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军
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工作,对公众的工作和生活及各方面影响巨大。今年2月,中央发文,将封闭式大院逐渐改为开放式街区。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普通公众和专业人士间产生了多种声音。很多人认为,拆掉院墙,开放社区,这样的城市会更充满温情和活力,还路于公,城市道路也会更加通畅,有利于缓解当前城市交通压力。也有人认为,没了那堵“墙”,老人和孩子的安全怎么办,隐私怎么办……不同的人,对在城市生活的体会不同,关注点也不一样,所虑也有差异。不难看出,大家争论围绕的核心是人与城市之间到底应该是什么关系,城市如何建设才更符合人类发展。
本刊记者多方采访,查阅相关资料,通过古今中外城市发展的沿革,从不同角度,为读者立体呈现城市与人的关系,探析仁者之城如何“铸就”。
市民眼中的城市规划建设
本刊记者采访了多名市民,他们通过切身体会,谈了一下自己眼中的城市。
路边栏杆缺个口,生意毁了
2016年2月24日,央视“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评出2015年全国十大幸福城市,郑州位列第四。很多郑州市民引以为豪的同时,也在思考自己的幸福指数。
赵师傅的水果摊在郑州市政四街上,是政府为便民而设置。这些摊位沿人行道墙边一字排开,摊主们可以卖蔬菜瓜果,方便周边住户。记者采访时看到在赵师傅水果摊前,有一排铁栅栏,这排栏杆是去年为市容建设而修建的,安装后,道路看上去既整齐又有秩序。但正是这排铁栏杆,导致赵师傅的生意量大降。
赵师傅:生意全被那个栏杆弄毁了,中间没开口子,买水果的人进不来,卖水果的人出不去,你说生意咋做?两头出口卖菜的生意还行,我们卖水果的处在当中,谁愿意走远路来买东西?
记者粗略估计了一下路边的铁栏杆,最长处有40米左右没设口子,而赵师傅几家正处于中间。这种情况赵师傅他们也向管理部门反映过,建议留个口子,方便大家买卖东西,但都没有答复。
赵师傅:我们每个月可是交着摊位费的,再说,开个口子也不难,这倒好,我们这些人的生意全毁了!
赵师傅告诉记者,他今年57岁,1992年到郑州,目前一家人都在郑州。儿子已结婚,有一套小面积经济适用房,单住。因为房子住不下,他和妻子只能在外租房,做着水果小生意,维持家用。他还有关节病,每年医药费得花去一两万元。现在这种情况,一天也就卖200多块钱,仅够维持生活。为了多赚钱,夫妻俩有时到晚上12点才收摊。在郑州,像他们这样“讨生活”的人还有很多。
不过,来郑州生活这么多年,虽然艰辛些,但赵师傅感觉“比老家吃喝都好”。只是他心疼孩子们,工资那么低,要还房贷,还要上照顾老下照顾小,压力很大。
临采访结束,赵师傅再次笑着向记者念叨:都是栏杆把生意搞毁了!
城市变大喜忧参半
中原城市群已建设多年,到2030年建成后,郑州各城市之间高速交通网遍布,一个超级大都市将出现。城市逐渐变大了,居民生活有什么改变?
王先生已退休十来年,退休后来到郑州和儿子一同生活,平时帮忙照看一下上中学的孙子。闲来无事时,会到附近的公园走走,锻炼身体,天好时,也会骑自行车到郊区看看。
谈到在郑州生活的感受,王先生脸上一直挂着笑,从他的话语中能感受得到他的幸福。
王先生:郑州还不错,公共交通很方便,就是人太多,车太多。拥堵也正常。不光郑州,其他几大城市也是如此。郑州这三五年发展得太快,拆得也太厉害。地铁几条线同时在建,要是建成之后,道路、交通就更方便了。公交车、BRT收费也很低,政府给了很多补贴,国家对老年人照顾得不错。得感谢党,感谢政府。现在这个社会够幸福了,我是从困难时期过来的人,很知足。
记者:城市是越建越大,您有什么感受?
