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治霾”的世界回响

2016-05-14 16:08侯若志
决策探索 2016年7期
关键词:兰州市兰州

侯若志

再现的蓝天,沉淀着一份厚重的民生情怀;创新实干催生的“兰州治霾模式”,记忆着一段攻坚克难的历程,更向世界传递出兰州——这座古老的丝路名城坚持绿色发展的有力强音。

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在2015年全球瞩目的巴黎气候大会上,兰州市作为应邀参会的中国唯一的非低碳试点城市,荣获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中国低碳联盟、美国环保协会和中国低碳减排专委会联合颁发的“今日变革进步奖”。大会期间,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的做法、建设低碳城市的美好愿景以及向世界发出绿色发展的“兰州声音”,得到与会专家、代表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

回到兰州后,与会的一个兰州市代表说,当大会宣布这个消息的一刹那,他的泪水瞬间就盈满了眼眶。

的确,这是一个值得400多万兰州人民尽情雀跃、流下幸福泪水的消息。只有痛失,方知得来的弥足珍贵。

久违蓝天的金城,在齐心协力打赢这场艰苦卓绝的大气污染防控治理的整体战和攻坚战之后,能舒心惬意地欢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这份发自内心深处的欢畅相信是谁都能理解的。

空气清冽,冬日的暖阳轻柔地挥洒在美丽的黄河风情线。百年中山铁桥、黄河母亲雕像、水车博览园等景点游览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

“以前冬季连一件浅色衣服都不敢穿,看看现在的蓝天多美!”正拿着手机拍摄蓝天白云的西固区妇联副主席张玉兰高兴地说。

“过去一到冬季全家就像候鸟一样飞到青岛‘躲污染,现在我是邀请老家的亲友一年四季‘游金城。”正领着亲友游览的、在兰州做生意10多年的山东人王军磊笑着说。

舒畅地享受着蓝天白云,人们聚拢在一起,你一言、我一句纷纷“点赞”着兰州市委、市政府急民所急、遂民所愿,让碧水蓝天重新拥抱金城。

再现的蓝天,沉淀着一份厚重的民生情怀;创新实干催生的“兰州治霾模式”,记忆着一段攻坚克难的历程,更向世界传递出兰州——这座古老的丝路名城坚持绿色发展的有力强音。

大气污染治理成为最大的民生,上下同心,合力攻坚,兰州市成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下降最快的城市之一

长期以来,大气污染是兰州人民的一个重大“心肺之患”,成为外界认识兰州的一张“负名片”。2003年,国家正式公布重点监控城市大气污染指数以来,兰州的空气质量一直处于全国后十位。因为严重的大气污染,有的人甚至想方设法调离兰州,为的就是呼吸上新鲜的空气。

霭霭尘雾和“污染名城”的重压,让兰州市多年来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也令国家、甘肃省及兰州市领导揪心不已,但同时也唤起他们突围“十面雾霾”、建设大兰州、新兰州的决心和勇气。

2011年年底以来,省委、省政府从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全局出发,作出“做大做强做美兰州”的一系列部署。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强调,兰州是全省中心带动战略的关键部位,要站在营造广大人民群众良好生活环境和对外开放良好投资环境的战略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控和治理工作。王三运明确提出:“打赢大气环境治理的整体战和攻坚战,还老百姓一片蓝天和清新空气。”

2012年,国家环保部将兰州市列入全国大气污染治理试点城市和重点区域联防联控规划“三区十群”重点防治城市,近几年先后安排专项资金6.118亿元。省委、省政府把兰州大气污染治理列入全省重点工作,专门成立以兰州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大气污染治理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兰州大气污染防治的决定》,省四大班子多次组成专题调研组亲临现场指导工作。

在兰州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具体推进过程中,王三运先后进行专题调研和批示指示20多次,指导兰州市提高工作站位,完善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反复要求兰州市以更大的气魄、更有效的措施持续推进。省长刘伟平带领省直有关部门深入一线解决问题,安排省级专项资金予以全力支持。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成为高层次的“一把手工程”。

兰州市将大气污染治理列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信心直面这场艰苦的“战役”。

“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必须坚定不移,抓紧抓好,确保取得突破。对不能到期完成任务的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的态度坚决果断。

在兰州市的有关记录中,虞海燕到兰州工作后,主持召开的第一个专题会议就是研究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兰州市委、市政府在认真总结之前大气污染治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三个更和三个改变”的判断,即:治污的信心比黄金更宝贵,要改变大气污染不可治的悲观情绪;落实比纲领更重要,要改变只有方案没有落实的消极作风;问责比激励更有效,要改变只有布置无人问效的工作格局。

兰州市提出“一年全面攻坚、两年初见成效、三年明显改善”的总体目标,实行“指挥部+专项工作组”的工作模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靠前指挥,倒排时间、挂图作业。在社会层面,不论是中央和省属驻兰行政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和部队,一律纳入治理工作一盘棋的格局之中,无条件服从指挥,全方位配合支持,形成了区域统筹、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

