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永华
【摘要】李商隐早有有安邦救世之志,怎奈踏上仕途,正逢牛李党争,朋党纷争愈演愈烈,李商隐在夹缝中生存,成了政治漩涡中的溺水者,其无题诗《锦瑟》意境迷离,历来难解,本文试图从他的人生经历入手,着重分析诗中所引典故,将诗人的迷惘、痛苦、无奈与“锦瑟”“庄周迷蝶”“望帝化鹃”“鲛人泣珠”和“蓝田烟玉”这些意向和典故联系起来,从而做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理想主义者;托物言志;牛李党争
新课标必修三所选李商隐《锦瑟》是其无题诗中最为难解的一篇,它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这里笔者只是依据资料和自己理解,也作一个粗浅分析。
我们先从首联说起,“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关于这五十弦的瑟,有人言为虚指,因为一般瑟都是二十五根弦;也有人认为二十五弦断为五十弦,用了一道乘法题,古人常将妻亡叫做断弦,再娶叫做续弦,因此据此认为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汉书·郊祀志》里有这样的表述,“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可见五十弦瑟似乎是天界所用,其音色丰富音域广阔远非凡乐可比,而“绘文如锦”的五十弦锦瑟,更具华美富丽之外形,一般凡间之瑟哪可比拟?这就有一种孤傲在里面了。这一联托物起兴,托物言志,引出对半生起伏往事的追忆。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走上穷途末路,朋党纷争愈演愈烈。李商隐少年文名即著,自然亦有安邦救世之志,被牛党重要成员令狐楚引为幕府巡官,后为令狐楚儿子令狐陶大力奖誉,中了进士,春风得意,在《登安定城楼》的“欲回天地入扁舟”一句中,他的远大抱负展露无遗,心中以良琴神品自许应无疑问。天有不测,孰料令狐楚染病去世,这样李商隐一下子失去了生活依靠,后来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嫁女给他。自此,李商隐便被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漩涡,最终成了政治漩涡中的溺水者,正如崔珏《哭李商隐》所说“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尝开”。晚年的李商隐理想成空、追忆一生时,不免也要发发牢骚,以瑟自比,说你李商隐空负五十繁弦,德才兼美,却不为世用,这是一个理想者在现实面前被碰得头破血流后的常有表现。
中间两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出现了四个典故。“庄周梦蝶”的典故,“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作者借此抒写的是自己在牛李党争中的左右为难,庄子可以为蝶为人,“我”却做不到庄子这样的超脱,这样的潇洒,夹在两党间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无所适从,受尽煎熬。此时想来,所经所历如同大梦一场。“望帝化鹃”的典故说的是望帝称王于蜀,后又禅位退隐,在西山修道,不幸国亡身死,化为杜鹃,“至春则啼,闻者凄恻”(于石、王光汉、徐成志《常用典故词典》语)。李商隐仕途上偃蹇不顺,坎坷终身,现实生活中孑然孤立。恐怕像望帝一样,死后即便魂化杜鹃也只能啼血悲鸣,此心又有谁知?有人以为“春心”是思心,并以此作为这首诗是悼亡诗的一个证据,可谁说“春心”就不能理解为忠心、诚心呢?
“鲛人泣珠”和“蓝田烟玉”的典故中,“珠”和“玉”这两个意象的自喻色彩更为明显。民间传说鲛人泣泪,颗颗成珠,明月辉映,光莹美好。“沧海月明”的境界看似高旷明净,其实也难免有凄寒孤寂之感,而“泪”不光与“珠”形似,而且大具悲之意韵,将诗人之悲形象化。蓝田是有名的产玉之地。玉孕于山,日光煦照,氤氲玉气,冉冉上腾。然而这宝物并非一般凡人目力所能识别,煦日虽暖,难照地下,于美玉而言,亦是悲摧。诗人之悲,从何而来?这又得回到党争话题上,虽然,他从来就不是某个党派的一员,也虽然,他无意借党争捞取什么资本,甚至他对双方多次用诗文陈情告哀,“词卑志苦”,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李商隐的打击,直至他愿“克意事佛”,“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樊南乙集序》)。对于李商隐来说,这岂不是“明珠暗投”“良玉深埋”?这不就是诗人怀才不遇的人生写照吗?诗人沉沦宦海的痛苦,迟暮无情的伤感,于此可见一斑。
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可待”一般解释为“岂待”,是反问的语气;“当时”不一定只有一个时间点,大半生所经历的种种是非,每一件都有一个“当时,每件当时发生的事,都让作者“惘然”——迷惘茫然,这更是遭人猜忌而无能为力的表现。这一联立足此时,回望“当时”,贯通今昔,抒发出此生理想未能实现、个人生存艰难的哀伤,而且这哀伤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深,由“惘然”到绝望,束手待毙。
整首诗都沉浸在一种对生命难以把握的悲哀之中,李商隐一生经历的难言之痛,他对流逝年华的深情回望,满心无奈,让我们对这一位不幸的理想主义诗人充满了深切的同情。
【参考文献】
[1]《汉书·郊祀志》
[2] 李商隐《登安定城楼》
[3] 李商隐《樊南乙集序》
[4] 于石、王光汉、徐成志《常用典故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