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民歌的形态特征

2016-05-14 20:12陆伟孙四化
关键词:文化生态

陆伟 孙四化

摘 要:在对皖西民歌文化生态做以阐述的基础上,以“慢赶牛”为研究对象,对这一地区民歌的音乐形态特征做以分析。“慢赶牛”是具有代表性的皖西民歌,其形态特征反映了这一地区音乐的一般风格:既有山歌的沉稳、平缓与豪迈,又有水路民歌的悠扬、流动与灵巧。由于流传地域的差异,南路“慢赶牛”、中路“慢赶牛”和北路“慢赶牛”的风格也是同中有异。“慢赶牛”反映着皖西民歌南北音乐相互交融的风格特征,其音乐形态是由这一歌种所处的地理和文化环境所决定的。

关键词:皖西民歌;文化生态;"慢赶牛";音乐形态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238-03

一、引言

民歌作为反映劳动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艺术体裁,其形态特征——调式、旋律音调特点、句式以及情感风格,都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方言语调甚至地方风土人情紧密联系在一起。安徽地处长江与黄河之间,地域广阔,地形、地貌多样,多样化的地域环境形成多样化的文化特征,多样化的文化特征同样也造就了多样化的音乐,尤其是民歌更是彰显了滋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各自独特的文化及艺术魅力。从地域差异来看,安徽民歌大致可以包含四个色彩区域,即皖北色彩区、皖南色彩区,皖中色彩区和皖西大别山色彩区。

皖北色彩区分布在长江以北,如安徽宿县、阜阳等淮北地区的其他部分地区,这一区域在文化上兼容了中原文化和吴楚文化的特征,音乐风格粗狂、辽远且豪迈,旋律跨度较大,起伏较多,节奏平缓悠长,代表性民歌如《摘石榴》《不够再来添》《地上黄河几道弯》等。

皖南色彩区是安徽省长江以南的地区,包括黄山市、池州、宣城、马鞍山、铜陵和芜湖等地区。皖南地区多山地和丘陵,风光宜人,是中原文化、楚巴文化、吴越文化和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处,这一地区民歌细腻、甜美,优雅淳朴,节奏轻快,歌词语言质朴优美,清新自然,具有很好的意境,代表民歌有《打麦歌》《勤嫂子》等。

皖中色彩区是指安徽省位于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江淮地区,行政区域包括省会合肥、滁州、安庆、六安(部分)以及无为、含山、和县等地区。皖中地跨淮河、长江流域,地形特征主要表现为皖中丘陵和大别山区,皖中地区民歌种类繁多,有渔歌、山歌、秧歌、茶歌、门歌等,这些民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样,旋律优美感人,歌词朴素自然,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如《姑嫂对花》《喊秧歌》《拎着尾巴扔上天》等。

皖西大别山色彩区地处安徽省西部,行政地域包括六安市、以及六安辖区的金寨县、霍邱县、寿县、舒城县、霍山县,皖西大别山区兼属黄河、淮河流域,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山水相间的特殊地域特征产生了皖西地区特有的如“慢赶牛”“挣颈红”等著名的汉族民歌类型,皖西民歌兼容了山地和水路民歌的特征,旋律沉稳、呼吸悠长、气质粗旷豪迈,且不失水路民歌流畅、灵动的特点。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如《何时叫到一笼关》《阿妹不叫俺不来》《久后别怨小奴家》等。本文以皖西民歌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化生态做了阐述,并以其代表性民歌“慢赶牛”为例,分析了皖西民歌的音乐形态特征。

二、皖西民歌的文化生态

皖西大别山区位于我国安徽、河南、湖北三省的交界处,并横跨三省,呈东南至西北走向,是黄河与淮河的分水岭,全长约270千米,海拔约1777米(主峰白马尖,位于安徽六安市霍山境内)。大别山属于亚热带温暖季风气候,有典型的山地气候和森林小气候特征,同时具备森林气候特征,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气候温和。

