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燕华
[摘要]“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核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原则,根本要求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五大发展理念的价值旨归,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人民性党性
所谓发展理念的“人民性”,就是指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把人民作为价值主体,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目标和价值评价标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体现了我们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追求。
一、“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描绘出来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活动,体现历史发展的规律,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既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又是社会历史活动的目的。人民群众既是价值活动的主体,又是价值活动的目标。把人民群众作为价值活动的主体和价值活动的目标,既是由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又是由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决定的。社会历史的运动过程,既是合规律性的必然历史进程,又是合目的性的主体创造过程。这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是“五大发展理念”的“人民性”的思想根源。
(一)人民是推动发展的主体。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因而也就是作为生产过程的基本力量的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1]p45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在当代中国,正是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劳动,才推动经济社会获得巨大发展,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群众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所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作品,无不以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作基础。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原则,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如毛泽东所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p1031
(二)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社会主义是为大多人谋利益的运动。搞社会主义就是要使大多数人生活得更美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p4。共享共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十三五”规划提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过上富裕、幸福、和谐、美好的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五大发展理念”的“人民性”的时代内涵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五大发展理念”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它表明,全面小康来自人民,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全面小康依靠人民,它是亿万群众共同创造的事业;全面小康为了人民,是人人共享的幸福社会。
(一)“创新发展”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4]p432十九世纪英国政治学家约翰·密尔认为:“首创性乃是人类事物中一个有价值的因素。”[5]p75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体,也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主力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事业,也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为此,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和热情,使创新获得源源不竭的动力,并使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二)“协调发展”是为了保护人民的整体利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要看到,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发展不协调问题有所凸显。协调发展理念,就是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目标要求提出来的,目的就是要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等战略,解决好发展的不均衡问题,确保全面小康社会不让任何地区和人民掉队,最终实现全体人民收入的提高和生活的改善。
(三)“绿色发展”是为人民建设美丽家园。绿色既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所要的绝不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一时发展,而是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的以人为中心的永续发展,保证当代人和子孙后代都拥有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四)“开放发展”是利己利人的理念。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有益的管理经验。邓小平曾经指出:“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6]p78实行开放的发展战略,既是我国人民权益得以实现的必然要求,也是服务于世界上其他国家人民的有效途径,既符合我国人民利益,也符合周边国家人民利益。
(五)“共享发展”就是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共享发展理念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展现,实际上就是要使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3]p40共享共富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这一梦想。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价值旨归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7]p53。“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全面深化改革,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一系列的经济社会条件,最根本的是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只有生产力充分发展,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物质财富,保证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充裕的物质生活。马克思说:“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民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8]p527发展依然是当代中国的第一要务,但我们的发展是以五大理念为指引的发展,是要通过深化供给侧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人民群众的创业创新活力,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它是协调推进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全方位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永续发展,是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发展。
(二)推进依法治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法治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可靠保证。法治的功能既体现在对于各种社会关系予以确认、保护、规范和调整,又体现在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引导、定向、推动和促进作用。法治通过确立和实施稳定的、公开的、规范的制度和规则,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牢固的基础、持久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法治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从根本上来说,法治为约束公权和保障人权,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三)加强党的领导,为人的全面发展锻造坚强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以追求真理、为人民谋幸福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意志、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我们党内有的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和党员意识淡薄,有的甚至贪污腐化,极大地损害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刷新吏治,坚持“打虎”“拍蝇”,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力遏制住腐败蔓延的趋势。通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有效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党性观念,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3]p4
四、“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
党性就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属性,是该政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人民性的核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毛泽东曾经明确地提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绝无私利可图。”[2]p809“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
(一)党性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7]p44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而成立的政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以追求国家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自由幸福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我们党是来自于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显著标志。9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党的历史,就是追求真理,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历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历史;就是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自身奋斗目标的历史。“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一切为了人民的福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性质和宗旨的充分体现。
(二)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我们党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事业实际上就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的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人民群众共同的奋斗目标。党员干部要以坚强的党性,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到这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厚植发展优势的战略抉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常态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从而不断增强担当意识、增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素质和能力。“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9]党员干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就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切实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的位置,坚持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理念,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把人民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10]p851,把造福于民作为执政活动的价值追求,引领人民群众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迸发干事创业的活力和热情,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共享共富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韩树英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J].人民日报,2013-08-21.
[10]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