王先生:大,有好处,也有弊病。城市大了污染重,人太多,每天得产生多少垃圾啊。现在郑州空气不太好,这是城市大了后的弊病。但是城市大了以后,老人医疗方便,超市多,买东西、出行方便。
王先生从报纸上得知,英国伦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是世界第一大城市,现在人开始外迁。他说,现在北京市政府不是也要外迁通州嘛,疏散人口。人家大城市在疏散,而我们还在建。
新区连个逛街的地方都没有,全是写字楼
2015年年末,中央召开城市工作会议, 要在全国再建立十大中心城市,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文称“郑州很有希望”。这些未来中心城市,人口将达2000万规模,与如今北京城市人口相当。到时候,郑州“组团后”的新城有好几个,市民对老城和新城有什么看法?工作生活会受到什么影响?
阮女士在郑州一家私立眼科医院当护士,2009年来郑州上学,毕业后留在郑州工作。她现在和三个同事合租一套房子,房租1600元,住处离单位很近,上下班步行,这一点她感觉很舒服。
记者:将来买房子,您会选择在老城区还是新区?
阮女士:能在市区最好。可能与我的工作有关吧。再说我也不喜欢冷清的地方。有同事说东区连个逛街的地方都没有,全是写字楼。老城区里有公园,有商场,吃喝的地方也多,天气好了出来转转,感觉很好。
记者:来郑州这么多年了,对郑州有什么印象?
阮女士:人多,交通堵,有些路面坑坑洼洼。外地朋友来找我,都说堵。还有,我去郊区找朋友,灰尘大得呀……城市大了也挺好,但是环境问题也要整治整治。
谈到在这个城市工作的感受,阮女士希望社会包容一些,医患之间不要弄得很紧张,虽然她也弄不明白关系紧张的根源在哪里。她对记者说:“换位思考一下,或许就没有想得那么糟了。”从和阮女士谈话中,记者能感受到,一个城市若要有吸引力,除了具备看得见的物质基础条件,还要包容、诚信、敬贤礼才,这些看不见的城市灵魂,将直接影响着市民的幸福感。
“城市百科”对规划细节提出异议
有人说,出租车司机是“城市百科”,上至国家大政,下至街巷家常,古今中外,无所不闻,无所不晓。对于城市建设,他们既有深刻体会,也有独特视角,有不少看法,会让人为之一震。
出租车司机蔡师傅祖籍登封,也算是老郑州了,谈到这几年城市建设,他认为大多数城市首先是交通问题,在这一点,郑州比较突出。
蔡师傅:曾拉过一位浙江客人,他说因为郑州太堵,自己车也不开了,坐出租。堵车这个情况好多年了,以前是分时段,部分地段堵,现在是不分时段,高峰期全城堵。关键是现在到处在修建,此外车也多。
蔡师傅认为,郑州车多,是因为缺乏控制,其他城市限车开始较早。车大量增加后,停车就会变得紧张,马路上随处可见违章停车。有个小区一个车位卖到十六七万元,甚至比车还贵。
蔡师傅:现在很多小区要不就没处停车,要不就停着不敢动,一动就没地方。我住的小区租户多,租户的车都停满了。为了占车位什么法儿都用,搬个凳子占住,搁个自行车锁住……有些人虽然有车,但因为怕堵,停在家里也不开,买个电动自行车骑着上下班。
郑州堵,车多是原因,修路也是原因。2016年38条路要修,同时动工。我认为可以先修辅道,这样就有一个回旋余地,而他们不是,一修修一串,挨着几条同时修。再一个,有的路修了一遍又一遍,一条路一年多了,挖来挖去,也不知道在干什么,缺少统筹安排。老百姓都能看出问题,规划设计部门那么专业,能看不出?纳闷。
前几年,郑州建了不少立交桥,方便市民过马路,公众反响很不错。但蔡师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化路与黄河路那个立交桥,花了好几百万元,才几年时间,因为要建地铁,拆了。真是既伤民心又伤金钱呀。文化路与东风路那个立交桥,建得也有问题。按道理很有必要在那建,因为那里人流量大,如果在大路上穿行,很不安全。但是修了之后,这个桥作用不大。为什么?太高太陡,而且没有电梯。在那边走的人,大部分都是买电脑之类的东西,搬来搬去,从这个市场到那个市场,东西也重。让这些人搬着东西上下陡阶,极不方便。结果是人群在十字路口穿来穿去,路更堵了。而有的人流量少的立交桥设计的有电梯,却在空转,多费电呀。
记者:您觉得什么样的城市让人舒适?
