”、“螳螂捕蝉”、“杯弓蛇影”等成语,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均很精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这些故事讲述出来,有助于学生加强记忆、深化认知。教材里面还涉及到一些神话故事,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用讲故事的办法,能令课堂充满情趣感。
用典故法来加深学生对成语的认识还可以更进一步,即教师可以安排课外阅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成语摘录活动中去,让学生自主寻找到成语的来源,从而深层次理解成语。比如在阅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教师借助小说人物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神机妙算”、“望梅止渴”、“三顾茅庐”等成语,其效果远比教师的讲解好得多。
三、用情境法促进成语实践应用
教师除了采取画图法和典故法深化学生对成语的理解以外,还可以创设情境,使学生完成对成语由理论认知向生活实践应用的转化。成语是经过千百年文化锤炼的结晶,在时间的变迁中,已经有着丰富多彩的应用可能,同一个成语用在不同语境中,其含义往往是不同的。所以教师要借助情境法指导学生把成语同具体语境结合起来,具体感悟成语的应用效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说得上是领会到了成语实践应用的真谛。比如,在讲解“炯炯有神”这个成语的时候,学生能够看到,在字典里面,该成语包含了两层含义:它主要用来形容眼光发亮、极有精神。第一层含义在于人物描写;第二层含义在于一般动物描写。因此教师在讲解这个成语的时候,就可以先后创立两个不同的情境。首先让大家想象:此时正处于军营之中,解放军正在训练,他们身材魁梧、眼睛明亮。同时教师给学生看军人的图片,使其看图描述军人的模样。学生很快能够联想到“炯炯有神”这个成语,并说:“解放军叔叔的双眼是炯炯有神的。”接下来,教师给学生提供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到一只雄赳赳站立着的雄鸡,让大家对这只雄鸡进行描述。此时,学生已经掌握到的知识将迅速在头脑中进行迁移,他们依然会想到借助“炯炯有神”这个成语对雄鸡的眼睛加以描述:“公鸡的眼睛很明亮,看起来真是炯炯有神。”利用这种情境引导的办法,学生明确了同一个成语的不同用法,而不再死板地记忆。
成语在应用方面的学问很精深,教师若想每一个被接触到的成语都被学生准确灵活应用,除了要求学生正确理解成语的表面含义,还要促进其对成语的更深层次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践,尽最大可能地结合语境,寻求到适当的成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断丰富词汇,并将词汇同恰当场景结合起来,达到语文知识技能的熟练应用效果。
付侠,教师,现居江苏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