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梦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普遍集中于传统体育项目,对于时下新兴的体育运动,高校的体育课程基本上不能与国际高校接轨,本文以瑜伽为例,试图探究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创新性改革的必要性。希望为日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创新性 瑜伽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体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课程目标过于笼统。学校体育的目标都是在我国学校素质教育全面育人的指导思想下形成的统一目标,而没有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与学生的需求而设定;目标制定的指导思想上受应试教育的束缚,观念陈旧、滞后;高校体育教育总是片面强调传统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忽略了对学生情感领域得把握;大部分学生最终没有形成终身健身的意识、习惯, 其锻炼能力、社会生存和适应能力也没有等到发展。随着教育全球化,我国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正受着更先进教育理念的冲击,很多学生不满足于校内体育教育,纷纷走出校门,以瑜伽为首的更为先进的文化理念正冲击着我国体统的体育教育课程,高校体育课程创新性改革势在必行。
一、瑜伽概念、起源及发展
“瑜伽”(英文:Yoga)这个词,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瑜伽起源于印度,距今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被人们称为“世界的瑰宝”。瑜伽发源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麓地带,古印度瑜伽修行者在大自然中修炼身心时,无意中发现各种动物与植物天生具有治疗、放松、睡眠、或保持清醒的方法,于是古印度瑜伽修行者根据动物的姿势观察、模仿并亲自体验,创立出一系列有益身心的锻炼系统,也就是体位法。
现代学者将瑜伽分为四个时期:前古典时期、古典时期、后古典时期和现代发展期。瑜伽由公元前5000年开始,发展到了今天,已经成为世界广泛传播的一项身心锻炼修习法。同时不断演变出了各种各式的瑜伽分支方法,比如热瑜伽、哈他瑜伽、高温瑜伽、养生瑜伽等等,以及一些瑜伽管理科学。同时,受到175个成员国支持,将6.21设立为国际瑜伽日。不可否认,悠久的瑜伽将会更加受到各界人士的喜爱。
二、练习瑜伽的益处
经过数千年的洗礼,经过无数人的亲身验证,现在瑜伽已被公认为一种具有预防和治疗效果的体育活动。经常进行瑜伽练习可以维持人体良好的生理状态,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期身体机能的恢复,提高力量、心肺功能、柔韧性和平衡能力;缓解压力和紧张感;振作精神;提高思维能力,集中注意力。
瑜伽的体位法充分锻炼了人体的大梁——脊柱,从而使中枢神经健康。对于身心健康来说,再没有什么比一个健康而又功能正常的神经系统更重要的了。而瑜伽练习不仅仅帮助人体保持一个健康的神经系统,还能帮助神经系统恢复正常功能,促进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行,瑜伽很多呼吸练习和体位还对内脏腺体产生有利的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情绪,甚至心理状态都和内分泌腺体的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当内分泌腺体释放到血液中的某些激素太多或太少时,人的身心健康就会受到不良影响。瑜伽练习帮助调整这些腺体的活动,从而防止内分泌系统工作失常。瑜伽的调息练习对人体静心减压有很好的功效,对呼吸系统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瑜伽所提倡的横膈膜式全肺呼吸也可以刺激淋巴系统,从而有效排毒。
三、高校开展瑜伽的可行性
(一)开展阳光体育的需要
瑜伽起源于高山密林之处, 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瑜伽以其独有的特点,正符合阳光体育运动开的需要。以瑜伽为代表的阳光体育吸引了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了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
(二)瑜伽受众的广泛性
瑜伽是一项内外兼顾的全面性运动, 参与瑜伽练习并不受年龄等条件的限制,是一项带有可参与性的全民运动。瑜伽对于帮助大学生健身、减压具有良好效果。将瑜伽增加到大学生体育课程,能有效地加强瑜伽的推广宣传,以学生群体适应发展向周边群众扩散,有利于社区体育建设,符合全民健身的号召。
(三)瑜伽对大学生生理、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在瑜伽的运动中,身体所有的肌肉、内脏、神经和骨骼都得到均衡的发展。练习瑜伽的过程中,血液循环加强,它可以排除体内的毒素,促进新陈代谢,使肌肉结实有弹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同时,瑜伽很多动作都属于技巧性的,每次练习时意志比上次多集中一些、心境比上次平和一分、动作比上次多伸展一点,逐渐逐渐达到自己的极限,开发自己的潜能。这样学生在每次进步的时候都能体会到自信和满足。这份自信和满足会带进生活的每一角落,体会更多的美好和快乐。
四、结论
综上,瑜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理念,正以新颖的姿态展示在当代大学生面前,瑜伽以其受众广泛性和良好的生理、心理促进作用正受广大学生青睐。面对我国传统的体育授课结构,瑜伽的广泛传播着实给予了强烈的冲击。结合新时代的发展,以与时俱进眼光看待问题,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应接受像瑜伽这样的国际文化产物,并作出新的改革,以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龚建伟,罗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147-148.
[2] 张玲,王麟.高校开设瑜珈课的可行性分析[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月.
[3] 刘明燕,苏健.瑜伽运动进入高校体育课的可行性分析[J].体育世界.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