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峰
摘要:随着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推广和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玉米纹枯病在我国一些玉米产区发病日趋严重,而农民往往忽视对该病害的防治。纹枯病在春、夏、秋玉米上皆可发生,发病株率22%~71%,个别地块或品种甚至达100%,由该病导致的损失一般在15%左右,发病重时果穗腐烂,造成严重减产,成为制约玉米增产的重要病害因素之一。
关键词:玉米 纹枯病 防治
1.病原
引起玉米纹枯病的病原有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双核丝核菌(Rhizoctonia binucleate)和玉蜀黍丝核菌(Rhizoctonia zeae Voorhees)[2],其中双核丝核菌主要危害小麦,玉蜀黍丝核菌常危害果穗致穗腐,而玉米纹枯病的主要病原是立枯丝核菌,根据菌丝融合与否划分为不同的融合群,不同融合群菌株在培养性状、致病性等方面均有差异。玉米纹枯菌菌丝幼嫩时白色,老熟后呈褐色,分枝与主枝多呈直角,分枝处有缢缩,分枝附近有隔膜,无锁状联合,不产生孢子。菌丝细胞一般为多核,气生菌丝较发达,白色的菌丝团逐渐纠集为褐色菌核,菌核表面有微孔,抗逆性较强。
2.发病症状
玉米纹枯病主要危害玉米叶鞘、叶片、茎秆和果穗,最初多由基部叶鞘发病,从下而上逐步扩展,典型症状为在叶片、叶鞘或苞叶上形成不规则的云纹状病斑,边缘呈深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包围叶片和叶鞘直至干枯。茎秆受害后期组织松软解体,植株极易倒伏a,而果穗受害时常造成腐烂,使果穗秃顶,粒重下降,影响玉米品质和产量。环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见白色菌丝体,病部组织内或叶鞘与茎秆间常产生褐色不规则的颗粒状菌核,菌核成熟后极易掉落至田间,越冬后成为翌年初侵染源。
3.传播途径
病菌以菌丝和菌核在病残体或在土壤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侵入寄主,后病部产生气生菌丝,在病组织附近不断扩展。菌丝体侵入玉米表皮组织时产生侵入结构。接种6天后,菌丝体沿表皮细胞连接处纵向扩展,随即纵、横、斜向分枝,菌丝顶端变粗,生出侧枝缠绕成团,紧贴寄主组织表面形成侵染垫和附着胞。电镜观察发现,附着胞以菌丝直接穿透寄主的表皮或从气孔侵入,后在玉米组织中扩展。接种后12天,在下位叶鞘细胞中发现菌丝,有的充满细胞,有的穿透胞壁进入相邻细胞,使原生质颗粒化,最后细胞崩解;接种后16天,AG-IIA从玉米气孔中伸出菌丝丛,叶片出现水浸斑;24天后,AG-4在苞叶和下位叶鞘上出现病症。再侵染是通过与邻株接触进行的,嘶以该病是短距离传染病害。
4.发病规律
玉米纹枯病以遗留在土壤中和病株上的菌丝和菌核越冬,越冬后仍能存活,成为翌年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来源,越冬菌核萌发,长出菌丝侵染叶鞘,病、健叶片和叶鞘相互搭接造成再侵染。该病从玉米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危害高峰期在玉米籽粒形成至灌浆期,生长后期植株老健,病菌不易侵入,病情趋于稳定。
5.防治技术
5.1选用抗病品种:利用抗病或耐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但目前生产上尚无对玉米纹枯病免疫的品种,高抗纹枯病的品种也较少。但选用早熟、耐病、高产的玉米良种,同样条件可降低病情。
5.2适期播种:实践证明,播期越早,玉米纹枯病发病越早,病情越严重,产量损失越大。因此,应适当晚播,尽可能避免病害的发生高峰期与雨季相遇。
5.3栽培管理:实行间作、轮作,避免连作重茬;合理施肥,基肥为主,种肥、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适当增施钾肥;合理密植,防除杂草,开沟排水,改善田间环境。
5.4人工防治:清除遗留在田间的病株,并深翻土地,将带有菌核和病残株的表土层翻压在活土以下,以消灭越冬菌源,减少初侵染源;在玉米心叶期和心叶末期及时剥除病叶鞘及叶片,减少再侵染源。
5.5生物防治:因生物防治具有高效、相对安全的特点,特别是对于其他措施难以解决的土传病害更具有突出优势。吴大椿等[6]研究发现,绿色木霉对玉米纹枯病病菌具有拮抗作用,对其菌丝的抑制率为74%。此外,美国生产的BG-2生物农药对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5.6化学防治:防治玉米纹枯病较好的化学药剂有井冈霉素、禾枯灵、甲托、多菌灵、宝穗、粉锈宁、退菌特、拌种双等,其中以井冈霉素的防治效果最好。另外,用0.4%的消病健苗粉对玉米种子进行拌种处理,播后80 d防效达81.8%,且具有增产的效果[3]。在防治时期方面,井冈霉素防治该病的适期应掌握在病害进入盛发期前,受害叶鞘位不超过第8叶叶鞘时。在施药方法上,在发病初期,用5%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3 kg/hm2拌入过筛灭菌细土300 kg/hm2,点入玉米喇叭口内,此法防效高,且药效持续时间长。
(作者单位:151700黑龙江省明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