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苏奈保尔(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2001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其《浮生》是一部值得研究的文学作品。《浮生》主要讲述了威利·詹德兰前四十一年的生活。威利的人生经历丰富,经历了在印度、英国、莫桑比克的生活。在半生的游走期间,威利自身的伦理道德观与特定历史环境的伦理道德有所差异,甚至是格格不入,这使威利生活在痛苦之中。这种伦理道德观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家庭民族伦理道德与两性关系伦理道德两个方面。
文学伦理学批评由聂珍钊教授于2004年6月提出,是一种从伦理视角来阅读、分析和阐释文学作品的批评方法。它以文学文本为主要批评对象,分析伦理选择的不同动机,剖析伦理选择的过程,揭示不同选择给我们带来的道德启示。本文将从文学伦理学角度来探究母国与迁移国的伦理道德冲突,这也正是离散作家普遍存在无根感的主要原因。伦理道德是人融入社会群体的最重要因素,伦理道德的相悖会导致人不融于所处的社会,产生无归宿感和无根感。
一、威利家庭民族伦理道德的相悖
威利出生在一个印度婆罗门家族,从小接受的是教会学校教育,教会学校的老师来自加拿大,教授的是西方文化。西方平等社会环境与东方不平等社会环境的对比,让威利产生了离开印度去加拿大的想法。威利在教会学校的三次作文是他对家庭、民族感情的显现,预示了威利必将要离开印度,做出违背家庭民族伦理道德的伦理选择。
威利随后去了英国伦敦,“威利开始明白,他要怎样呈现自己,完全是他自己的自由。可以说,他可以自由写自己的历史。”他将家人身份美化的做法,这在西方国家是可以理解的。西方国家追求自由平等,人人生而平等,威利隐瞒出身在西方文化里是被接受的。但是,伦理启蒙是人从幼儿时期接受的教育,对人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威利出生在印度,虽然不认同印度的不平等社会,但他仍然不自觉地建立了家庭民族伦理道德观,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热爱家庭。他在英国的所作所为可被英国乃至整个西方国家接受,然而却与他自身的伦理道德观相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全然背弃了自己的家庭和民族,他的内心深处是痛苦的,最终他离开了英国。
二、威利两性关系伦理道德的相悖
印度的两性文化十分含蓄,印度宗教里有禁欲誓,从小接受一夫一妻、忠于家庭的伦理启蒙,奠定了威利的两性关系伦理道德观。然而威利在英国伦敦对朋友的女友产生了情欲。他知道这是不正确的伦理选择,违背了他从小建立的两性关系伦理道德。最后与安娜灵肉结合。但是到了非洲,威利的两性伦理道德产生了败坏,这与非洲的两性关系伦理环境有关,最终使威利痛苦。非洲乱欲的两性伦理环境与威利从小接受的伦理道德教育格格不入,然而威利的兽性因子占胜了人性因子,开始常常出入于色情场所,沉浸在乱性的漩涡之中,背叛了安娜,违背了伦理道德。肉欲放纵的生活给他带来的是伦理道德的沦丧和自身的痛苦,他决心离开,他的离开没有任何计划,只是单纯的离开,实则带有放逐意味。
威利在印度建立了纯洁健康的两性关系伦理道德。在英国他经历了充满肉欲的两性启蒙后,伦理道德观否定了这种行为,最终与安娜建立了灵肉结合的健康的两性关系。然而在性混乱的非洲,威利沉迷于野蛮开放的两性关系之中,这与威利的两性关系伦理道德观相悖,他深知自己做出的是错误的伦理选择,这导致了他不融于非洲这个居住地。最终选择离开。
三、结语
威利·詹德兰的半生游走在印度、英国和莫桑比克。他努力适应每个所到之地的社会伦理,但终不能融于身处的社会,最终导致他不断迁移。伦理道德是人最重要的因素,也是人融于社会的重要因素,如果伦理道德相悖,必然导致人在环境中无法生存,带来的将是无尽的伦理道德挣扎和痛苦。离散作家的作品多体现寻找归宿的无根性思想,这种无根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的伦理道德观与所处国的伦理道德观存在差异,从而产生无归宿感。
张心慰,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