皖西历史悠久,新时期时代,相传皋陶氏部落就居住于此,六安堰墩遗址表明,西周时期皖西文化的发展就已初具规模,春秋时期楚烈王迁都于寿春,皖西曾成为楚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战国时期皖西地区即为南北文化交流的中间地带,土著文化和外来文化在碰撞中渐渐融为一体,这一特征也成为皖西地区文化特有记号。

皖西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宜人的气候特征滋养了皖西大别山如山水一般的民歌,皖西大别山的民歌与大别山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息息相关并紧紧相连,由于山区地貌的限制,大别山区的农业生产主要以伐木、依山耕种、种植茶叶及畜牧养殖业为主,所以产生了大量的山歌、伐木歌、放牛歌、采茶歌、长工歌、各类号子、秧歌、小调,排歌(山歌的一种,多流传于广西壮族地区。歌词、韵脚、结构自由,一排接连一排歌唱,所以叫排歌,内容多与爱情有关,多为青年男女初会、交心、试探、离别、相思等,表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这些民歌依附于大别山而产生,并随着黄河、淮河流传到其他地方[1]。

皖西大别山民歌传承了上古时期的部落民谣曲调,内容多表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大山人们的劳动、生活、爱情,如皋陶治法、大禹治水、楚汉争霸等。近现代又有许多民歌反映辛亥革命、红军起义等革命故事,这类民歌也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如《送郎当红军》《八月桂花遍地开》等等。这些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山歌,山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慢赶牛》和《挣颈红》[1]。

大别山区是我国汉族山歌的重要分布区域,其山歌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在不同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情境中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意义,并相互作用和影响,其中重要的山歌类型有“挣颈红”(又作“震颈红”或“过山青”)“放牛山歌”“快板山歌”和“慢赶牛”,按照这些山歌的演唱风格的特征和风格的相似性,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以“挣颈红”为代表(声音高亢、嘹亮且极富激情,拖腔悠长,歌唱者用真假声混合演唱,并且以假声为主),一类就是以“慢赶牛”为代表。

三、“慢赶牛”的形态特征

(一)“慢赶牛”的文化涵义及分布状况

“慢赶牛”属于平腔山歌,原为山区人们赶牛时即兴歌唱的一种民间歌曲,后来经过逐渐演变,歌唱情景不再局限于赶牛放牧,而成为人们在放养牲畜、田间劳作、包括节日庆典时候都歌唱的民歌。在安徽丰富多彩、数量众多的民歌宝库中,以大别山地区孕育并流传的“慢赶牛”为代表性的民歌体裁。“慢赶牛”这种民歌形式产生并深深根植于大别山这片土地,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打小就受“慢赶牛”这种“乡音”的耳濡目染,所以对于这里的老乡们来说,“慢赶牛”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一种音符,更进一步说也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符号。从民族音乐学和人类学的角度讲,各种不同的文化因素,归根到底都是因为当地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例如,陕北信天游的高亢,苏州评弹软柔等,都是因为地理环境所影响和决定的。“慢赶牛”这一民歌形式的形成也是跟孕育她的地域性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地理环境决定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又决定当地人的生活环境和习惯,以及生理的某些特征,进而影响当地的艺术属性,音乐也是如此。“慢赶牛”的特征是由皖西地区特有的地理和文化环境所决定和影响的。

“慢赶牛”在安徽地区流传范围广泛,北至淮南地区,南至安庆地区,西至河南东部。其分布的地理位置属于江淮地区,包括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所及洪泽湖、巢湖等,这个地区也是融合南、北两种文化类型的过渡地带。