经过3年多艰苦卓绝的努力,奇迹发生了。兰州摘掉了长期笼罩在城市头上的“黑帽子”,把治霾蓝图变成蓝天白云。2013年和2014年兰州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由全国末位上升至中游,2015年12月17日,国家环保部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2月16日,兰州市空气质量新标达标总天数达到250天,月度和年度排名均退出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行列的目标任务。

兰州市成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下降最快的城市之一。

强力治霾的“兰州模式”受到高度关注。

兰州市治霾工作得到中央领导多次充分肯定,要求京津冀和各地借鉴相关经验做法,推动区域空气质量不断改善。2014年8月,国家环保部在兰州市召开包括京津冀在内的14个城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座谈会,介绍推广兰州市的做法并概括为“兰州经验”,强调兰州的做法对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答案,为全国重污染城市治污树立了信心,对全国治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2014年以来,先后有220多个兄弟城市来兰州学习、调研治污工作。

大气污染治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建设低碳城市,走绿色发展之路,兰州正当时

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参会,150位国家或政府首脑出席大会首日会议,近2000个非政府组织赴会,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无疑是2015年度全球高度关注的“重头戏”。

兰州作为中国西部唯一受邀参会的城市,大会给出的回答是:虽然不是中国低碳试点城市和碳交易试点城市,但基于兰州近年来在低碳发展和环境治理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和创新实践,而受到关注,应邀请参加此次大会。

其间,兰州市代表团参加大会一系列主题活动,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在国际大舞台上充分展示兰州——这座古老的丝路名城健康、积极、绿色、向上的城市形象。

2015年12月4日,兰州代表团参加了巴黎市长安娜·伊达尔戈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城市特别代表麦克·布隆伯格联合全球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的200多位城市领导者,在巴黎市政厅共同主办的“地方城市领袖气候峰会”。

在“未来城市——中国的革新与可持续城市化”主题研讨会上,兰州市市长袁占亭作了《共同的低碳美丽的兰州》主题发言。发言主要围绕兰州大气污染治理方面推动多领域协同治理、以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促进控排减排、探索城市低碳化可持续发展机制、率先开展碳峰值研究的4个创新点展开,并现场发布兰州2025年碳排放峰值的实现路径的报告。

为了更好地实现兰州低碳绿色的发展目标,拓宽兰州低碳发展的国际融资通道和技术领域的合作空间,提升兰州城市形象和投资环境,兰州代表团与世界银行全球城市与乡村可持续发展局高级局长埃德·乔治等高级官员共进早餐,详细介绍兰州在污染治理领域取得的成效和2025年实现碳排放峰值的路径措施,世行方面介绍了他们在中国境内支持投入的领域和具体要求,双方就兰州低碳发展建设能力建设中污染治理模式的标准化开发项目合作达成初步战略合作共识,基于“兰州模式”而形成的低碳标准化开发成功后,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作为兰州市环境权益交易的技术支撑机构——兰州环境能源交易中心,2015年结合兰州实际,联合国内外专家为开展碳排放峰值的实现路径和西部低碳城市运营指标的前期,做了不少基础研究工作,并在兰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开展了配合全国碳市场建设的具体工作。此次抓住受邀参会的机遇,利用展板等形式向国内外嘉宾展示了兰州低碳发展的城市运营指标和2025年实现碳排放峰值的实践路径探索,兰州环境能源交易中心董事长张月作的《兰州市配合全国碳市场建设的行动和计划》主题发言,受到各国代表关注,兰州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污染治理经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大力肯定和赞赏。

“兰州作为一个曾经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现在环境质量大大改善,老百姓非常满意,这个变化太大了。兰州在中国西部率先提出2025年实现碳排放峰值,确立了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基于兰州产业结构特点和发展目标而构建的中国低碳城市运营指标体系可以成为低碳发展标准化的模式进行推广,全球借鉴。”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赞叹道。

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荣誉,兰州市清醒地认识到,获奖是对兰州大气污染治理的肯定,如何站在新起点推动低碳城市建设,打造一个更加绿色、低碳、美丽的家园,是兰州市参加巴黎气候大会并获奖的重要启示,也是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

兰州市表示,大气污染治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今后的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兰州市将秉承措施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变,管理机制向法制化、长效化转变的思路,围绕到2025年实现碳排放达峰的初步目标。结合当前兰州市正在开展的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以及全国首家国家环境审计试点城市,制定大气污染治理的质量标准体系,把兰州建设成为低碳城市,把兰州市转变发展方式、升级产业结构的内生需要充分挖掘出来,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生产与生活的和谐发展,以更加务实精细的态度和精神,把大气污染治理进一步推向深入。

猜你喜欢
兰州市兰州
兰州市园林绿配置模式
我的兰州梦
兰州石化推进改革正当时
阳光少年的飞驰年华——兰州市第四十六中学轮滑社团活动掠影
外公的梦叫兰州蓝
兰州琐记
兰州市艺彩少儿美术作品选登
兰州炸百合
兰州市核桃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8月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