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艳
摘 要:本文探索了以观课议课来促进中职学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新模式——“问题式”观课议课。其培养方向是对青年教师由“新手型教师”到“熟手型教师”的角色转变,其实施策略是:观课议课与同伴学习结合,提升备课技能;观课议课与微课理论结合,促进教师成长;观课议课与教育理念、认知规律结合,提高教学能力。
关键词:问题式观课议课 青年教师 发展培养
一、“问题式” 观课议课
所谓“问题式” 观课议课,是围绕某一主题、某一问题的教学而集中展开的研究方式。它的着眼点主要在问题的讲解环节;其出发点是学情,即坚持“问题从学生中来,问题是否解决回到学生中去”的观念。搜集问题的方式可以是自己在教学中的发现,也可以安排学习委员去搜集。从教学的目的上来说,让学生真正学会点什么,从而体现“生本”思想;从培养的目的上来说,培养青年教师的学情意识和讲解能力,也有助于锻炼青年教师分析教材内容,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促进其专业的发展。
二、具体培养策略
1.策略1:观课议课与同伴学习结合,提升备课技能
“问题式”观课议课以教研组为核心,开展同伴互助学习活动。同伴学习是指同伴互相帮助的前提之下,旨在促进同伴关系和个体认知能力的提升,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结合,并根据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来组织学习,提升个人能力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
它的理论,在运用中有所改变。观课议课将同学校、同教研组的骨干教师组织在一起讨论教学。青年教师可以和同教研组的成员纵深讨论相关的专业知识;还可以得到其他学科和教学经验的帮助。此外,还可以突破同一单位的限制,回到中职学生的教学原点从一些初中同行那里学习本问题的基础讲解方法,这样就实现了学生现有知识与基础知识的连接。
2.策略2:观课议课与微课理论结合,促进教师成长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其特点是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它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
将微课理论用于“问题式”观课议课中,其好处是观课时视线集中,在针对某个问题的教与学上,议课时可以反复观看教学实录,丰富课堂第一手资料,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从教学效果上来看,运用“微课”,既可以分析某个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又可以讨论某种或某几种教学方法是否起到了作用,从而探讨进行多种教学的可能性,这也与观课议课的任务相一致。
3.策略3:观课议课与教育理念、认知规律结合,提高教学能力
(1)引入翻转课堂理念,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翻转课堂秉承着先学后教、自主学习,注重课堂互动、交往、合作与探究,关注主体体验、教学要为主体服务的理念。作为一种信息化时代教学形态变革的典型,翻转课堂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顺应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这种理念比较实用于侧重应用的职业教育。
比如一位药用植物学的老教师在参加观课议课时,准备了《植物的器官》的内容。为了让学生理解“植物器官(叶,花,果实)的形态和结构”这个问题,就运用到了这种教学方法。这种做法要求学生课前花费一定的时间自学,教师只在课堂上提炼和整理就可以了。
这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做法,就是对翻转课堂理念的实践。可以鼓励青年教师自我尝试这种做法,运用到课堂,以提高教学能力。在观课议课中,探讨教学的效果如何。
(2)根据认知规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即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最终掌握原理和规律的学习。
在讲解学生难以理解的“通感”的修辞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发现教学法。先解释通感的含义:即连通着的感觉,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各种官能所感受到的是一致的,文学创作中通常运用它来收到新奇生动的表达效果;再以例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辅助学生理解,然后要求阅读《荷塘月色》第五段,找出一个使用通感手法的句子。学生就能很快找到“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个句子。
这里运用了发现教学的方法,学生先从教师的概念讲解和例句的分析中,掌握了“通感”的辞格,然后按照老师的要求,自己发现下一段中类似的句子,无形中就会获得自我求知的满足感,再加以反复理解,就能完全掌握通感的修辞了。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市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