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章研究第一人”这样炼成

2016-05-14 11:34
晚晴 2016年7期
关键词:时评时政党章

叶笃初出生在华中湖北汉阳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对子女管教甚严,小笃初常以家中有较多线装书自豪。九、十岁间,家里请塾师教四书五经、习书法、背诗词。叶笃初记忆最深的是学《论语》、《孝经》,始知“学而时习之”、“百善孝为先”。此后,他读书甚勤、兴趣广泛。

1948年,叶笃初参加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外围组织,从事进步学生活动。1949年,他一边读书,一边接受组织分配工作,“主要是联络、送信,包括到工人区、贫民区活动”。1950年,还没离开中学的叶笃初被吸纳为中共党员,不久离开学校从事共青团工作,这时开始热衷政治理论研究。

1954年,叶笃初被送到中共中央中南局党校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班接受专门系统培养。嗣后长期从事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工作,特别致力于共产党发展史及其执政和自身建设规律研究。“期间,曾在领导机关工作,特别是在农村、工厂、商店实际领导党务工作,增长了阅历,积累了经验,实为长进难得机缘。”“文革”期间,叶笃初同样注重党的建设问题研究,即便在“五七干校”时也积极参与当时党章等方面的讨论。1977年8月之后,叶笃初即主持写作班子撰写党章解读式的文章,先后在《人民日报》等刊出。1978年起,他在中央党校党建部工作,广泛涉猎党建理论与实践问题,尤其是党章学的开拓和扩展。

中国共产党诞生95年,执政67年,是顶天立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历尽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中国共产党章程的90余年,是从一个侧面上反映了党的风云激荡的伟大历程,也是以法规所特有的浓缩和凝炼的形式作出正式反映。党的状况怎样,党章就会怎样;党在理论、政治、组织上成熟到什么程度,党章也就会成熟到什么程度。叶笃初选择党章研究,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选择一种责任与使命,他一直视之为一项崭新有强大生命力的事业。

近几年来,叶笃初注重“两手抓”,一方面坚持党章学的研究扩展,另一方面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关注最新时事政治,擅长做报刊与电视的时评工作,常常以观察家或时政评论家的身份出现在媒体面前。从“党章研究第一人”到“时评高手”,于叶笃初确是一个转折。有人说,做时评,年轻人好,更合适些,譬如要敏锐,要往外跑,要下手快,甚至加夜班赶稿子。然而,特别勤奋、会电脑的叶笃初,借助个人相当的理论功底及政治观察力、判断力,借助现代通讯、网络手段,作时评游刃有余。他的大量时政评论贴近现实、亲近公众、关注热点、放眼量事、观点独到、评述深邃,备受欢迎。

在外地讲学或休养期间,或半夜三更,叶笃初常常接到有关新闻媒体的约稿或约访电话,以至他的手机或宅电成为新闻同行的热线载体。时常也有海外媒体来电访问,出于纪律考虑,他总是解释须经中央党校办公厅同意方能接受采访。这些电话,大多是就一些新闻事件的预测分析、或有关时政热点问题的解读。

饱满的天庭,棱角分明的五官,被岁月的风霜染白的银发,平添了几份学者的风格韵致。他那充满哲理与思辩色彩的语言,往往使谈话一开始就让人感觉到他作为学者的魅力。专访,分明是一种请教或求教,分明是在聆听一位专事党建理论与时政评论的专家对党章学的新解读、对党建理论的新诠释。在采访中,他的低调与严谨给记者所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这或许是他作学问能有收获的真谛所在。

猜你喜欢
时评时政党章
爷爷是个“党章迷”
My Hometown
时政要闻
中国共产党如何通过修改党章确立“行动指南”?
党章的历次重大修改
时政
理论热词·尊崇党章
时政
把新闻时评做成报纸的亮点
漫画·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