蔡师傅:我觉着,首先居住环境要好,小桥流水,人呢,还要诚实守信。再一个就是幸福感,人的压力不要那么大。
虽然蔡师傅对堵车有看法,但谈到这片土地,他说了八个字“乡情难舍,叶落归根”。城市建设中虽有问题,他也理解,他说这个阶段会过去,也希望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好。
小刘的烦躁与孤独
小刘是山西人,现在定居郑州。他们住在铁路局家属院,房子是自己买的,七十多平方米,在四楼。
采访中,小刘告诉记者,在这个城市生活,他有时感到烦躁与孤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每天上下班耗在路上的时间太长,缺乏交流场合,温情感不浓。
小刘搬进“新居”四年了,楼上楼下邻居几乎都不认识。有一次小区水压低,六楼一位大姐敲门借水,才有了一次交谈。小刘告诉记者,大家都是早上上班走晚上下班回,如同平行线,难有交叉,所以,即使楼上楼下一墙之隔,见面认识也难。偶尔上下楼时碰一面,仅彼此看一眼,就侧身而过。小刘觉得,大家心里仿佛有堵无形之“墙”隔着,缺少交流,缺乏温情。
小刘在郑东新区商务中心工作,上班时候大家如潮水般往这个地方涌,人多车多,为了防止堵车,他早上六点就要起床,然后在楼下小店匆匆买些吃的,急急忙忙赶公交上班。每天上下班要在路上耗掉两三个小时,这让他很疲惫。小刘周末最想干的,就是多睡几个小时,然后陪妻子逛逛街,到公园走走,有时也和同事同学见面吃个饭,小刘说,那是他一周中最放松的时间。
城市规划专家李保华,谈完美城市
李保华是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现在是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城镇规划与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学科带头人。此外,他还负责一个设计院,曾参与过二三十个城市规划项目,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也吃过很多苦头,对这个行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见解。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李保华涉猎广博,思路开阔,可谓之“奇”。他向记者推荐了很多已经翻得“灰不溜秋”、具有争议、却极富思想性的书,《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便是其一。
把住门不让出,这个规划专家不好当
采访伊始,李保华笑着向记者讲了做规划评审专家时的一件事。
一次,他作为规划评审专家,参与某县城区规划评审,因为一些原因,他们几位专家不能在最终方案上签字,因此被拦下,不得出门。原因是什么?李保华他们认为,最终方案中将城市结构都作了改变,相当于推翻了原有方案,这是天大的事,不能接受。自然,也不会签字。
李保华:他们把城市结构都更改了,将来城市发展会出大问题,我们能同意?要是我们签了字,我们就要对结果负责任。最后他们把住门不让我们出……把俺几个难为得呀……哈哈哈,这个专家很难当呀。不过,他们也痛苦,也有无奈之处。
打通“毛细血管” 堵这里拐那里
记者:现代城市有一些“城市病”,如开车拥堵、停车无位、空气不良等,这些与规划是否有关系?
李保华:现在大城市车多,首先是交通拥堵,但在城市规划之初是不存在的,虽然规划之初把这个事情考虑得也很周到,但是具体操作过程中会走样。我们几个专家也在一起探讨过,这是城市共病。按照总规(注:国家城市总体规划,简称总规)推算,小区容积率不会超过1.5,但现在小区容积率几乎没有低于3.0的。原先设计上,这么大地方就住一个人,而现在仍是这么大地方,却住着三四个人,于是,出入就会拥堵,形成“瓶颈效应”。总规没有问题,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这也是现在很多城市出现“城市病”的原因。
改为开放式社区后,相当于把“毛细血管”打通,一个街区内部全是路,这里堵,拐弯,走那边,就能部分解决车多拥堵问题。
记者:如果不打通“毛细血管”,会出现什么状况?
李保华:如果继续原先模式,或许堵一段就不堵了。为什么?如果大家都知道一开车就堵,谁还再开车出门?所以很多人就不再买汽车,也不开车了。遍体鳞伤之后,会自我调节。它有一定的发展规律。
记者:您对北京、上海等城市通过限号、限车解决拥堵问题怎么看?
