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敏
摘 要:高校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如何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长期关注的问题。本文摒弃问题思维,对贫困大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抗逆力的视角进行深入解读,从内在和外在两个层面提出如何提升高校贫困大学生抗逆力的途径与方法,以促进高校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的构建。
关键词:抗逆力;贫困大学生;途径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245-02
高校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如何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长期关注的问题。据相关统计,目前全国贫困大学生的比例接近30%,人数在300万左右,特困生的比例为10%—15%,人数在120万—180万左右[1],在该群体中,部分大学生在应对经济困境时伴随出现了心理困境,如自卑、自我封闭、焦虑、人际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如何帮助高校贫困大学生正确应对困难,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高校教育者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本文摒弃问题思维,立足于有利于贫困学生积极应对困难的建设性因素,积极探索提升高校贫困大学生抗逆力水平的途径。
一、现象:问题与超越并存
当代大学生,处于信息多元化的网络时代,大学生在接受最前沿知识、积极锻炼自己、进行社会实践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竞争压力、多元化的价值冲突、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等,社会现实中积极环境与消极环境并存。因此,如何规避消极因素、引导积极因素,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合理运用自身及外界资源,有效应对面临的困境,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心理异常发生率很高,人际敏感、阴郁、焦虑、精神病性、躯体化、敌对性”等因素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2],在心理咨询中,因为经济困难引发心理问题的个案占相当比重。但同时,同样是家庭经济困难,部分学生却能够跨越困难,将困难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并通过自立自强,在学业、人际、社会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并深刻影响了身边的同学,将劣势转化为优势,表现出逆境生存的较强适应性和更加成熟的应对模式,困难被转化成了成长的动力。因此,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应着眼于帮助学生提升应对逆境的能力,通过学生内在心理环境与外部支持环境的积极构建,促进学生调动潜能应对危机和挑战。
二、抗逆力视角下的解读
“抗逆力”的概念源于压力应对,不同的人在面对同样的压力时,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有人消极以对,有人适应良好,而有人甚至因此而发展出原本没有的技能或心理品质。压力与困境在带来问题或危机的时候,同时也是改变的契机。如何激发个体内在的潜能,充分调动个体资源去有效应对困境,正是抗逆力的作用所在,也是有效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的思路之一。
抗逆力,也译为心理弹性、复原力等,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尽管目前学者们对抗逆力的界定尚不一致,有学者界定为个体的一种特质或能力,有学者界定为一个个体积极适应逆境的动态过程,有学者立足个体适应结果进行界定,有些学者认为抗逆力由多种元素组成,但抗逆力作为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抗逆力“经历了从生活理解到科学测量的过程,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3],抗逆力是个体在明显的逆境情况下,克服不利条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复原、适应与发展,是个体一种内在的心理弹性。因此,贫困大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压力,更好地唤醒或激发贫困大学生内在的抗逆力,是提升贫困大学生适应力和成长力的有效途径。
三、提升贫困大学生抗逆力的途径
美国加州健康儿童调查表是被公认为比较好的抗逆力评估量表,它将抗逆力分成外在保护因子和内在保护因子两个部分,保护因子越高,抗逆力也就越高。该量表指出外在保护因子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同伴四个方面,而内在保护因子包括社会胜任力、自尊与自主性以及目标感和意义感[4],这为理解抗逆力的内涵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贫困大学生抗逆力水平的高低主要由其自身内在环境与所处外部环境因素决定,结合贫困大学生的现实情况,笔者所在课题组自编《经济贫困大学生抗逆力/适应力调查问卷》,探索影响大学生在贫困生活境遇下产生抗逆力的心理内、外环境要素,经调查分析,影响贫困大学生抗逆力水平的心理内环境因素主要有:情绪、自我效能感、希望,心理外环境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5]。因此,笔者从内、外保护因素两方面入手,提出提升贫困大学生抗逆力的有效策略。
就个体内在而言,着重于个体内在心理品质的提升,从认知、情绪及支持系统等方面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增强个体力量,激发个体潜能。
(一)转变观念,形成合理的认知
不同的认知和理解,往往产生不同的应对结果。社会心理学归因理论将归因类型分为外归因和内归因两种,部分贫困大学生将原因归结为外部环境,不考虑自身的因素,往往造成怨天尤人,心理逐渐失衡,而部分贫困大学生将原因归结于自身,总是看到自己的不足,不能够及时地鼓励和肯定自己,有时陷入自卑心理等,其实,逆境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贫困大学生要对原因进行合乎实际的分析,找准逆境产生的关键原因,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要转变问题视角,充分看到贫困大学生内在改变的潜能,立足于大学生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帮助其挖掘和激发出来,从而解决问题。
(二)调节情绪,提升自我效能感