(二)“慢赶牛”的音乐形态特征

“慢赶牛”生长于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之中,所以风格上也同时兼备沉稳、平缓、厚重豪迈的山歌特征,同时具备悠扬、流动、灵巧的水路民歌的艺术特色。“慢赶牛”音域相对较窄,并不如“挣颈红”等其他山歌嘹亮和高亢,常用音域一般处于一个八度之间。其曲调相对缓慢而悠长,相对同一环境中产生的民歌“挣颈红”而言,“慢赶牛”的拖腔相对较少,旋律进行平缓,旋律以五声三音列为主要构成模式,跳进以四、五度居多,很少出现六、七度跳进,并较少出现装饰音。其旋律进行的基本特点是,先从调式主音开始,先级进进行,然后出现跨度较大的跳进,然后以级进形式进行到主音,这样的进行是“慢赶牛”最为典型的旋律发展特点。

“慢赶牛”的调式主要为徵调式和羽调式,从数量上来看,羽调式的“慢赶牛”多于徵调式的“慢赶牛”。除了南路“慢赶牛”——也就是安庆地区的“慢赶牛”使用徵调式之外,其他地区的“慢赶牛”几乎都属于羽调式系统。“慢赶牛”以五声音阶为主,极少有偏音和调式变音出现,这一点体现了南方民歌的典型特征,但是更有特色的是,“慢赶牛”每一句都会在调式主音上停止,每一首“慢赶牛”都是从调式主音上开始,并在调式主音上结束,这样的“停止”和终止类型加强了旋律的终止感和完整感,每一句都有较强的独立性,这一特点在我国其它地区的民歌中很少见到。个别“慢赶牛”也有徵调式和羽调式的交替状况(如《山歌无本句句真》是徵调式和羽调式交替,徵调式终止;《远望乖姐在哪里》是徵调式和羽调式交替,羽调式结束)[1]。

“慢赶牛”有相对固定的句式结构,基本框架是由五个腔句构成的单乐段结构,被称为“五句头”,根据歌词重音唱词的时值、歌唱者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衬词的使用等不同因素,“慢赶牛”五个腔句的长短也不尽相同,但基本显示出较为规整的五句结构,一般来讲,每句都有七字组成,歌词押韵,如《山歌无本句句真》[3]:

郎在上风(哎)唱一声,

妹在下风(哎)侧耳听,

妹说哥哥(哎)唱得好,

可惜风大(哎)听不清,听不清(唻)

还请哥哥唱一声。

谱例1

《山歌无本句句真》显示了“慢赶牛”的一般句法特征,第一、二句长短一致,第三句开始有变化,第四句往往会加长,第五句回归开始两句的句法形式。音域较窄,局限在g1-e2之间;旋律发展上,以窄音列和宽音列相间为主,窄音列如sol-la-高音do,中音la-高音do-re,宽音列如sol-高音do-re。是以商、徵为主干音的G徵调式。

“抢句子”是“慢赶牛”特有的句法类型,也是大别山民歌特有的句法类型,如《眼望乖姐靠门庭》:

眼望乖姐(子哎)靠(哎)门庭(啰嗬),

头上(之小)青(啰)丝(啰)赛(啰)鸟(哟)云,

眉毛(小)弯弯(唻)初(啰)三(哎)月(啰)

眼睛(啰)好似(哦)过(哎)天星,赛天灯(哦)赛地灯(啰),赛金灯(唻)赛银灯,赛他三八二十四个琉(哦)璃(哦)灯(啰),

小乖姐(小)生得(子哦)爱坏(哦)人(啰)[2]。

谱例2

《眼望乖姐靠门庭》也有五句构成,但是第四句由第一、二、三句的四小节为单位的句法扩展到了十小节,歌词由不断重叠的动词“赛”,从七字为单位的句法扩展到30字(不包括衬词:眼睛好似过天星,赛天灯赛地灯,赛金灯赛银灯,赛他三八二十四个琉璃灯),这样的变化方式打破了“慢赶牛”原有的腔句秩序,使原有的五句变成了八句,有时候扩展为六句或者七句,个别状况可能扩展地更加长大,由于扩展的部分都来自于某一句的派生(特别是第四句,少数为第三句),这样特殊的腔句发展特征被形象的称为抢句子,抢句子是大别山山歌特有的句法结构,虽然由某句派生出更多的腔句,但是按照腔句的逻辑关系仍然符合“慢赶牛”五个腔句的结构特征。