李保华:这样还不行,既然有那么大的交通量,就得想办法去解决。城市规模太大,人太多,停车难已经成为问题。
公交发达后将比开车便捷
车多路堵,人们还要解决出行效率问题,对此,李保华建议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他说:要解决城市畅通问题,公交系统至少要承担40%的出行量,目前很多城市都不到20%。虽然北京、上海地铁很发达,公共交通运输量已达30%多,居民出行已经很方便,但在运转过程中,仍凸显出人太多、规划不足的问题。
李保华告诉记者,公交系统发达后,只要解决掉“最后一公里”问题,公共交通出行会比开车便捷,开车的人就会减少,城市道路也会宽松,自然也会减少拥堵。另外,城市舒适感也会大幅提升。
老城区幸福度高
在美国出生的加拿大人简·雅各布斯1961年出版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在她的笔下,城市不再是水泥丛林,她反对建设那些寂寥的“花园城市”,主张保持小尺度的街区和街道上的各种小店铺,增加街道生活中人们相互见面的机会,从而增强街道的安全感;她论述老社区是安全的,因为邻里有着正常的交往,对社区有着强烈的认同。她用“絮叨”,几乎颠覆了世界城市规划理论。
李保华告诉记者,城市框架虽越拉越大,而人的幸福感却在下降,老城区幸福度要比新区高。因为老城区符合人性化、多样性、混合性等城市幸福感特征,这些问题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都有提到。城市框架拉大,通勤时间就会延长,新区环境虽好住着也舒服,但可能工作在老城区,也可能住在老城区而工作在新区。一旦每天上下班耗在路上时间过长,人的疲惫感就会增加,幸福感就会降低。
记者:一个城市有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模?
李保华:有,在规划角度有,那就是“组团式”发展,郑州也是朝这个方向努力。郑州建成中心城市是好事,但是“组团式”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规划挺好,但实际情况是,打工者工作地点很难预定,这就是大规模“钟摆式”交通形成的原因。上下班天天跑,幸福感怎么可能增加。
记者:有人说郑州拆建步伐过快,对打工者影响很大。您怎么看?
李保华:一个城市应该是多元化,满足不同人的需求。都市村庄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它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廉价的栖息场所。如果没有这些,这个城市的吸引力就会下降,一旦没人,城市怎么建设,建再多的楼又有什么用?
在传统与现代碰撞时,雅典有一个故事,为了把200棵橄榄树原封不动保留下来,雅典人改变了城市建设计划,为的是让这座古城依然保持着古文明的风采。李保华认为,这个故事对处理城市建设与人文关系很有借鉴意义。
李保华:郑州西区有个石佛村,号称“艺术家之乡”,应该已经拆了,我感觉很可惜。很多成名之前的艺术家都在那里租房。时间长了,聚成一个很有个性的圈子。因为他们没钱,所以才聚在那里。这样一个有特点的地方,不仅是城市名片、城市亮点,还是城市资源。规划时要考虑到这些特点。像这样一个很有个性的存在,如果保留下来,会极大地增强这个城市的魅力。
完美城市,回归本原
李保华告诉记者,街区围墙扒开后,治安问题要解决,土地归属问题要理清,需要一步一步来。他觉得,完全的开放也不现实,而应该是“团而不区”的中庸之道。何为“团而不区”?他解释:小区之内划分若干个组团,组团之间道路可以互通,但组团内部还是封闭着。三四栋楼为一个封闭单位,因为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老人和孩子的安全,还有相对一点的私密性。我的想法是中庸。
雅典卫城,始建于公元前580年,是集建筑、宗教、文化、工作、生活之大成,对后世人类城市构想和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很多人认为雅典卫城是“完美城市”的典范。
记者:何为完美的城市?
李保华:把自然、人、社会、建筑物、网络这几个问题处理好,这是人类环境综合因素。再一个是社会因素,归属感、成就感这些也是完美城市的组成要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是说的温情感。基本物质条件保障后,努力满足居民的精神追求。这种城市就近乎完美了。社会再发展,城市再现代,人类本性是不会变的,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本源:我活着是为什么。这一点,对城市规划者有最终的指导意义。
总规划师王建军,谈以人为本
王建军是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总规划师,参与过许多重大城市规划项目,2016年2月,被评为2015年度河南省住房城乡建设行业领军人才。
宋朝时我国就是街区制
王建军告诉记者,对于最近大家关注“拆围墙”这个事,各方在文字解读上,有些偏差。
王建军:核心不在“拆”字上,不在于封闭不封闭,而在于小街区。至于小街区内部,是封闭还是不封闭,都无所谓。像欧洲老城,我去考察过,就是小街区,所有建筑都是临街的,它的建筑是围合一个街区,内部围成一个小院子。
记者:您觉得这两种方式,哪种更适合老百姓的生活和工作呢?