个体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都伴随着情绪体验。合理的调节情绪,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逆境很容易激发人的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调节和转化,将不利于个体的应对,有时会影响个体的自我观念。因此,提升贫困大学生的抗逆力,就要帮助大学生学会调节情绪的技术和方法,强化正性的情绪体验,消除负性的情绪体验,能够很好的管控情绪,并通过情绪的调节、全面的自我认识,进行积极的自我建构,提升自信和自我效能感,如在学习和生活中增加成功的体验、向身边的优秀的同学汲取经验、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正确看待外评价等,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为自己积累正面的情绪体验,保持快乐的情绪,建立自信,才能不断提升跨越逆境的抗逆力水平。
(三)积极行动,构建美好的愿景
提升贫困大学生的抗逆力,必须是在应对挫折中累积经验,在行动中进行整合,通过合乎实际的行动,挖掘内在的资源与优势,提升对抗挫折的能力。积极的思维与行动,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养成,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和条件,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利用图书、网络、学习小组、培训讲座等渠道来开拓视野,利用实践课堂来实现知行合一,纠正存在的不足,强化正面力量,促进个体走向更高的发展阶段。同时,信念在个体应对困境的过程中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贫困大学生要构建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景,并愿意为之努力,如梦想与希望、对未来生活的美好计划等,这些愿景会带给个体内在的动力,使得个体在困难中仍然有前行的希望,这也是抗逆力的内在要义。
就个体外在而言,个体的内在每时每刻都在与所处的外界环境进行互动,良好的外界环境及外部支持,对于个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升贫困大学生的抗逆力水平,既需要大学生自身转变观念,努力提升内在心理素质,也需要优化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环境,强化个体的保护性因素,弱化或消除负面因子,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1.就家庭而言,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的正确教育等,都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动力的来源。即使家庭经济方面不宽裕,但是父母对孩子的积极关注和互动,有利于大学生建立归属感与稳定感,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给孩子最大的支持,让孩子勇于去改变、去争取、去尝试,因此,要让孩子在家庭中获得最大的支持,从亲情中获得力量,在家庭的爱中去形成积极正面的思维模式。同时,父母言传身教,父母对经济困难的态度及为改变生活境况而付出的努力,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包括亲朋的支持与鼓励,也会让大学生更好地去面对贫困。家长也要对孩子有更加积极、更加合理的期望值,通过及时、真诚的肯定和鼓励,充分信任孩子,这样促使大学生建立自信,从而更有勇气去应对生活中的困难。
2.就学校而言,学校对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视、完善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老师的关怀与引导、社团活动的互助等,都是贫困大学生克服逆境的助推。目前,各高校都高度重视贫困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其心理健康,包括辅导员、班主任等一线教育工作者,都将该群体的发展作为重点关注和关心的对象,学校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团体活动等多种方式,为贫困大学生开展专题辅导或主题活动,而学校建立健全“奖、贷、助、学、免”于一体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在保障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完成学业的同时,更通过勤工助学促进其造血能力,激励其自强自立。老师们的关心和引导,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中,避免掉入自卑或其他心理问题的泥潭,同时老师也成为学生的有力支持者,更有利于学生战胜困难。同时,学校要提供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和实践机会,让贫困大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好地磨练自己,激发起自立意识和能力。
3.就社会而言,改善中低收入家庭生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支持体系、注重榜样力量的引导等,是贫困大学生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持。增加贫困大学生家庭的收入,是改善贫困生生活的根本,国家政府引导和扶持中低收入家庭努力增加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其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服务。同时,要加强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注,充分利用社会力量,让社会资源进入到贫困生助学帮扶系统,并让社会关注自强自立的优秀贫困大学生,发挥其榜样带动力量,让其自强自立的精神感染更多贫困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综上所述,经济贫困对个体发展造成的影响,取决于个体是否能够调动一切资源形成有效的应对。对于面临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而言,从抗逆力的视角来关注该群体的身心健康,从发展的思维挖掘其自身潜力,整合内外资源来应对困境,在对抗困境的过程中建立积极正面的心理取向,将生活中的困难转化为成长的契机,这有助于其形成受益终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陆云.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成因及解困途径新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9).
〔2〕吴洪艳.西南两所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研究[D].西南大学,2006.
〔3〕沈之菲.抗逆力: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J].思想理论教育,2010,(8).
〔4〕California healthy kids survey,Kings canyon joint unified district level report,2007.
〔5〕徐梅.高校贫困大学生抗逆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学,2013,(08).
(责任编辑 孙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