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志强 王辉 刘权
摘 要:本文针对铝合金零件前处理尺寸损耗问题,分别采用三种不同工艺进行了对比试验,通过试验结果验证,常规所用的碱性除油溶液对于不同材料均有不同程度尺寸的损耗,Turco 4215、PWC-401在尺寸损耗相对比较小,但对处理前的零件表面状态要求比较严格,不允许有目视的灰尘、油污等污物存在。
关键词:铝合金;除油;尺寸
中图分类号:TG1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铝制件表面处理前为了保证制件表面膜层质量,处理前需要对制件进行清理。使其裸露出纯净的基体,以利于氧化的顺利进行,从而获得良好的氧化膜。而国内传统的铝合金零件前处理所用溶液多为强碱性溶液,铝为两性金属,与酸碱溶液均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对零件的尺寸损耗较大(0.006mm以上),一些精密零件尺寸要求,希望有一种低尺寸损耗表面清理技术,解决尺寸损耗问题。
铝及铝合金具有比强度高、导热和导电性好,反光性强,无低温脆性等优点,是一种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有色金属材料。在建筑、航空、航天、汽车和电子行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铝和铝合金表面上虽然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但这种氧化膜的厚度只有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不足以防止恶劣环境下的腐蚀,同时由于硬度不高也不能防止摩擦而造成的破坏。因此,铝和铝合金制品需要根据不同用途采取不同的表面处理防护措施。如硫酸阳极氧化、微弧氧化、化学氧化等,从而可显著提高其制品的耐蚀性、耐磨性、耐候性等。为了保证制件表面膜层质量,任何氧化处理前都需要对制件进行清理。经过加工的铝及铝合金制品,表面都会不同程度的存在污垢和缺陷,如灰尘、金属氧化物、油污、焊接熔剂以及腐蚀盐类、毛刺、轻微划擦伤等,在加工成毛胚件后首先进行喷砂、机械抛光等处理以除去较大的缺陷,然后在氧化处理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清洗,使其裸露出纯净的基体,以利于氧化的顺利进行,从而获得与基体结合牢固、色泽和厚度都满足要求的且耐蚀、耐磨、耐候等良好的氧化膜。而国内传统的铝合金零件前处理所用溶液多为强碱性溶液,铝为两性金属,与酸碱溶液均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对零件的尺寸损耗较大(0.006mm以上),致使一些精密零件无返修的可能,导致零件超差使用或是报废。因此,一些精密零件尺寸要求,希望有一种低尺寸损耗表面清理技术,解决尺寸损耗问题。
2 试验
2.1 材料
材料:LY12、LY16、LD7。
2.2 工艺及流程
2.2.1 工艺流程
主要工艺流程:化学除油→水洗→透光→水洗→氧化处理→冷水洗→吹干。
2.2.2 除油工艺配方
配方一:氢氧化钠、磷酸钠、碳酸钠,温度50℃~70℃,时间1min~2min。
配方二:Turco4215,温度50℃~ 60℃,时间5min~10min。
配方三:(PWC-401)温度18℃~ 30℃,时间3min~5min。
3 结果讨论与分析
本次试验分别采用上述三种配方进行对比试验,试片材料为LY12、LD7、LY16,试验结果如下:
3.1 不同除油工艺试片尺寸变化试验
从上述试验数据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试片经过配方一即强碱性溶液处理后,不同材料去除的尺寸不同,LY12材料去除尺寸约为0.025mm,LY16材料去除尺寸约为0.02mm,LD7材料去除尺寸约为0.02mm;配方二试片尺寸基本没有变化;配方三处理后LY12材料去除尺寸约为0.002mm,LY16材料去除尺寸约为0.002mm,LD7材料尺寸基本没有变化。
3.2 不同除油工艺试片水膜连续性检查
试验选择同状态的LY12试片,处理前先进行水洗观察表面水膜情况,然后分别在配方一、二、三中进行处理,具体试验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配方二、三水膜连续性不如配方一,但若先用配方二、三进行除油,再在碱性溶液中进行除油,水膜均可以保证30s以上连续。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对于配方二、三来说,对来件的表面状态要求相对比较严格,处理前零件表面必须保证没有目视可见的油污等污染物。另外,先用有机溶剂处理,再用配方二、三处理可保证30s以上连续。
4 试样阳极氧化应用
对上述采用不同的除油工艺处理后的试样,进行硫酸阳极氧化处理,目视观察试样膜层外观,结果表明膜层连续、完整。从图1可以看到,单独使用配方二处理后阳极化膜层有花纹的痕迹,这是试片氧化前表面状态造成的,但若在强碱溶液中处理这种痕迹是可以处理掉的。
5 结论
5.1 通过试验三种除油工艺对试样尺寸有不同程度的影响:Turco 4215最优,尺寸基本没有损失,(PWC-401)次之,尺寸损失单边小于0.001mm,现有工艺尺寸损失单边0.0125mm~0.01mm。且尺寸去除量与材料有关。
5.2 通过水膜测试结果可知,配方二、三在尺寸损耗上具有优越性,但是对于来件的表面状态有更高的要求,零件表面不能有目视可见的油污、水痕等污染物。
5.3 采用配方二、三进行清理时,应在处理前进行有机溶剂除油。
參考文献
[1]张允城,胡如南,向荣.电镀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