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栋
摘要:落花落荚是大豆生产中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生长发育失调、土壤养分供应不足、植株群体光照恶化、病虫草危害、暴风雨袭击等。现针对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将其高产栽培方法结如下。
关键词:大豆 高产 栽培技术
1.选种
培育和选用适应性广、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强、纯度高、不带病虫害的大豆品种,保证为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光合效率高、叶片透光高、株型收敛的多花多荚高产良种。播前进行种子筛选和晾晒。选种时要选粒大饱满、纯度高、不带病虫害的大豆种子。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采用药剂、根瘤菌拌种或种子包衣。药剂拌种时,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以防治根腐病。拌种随拌随播,处理后的种子不宜过夜。
2.培育
足墒早播,提高播种质量,及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使幼苗生长健壮,植株积累充分的养分,以供应花荚发育的需要,减少脱落。夏播大豆多为麦收后抢时播种,早播对大豆产量影响显著,小麦收割后要及时播种,墒情不足时要进行灌溉播种,推广机械条播,利于苗全、苗匀。
3.施肥
根据大豆需肥特点,合理施肥,特别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结荚鼓粒期后植株根系开始衰老,吸收能力下降,大豆常因缺肥而造成叶子黄,长势弱,花荚少,脱落多。在花荚期可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喷洒微肥3次,用尿素7.5~15.0 kg/hm2、磷酸二氢钾3 kg/hm2、钼酸铵375~450 g/hm2、硼砂1.5 kg/hm2,对水750 kg喷雾,可混合喷或单独喷,喷洒时间以16∶00为宜。
4.管水
依据大豆生育特点,大豆对旱涝灾害都比较敏感,花荚期旱时要灌水,涝时要及时排水。花荚鼓粒期是大豆生育最旺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交错进行的时期,对水的需求敏感而强烈,干旱会导致花荚大量脱落,造成严重减产。花荚期保持田间持水量达到80%,鼓粒期田间持水量不低于70%,遇旱及时浇水,可以保证较高的籽粒产量。在防旱的同时也要注意排涝,尤其是大雨后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积水过久伤根。
5.化控
大豆的生育前期若出现营养过剩,喷施生长调节剂,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状况,可减少花荚脱落。对盛花期长势过盛的大豆,特别是降雨后,及时用多效唑等控制营养生长,防止落花、落荚。一般使用15%多效唑600 g/hm2对水600~750 kg喷雾。为防止大豆田间杂草,可在播种后苗前,用50%乙草胺乳油375~1 125 mL/hm2对水675 kg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使用乙草胺根据墒情严格控制药量和用水量。如未喷洒封闭除草剂,也可于杂草出土后进行茎叶处理,于大豆二至四片复叶期、杂草三叶期用10.8%高效盖草能900 mL/hm2或8.8%草威特525 mL/hm2,对水600 kg喷雾防除单子叶杂草。
6.病虫害防治
6.1大豆锈病
(1)注意开沟排水,采用高畦或垄作,防止湿气滞留,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植株抗病力。(2)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BAS-3170F1000倍液、10%抑多威乳油3000倍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40L,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上述杀菌剂不能奏效时,可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倍液。
6.2豆荚螟
6.2.1农业防治
(1)合理轮作,避免豆科植物连作,可采用大豆与水稻等轮作,或玉米与大豆间作的方式,减轻豆荚螟的为害。(2)灌溉灭虫,在水源方便的地区,可在秋、冬灌水数次,提高越冬幼虫的死亡率,在夏大豆开花结荚期,灌水1~2次,可增加入土幼虫的死亡率,增加大豆产量。(3)选种抗虫品种。种植大豆时,选早熟丰产,结荚期短,豆荚毛少或无毛品种种植,可减少豆荚螟的产卵。(4)豆科绿肥在结荚前翻耕沤肥,种子绿肥及时收割,尽早运出本田,减少本田越冬幼虫的量。
6.2.2生物防治
于产卵始盛期释放赤眼蜂,对豆荚螟的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老熟幼虫入土前,田间湿度高时,可施用白僵菌粉剂,减少化蛹幼虫的数量。
6.2.3药剂防治
地面施药,老熟幼虫脱荚期,毒杀入土幼虫,以粉剂为佳,主要有:2%杀螟松粉剂,1.5%甲基1605粉剂,2%倍硫磷粉等每亩1.5~2千克。
此外,90%晶体敌百虫700~1000倍液,或50%倍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4000倍液,也有较佳效果。
6.3大豆食心虫
成虫产卵盛期,喷施2%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25%天达灭幼脲1500倍液,不仅能毒杀成虫而且能杀死一部分卵合同初孵幼虫;幼虫入荚盛世期之前,再喷一次,还能杀死大部分入荚的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