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学语文能否来点“学术”

2016-05-14 13:04李立春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术研究高中生学术

教《鸿门宴》一课时,涉及了对刘邦评价的内容,我安排了延伸活动,让学生课外阅读《史记·高祖本纪》,结果学生对好些细节产生了理解的分歧。如:

(1)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有的说是“胆大,心理素质好,不唯唯诺诺,敢戏弄上级,爱玩偶”,有的说是无赖相。

(2)常有大度,不事家人产业。

有的说是“抱负远大,不为小利纠缠”;有的说是“不学无术,游手好闲”。

类似的很典型的例子共有十五六处,几乎每一处都引起学生的不同意见。此现象值得玩味,于是我暂停课文教学,留时间给学生多读些《史记》选文,如《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再到图书馆或是网上查找前人研究资料。过几天,工作做好了,大家来交流。结果,呈现出来的是学生五彩缤纷的探究结果。很多话题涉及了学术研究,有的是自己的个性化理解,有的搜集了前人的不少研究成果,相当可观。特别是对刘邦形象的把握再也不是停留在表面,也厘清了很多民间流传或人云亦云的浅显的说法、看法。学生普遍反映,这结果与自己原来脑子里的粗浅的印象完全不同。至于平常的文言教学的基础知识及文本内容的理解竟然也更扎实,为什么呢,学生们狠狠地把文章抠了一遍,当然比我在课堂上所谓的指点要有用得多。等后来我再教选自《史记》的文章时,学生学会了自读,查资料,用语言材料说话、交流、讨论。学生明显地改变了过去学习文言文的辛苦、疲劳甚至是无聊的状态。

高中语文的课程标准基本是初中标准的抬升,没有质的变化,从没有提到“学术”要求。至于探究性学习的要求是有的,但注重的是有这个活动就行,某种程度上,只是做做样子,并未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做出具体的标示。也很少有人说要在高中生的语文学习中渗透些学术味道。原因可能是这样的:认为学生能力不够;对于高中生来说,课堂实施有难度。然而,经过观察和试验,实际情况却是另外一回事。

学生的研究能力强不强,其实是相对的,他们比不上大学生,更比不上老师,但力所能及,不好高骛远就行。一些定向的探究并非不可行。就某一具体问题,去查查资料,综合多方信息,再根据自己读文本时的体验,对一些前人的说法作些自己的判断,这很可行,而且,很多有些深度的语文课上已经在做着此类尝试。当然,这种“已经在做的探究”与我所说的“学术研究”,特质是类同的,都是要探索、钻研,但范围不同,前者只限于课堂上,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尝试性的思考,而后者,却是要利用各种图书、网络资源的。再者,能力是培养的,锻炼之后,会有长进。既然课程标准里说要让学生去探究和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这探究活动结合起来后就应该是学术行为。

需不需要,更不用怀疑。从我在课上的试验看出,学生对研究所产生的热情要比四平八稳的上课大得多,这就算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其研究结果,表明的不仅仅是他们掌握了众多原来可能不会涉及的课本以外的知识,还在于学生对所学文本的感受体验也加深很多,完成了深度阅读。我们常常以为,学生用不着会做学术研究,但他们研究的结果却恰恰是阅读文章应该具有的成果,即使是放在高考题目中,那些诗歌鉴赏和文学作品阅读题,哪个不需要深度阅读才能更好地解答?

涉及难度问题,人们会可能以为这样做对于学生来说太难。但对于高中生,特别是到了高二高三,课堂上没有难度其实是不对的,真正的课堂应该有一定难度的呈现。现在很多课堂,重于形式上的生动,体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些本不错,但恰恰忽视了教学内容上的审慎,内容没有高度,没有深度。往往是用很高妙的教学形式去铺展一个很简单的学习内容。好看是好看了,但所得却少得可怜,就好比是导弹打蚊子。没有一定难度梯度上升的教学内容,时间长了,学生还是会陷入倦怠。比如,有很多老师教小说作品时,会在情节上面花很多时间,步步为营,精心演绎,最后在黑板上画一个非常精巧的结构提纲。其实,小说的情节尽管是小说的肉身,但这东西对学生没难度,看一遍基本解决问题,不放心的话,再用一个问题串联一下,肯定到位了。这个时间严重占用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小说中的深度元素并无时间来体现。此时,如果学术登场,那可能就是不一样的风景了。

我们也一直在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素质,但说实话,恐怕没几个老师真正地去思考和落实它们,觉得空虚,抽象。一个学生对文本没有深入地去研究揣摩,怎么会有个性的理解和创新的思考?而高中生的学术研究可以提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机会。

李立春,教师,现居山东章丘。

猜你喜欢
学术研究高中生学术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学术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