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峰
夏季气温高,宝宝活泼好动,常常汗流浃背,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很容易造成缺水,因此夏季给宝宝补水很重要!
宝宝缺水的九大信号
看嘴唇:宝宝嘴唇干燥或唇部干裂,小宝宝会不断用舌头舔嘴唇,大宝宝会诉说口渴。
看皮肤:皮肤苍白、干燥、出现白屑、弹性变差,用指甲在宝宝的皮肤上轻轻划,皮肤表面会出现一条白色的划痕。
看眼窝:严重缺水时,宝宝的眼窝与正常相比稍有凹陷。
看眼泪:宝宝哭闹时眼泪相对减少,严重缺水时没有眼泪。
看囟门:一周岁以内的宝宝一般囟门尚未闭合,妈妈用手轻轻地摸摸宝宝的前囟门,如果缺水会发现囟门下陷。
看食欲:水分不足,胃肠道分泌的消化液会减少,宝宝的食欲变差。
看尿液:宝宝尿湿尿布的次数减少,24小时之内,小宝宝尿湿的尿布少于6块,或者6个小时之内尿布未湿,并有尿液变黄,伴有腥臭味。
看大便:宝宝大便变得干燥,硬结。
看精神:经常有夜间哭闹,烦躁不安,易发怒,或过度地嗜睡,唤不醒,醒后精神状态极不佳。
细心的妈妈发现宝宝发出这些信号后,就要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
炎夏补水有方
白开水是首选
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研究表明,20 ℃~ 25 ℃的新鲜白开水内聚力增大,分子间更加紧密,表面张力加强,生物活性与细胞内的水分子十分接近,最容易透过细胞膜被细胞吸收利用。白开水能迅速补充体液,调节体温,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促进血液循环和维持电解质平衡,加快新陈代谢,促使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起到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补水量要适中
少量多次。给宝宝补水,不要等宝宝口渴时一次性大量喝水,应少量多次,每隔一两个小时喂些水。
切忌渴后暴饮。宝宝极度口渴时,应该先让宝宝喝少量的水,休息会儿等身体状况逐渐稳定再喝。如果短时间内喝下太多的水,会使体内的血液浓度急剧下降,增加心脏的工作负担,甚至可能会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尤其是患有心脏病或肾脏病的宝宝,更忌渴后暴饮,以免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荷而发生意外。
给宝宝多洗澡,玩玩水
夏日炎炎,每天给宝宝洗澡,让宝宝玩玩水,既能帮助散发宝宝体内多余的热量,又能湿润肌肤,防止皮肤干燥。
注意补水时机
饭前少喝水
饭前半小时内不宜喝水,因为宝宝胃容量较小,饭前喝水过多可稀释胃液,增加胃的饱胀感,既影响宝宝食欲,也不利于对食物的消化。
饭后少喝水
饭后若喝水过多,胃内的食物很容易被水分浸胀,体积增大,不易于消化,还会扩张胃容积,给宝宝带来胀满不适感。
睡前少喝水
晚饭后,可给宝宝补充适量水分。临近睡觉前一小时,不要给宝宝喝太多水。若喝水太多,会产生大量的尿液,增加尿床次数,很容易使宝宝睡不安生,影响睡眠质量。
活动完、洗澡后、睡醒时及时补水
夏天无论是宝宝在室内玩耍,或带宝宝外出活动,因气温高,出汗多。因此,活动后要少量多次给宝宝喂水,以补充丢失的体液。
宝宝洗澡的时候因玩水,活动量较大,会消耗体内的水分。因此,洗完澡后要给宝宝喂点水。全母乳喂养的宝宝,吃奶即可。
宝宝新陈代谢比成人快,晚上睡觉时,人体会通过皮肤、呼吸、尿液等消耗大量水分,体内会处于缺水状态。所以,当宝宝早晨睡醒起床后,让宝宝喝适量的水,能很好地补充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增加宝宝的血容量,促进血液循环,还能促进胃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的发生。
不同年龄,补水量不同
6个月前
一般情况下,母乳喂养的宝宝在6个月内都不必喂水和饮料。因为母乳含水量达到87.5%。这些水分一般都能够满足宝宝新陈代谢的全部正常需要,不需额外再喂水了。如果让母乳喂养的宝宝过早喝水多了,会给肾脏造成压力,可能会引起水中毒,危害健康。
混合喂养的宝宝,只要奶量充足,一般也不需要额外喂水。若是奶粉占比较多,宝宝需要补充水分,可以按奶与水5:1的比例,在两顿奶之间少量喂水,具体加多少水,应根据宝宝具体情况酌情调整。不要喂水过多,防止加重宝宝肾脏负担。
人工喂养宝宝,每天除了喂奶时给予的水分外,还要再补充少量的水。开始时每次可以给10~20毫升的水,以后逐渐增加到每次50毫升左右,在两次奶之间给一次水。
6个月以后
宝宝每天水的总的摄入量达到900毫升,可以多次少量喂水,特别是在炎热天气,或宝宝发热、腹泻时,更要注意补充水分,尤其是宝宝脸色加深变黄及尿量变少时,更要及时给宝宝喂水。
0.5~1岁
宝宝活动量大了,需水量也更多了,每天喝4~5次白开水,每次水量在100~150毫升左右。
1~3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每天需水量大约为1200~1600毫升,除去奶类、蔬菜、水果中的水分外,每天需要直接饮用的水量为600~1000毫升,才能满足身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