由于具有音域较窄、旋律舒缓等特征,所以“慢赶牛”具有很强的歌唱性,演唱难度也较小(相对“挣颈红”而言。“挣颈红”因其宽广的音域和大跨度的音区,只有部分嗓音条件较好的歌者才能够胜任)。歌唱中以真声为主,偶尔出现真假混声,但这种状况很少。个别歌曲的演唱受“挣颈红”影响,出现真假声相结合的歌唱方式。

“慢赶牛”的韵脚经常使用中东、人臣、江洋、发花、梭波、遥条、由求、乜斜、言前、农欺、怀来、姑苏十二种辙韵[3]。其歌词措辞精致,情真意切,略有“吴声歌”的特征。但由于“慢赶牛”流传地区的不同,其音乐特征也各不相同。根据地理特征、文化习俗以及音乐风格等多方面的不同,“慢赶牛”可以分为南路“慢赶牛”、中路“慢赶牛”和北路“慢赶牛”三种类型。

南路“慢赶牛”分布在长江北岸的安庆一带,与其他“慢赶牛”不同的是,其结构是由三对两腔句(共六句)构成,旋律平缓,起伏较小,以级进和跨度较小的跳进为主,音域在一个八度之内,部分“慢赶牛”仅在六度之内,风格内敛、细致富有柔情。

北路“慢赶牛”主要流传于淮南一带,除了具备“慢赶牛”的一般特点之外,北路“慢赶牛”在歌唱时候常伴着花鼓灯和舞蹈,并且有锣鼓等简易打击乐器伴奏,歌曲细腻流畅,律动感很强[4]。

中路“慢赶牛”主要流行在金寨及其周边地区,是皖西大别山区“慢赶牛”的主体,也是最具特色、最为丰富且最具代表性的山歌类型,中路“慢赶牛”体现着这一歌种的共有特征:音域常在八度之上(部分歌曲超越十度,甚至更加宽广),旋律进行多样,起伏较大,多样化的进行方式(级进、三度、四五度跳进)频繁出现,构成歌曲主题的五个腔句通常长短不一,但是每个腔句的结尾部分常相同或相似,在结构上呈现出紧凑、统一的美感。中路“慢赶牛”流畅自然,音乐性格多变、刚柔并存。

四、结语

综上所述,皖西民歌孕育于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与大别山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息息相关。“慢赶牛”作为皖西民歌中的代表性体裁,表征了当地地方音乐文化的一般性特色:其形态特征兼容了山地和水路民歌的特征,旋律沉稳、呼吸悠长、气质粗旷豪迈,且不失水路民歌流畅、灵动的特点。根据地理特征、文化习俗以及音乐风格等多方面的不同,“慢赶牛”又包括南路、中路和北路三种类型。“慢赶牛”的产生地——皖西大别山区地处南北交融和过渡地带,所以“慢赶牛”也反映着低吟慢唱、缠绵回环等南北音乐相互交融的风格特征。“慢赶牛”的形态特征是与这一艺术体裁所处的外部环境相适应的。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4.182.

〔2〕安徽省群众艺术馆.安徽民间音乐[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60.

〔3〕王韵.安徽山歌“慢赶牛”的音乐分析[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8,(5):63-64.

〔4〕陆伟.“慢赶牛”民歌的音乐形态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4):117-122.

〔5〕吕霞.文化生态与艺术传承——以热贡艺术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09,(3):45-60.

〔6〕薛艺兵.音乐的文化模式[J].中国音乐(季刊),2008,(3):67,105.

(责任编辑 赛汉)

猜你喜欢
文化生态
当代美国科幻电影的文化生态解读
供给侧视角下河北文化品牌建设
浅谈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京津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
从玉米到蔬菜:一个山镇生计变迁的文化生态解读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闽南文学
浅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