王建军:我觉得,要达到人性化目的,生活气息更浓,肯定还是欧洲那种形式。我们国家从宋朝开始,就是街区制,你看清明上河图,沿街有商店,后边是住宅、大院子,居住着一个家族。欧洲那种老街区虽然与宋朝那种街区模式很像,但密度更大。
以人为本 郑州街头绿地建设超前
1933年8月,《雅典宪章》提出工作、居住、游息、交通功能分区,让整个城市变得“整齐”。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对《雅典宪章》进行了继承和修正,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
记者:您认为城市规划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
王建军:实践中大家认识到,越来越应以人为本,目的是让人更好地生活。
记者:如果小区开放,如何解决交通、老人和孩子出行、社区安全这些问题?
王建军:打开大的封闭小区,不能简单通条路过去,需要一个整体改造提升。这里有一个原则,城市通过性道路,是不允许穿过小区的。这还是从《雅典宪章》上提升出来的,现在也是沿用这种思路。
记者:城市框架拉大,对老城区和新城区的居民都有什么影响?
王建军:老城区有很多老年人,他们活动范围比较小,社会关系、人际关系都在那里,对周边很熟悉、很认可,也很热爱。郑州前几年的街头绿地建设工作做得非常好,不仅方便了周边居民,还增强了居民幸福感,做得也比较超前。
很多人也看到了新城区的问题,它的温情感不如老城区。新城区是基于现代规划理论建设,是阶段性理念。其实到20世纪60年代,大家已经对这块开始反思了。因为有几个城市做出来之后,不是那么回事儿,有一定缺陷,比较有名的,比如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建成之后,大家感觉这个城市太“冰冷”,没有温情。换句话说,解决了一个问题,却带来另外一个问题。
谁能持续吸引人,谁就能持续发展
记者:大城市框架大,人们上班出行耗费时间长,您认为如何解决?
王建军:我认为可以通过地下交通——地铁来解决。郑州地铁再早几年建设就好了。此外,高铁应该公交化,几分钟一班,配合地铁以及公交车,能够解决城市框架拉大后的通勤问题。
至于规划追求完美,实践中可能会走样,王建军这样说:按理想方式提出来最好的东西,但实践过程中,要有妥协,一是目前状态能否做到,再一个是体制因素。比如对小街区这个事,封闭不封闭,只是手段,具体采取什么措施,还是要以人的幸福感为根本。如果小型封闭小区更适合人们居住,何乐而不为呢;如果开放小区导致的结果是居民一下楼,就对着城市道路,让居民不舒服,这就偏离了以人为本的目的。
采访最后,记者和王建军探讨了一个话题,城市规划建设如何保持城市原有亮点及个性,从而使这座城市更有魅力,更吸引人。
王建军:个性、文化,都是一种城市资源。对城市规划建设极为重要。我大致分了三等,一个是独特性资源,我有你没有,像云南省的少数民族建筑、北京的故宫;第二种是优势性资源,你有我也有,但我比你好。西安、开封都有古城墙,但要比宋朝城墙,开封就占优势。这个价值也很大。第三是一般性资源。比如郑州,有独有的商代遗址,还有铁路、区位、人口等,相比其他地方,都是优势资源。未来城市发展,哪个城市能够有持续吸引人口的能力,那么,这个城市就会有无限的魅力,自然就会有持续的发展竞争力。
记者手记:
世界是一个圆,地球是圆,月亮是圆,太阳也是圆,人类社会也同样。人们如此努力地做着城市建设,为了什么,为了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人类自身活得更好。可是现在,在城市规划建设上,无论是从宏观或是细节,过分偏重某一方面,而忽视了人本性之需要,虽然到处在拆拆建建、热热闹闹,而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回到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