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许多音乐教育者在不断探索、研究、实践。从目前音乐教学现状看,大多数教师已认识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性。我也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体现现代化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在教学中勇于探索,大胆尝试过。实践结果表明,发掘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思维的潜能,而且能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
一、自由探索,培养创造力
如,在二年级的一个节奏训练中有一组这样的节奏:
2/4 × × × |×· ×| × ×| ×-‖
在相约的“咚才”帮助下,学生很快掌握了,但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式下,并没有达到目的。所以我又让学生把这出于音乐的骨架再运用到音乐之中。在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学生A:我要把这组节奏运用到词句中。
春天的|太.阳|当空|照-;‖
学生B:我要用音符把它唱出来。
1 35|i. 6|5 3|1-‖
学生C:我要用雨声把它表现出来
唰 唰唰|唰,唰|唰唰I唰-‖
学生D:|我们的|祖·国|真美|丽-‖
学生E:|啦啦啦|啦·啦|啦啦J啦-‖
看!这就是自由探索的结果,这就是创新意识的体现。
二、引导探索,培养创造力
引导学生探索创造是主导(教师)与主体(学生)的充分体现。
人的思维有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课堂中有时需要把学生的思维集中起来。这时就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使他们具有集中思维。
发声练习是每节必练内容,学生往往对新生事物产生兴趣。对这些“老生常谈”会感到乏味,怎样才能改变呢?我是这样做的。
在进行2/4 1 2 3 4|5---|5 4 3 2 |1—‖
啦啦 啦啦啦 啦啦 啦啦啦
发声练习时我是这样引导的:
如何将这条发声曲唱得连贯圆滑呢?学生通过联想和视唱。有的学生就会想到用“圆滑线”,把它加在音符上。
2/4 12 34| 5--5 4 3 2 |1—‖
啦:::::: 啦:::::
这样一唱,情绪果然优美连贯丁。教师继续引导:如何才能使曲子变得活泼、跳跃呢?学生试着唱出跳跃的感觉,马上就有学生写了出来12 34|50| 32|10 ‖在每个音符上加入顿音记号;有的学生还采用了改变节奏的方法,加上了休止符1020 3040|50 0|
5040 3020|10 0 ‖
这样把学生的思维集中起来,按教师的设计意愿走,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才能。
三、即兴创作,培养创造力
歌词教学是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在以往的教学中,都是教师把德育内容绘声绘色地直接灌输给学生,使他们明白一些道理。这样时间久了,不仅会使学生厌烦,也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发展,造成“脑惰”的结果。与其这样,不如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挖掘教材中德育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感受讲出来。
如在讲第八册中《我的愿望》这首歌时,我引导学生即兴刨编,把自己美好的理想填人歌曲旋律中,并用自己的歌声表达出来。
原歌词:我有一个愿望|长大当个画家|画幅祖国的美景|挂在教室的墙上。
改编后:学生A:我有一个愿望|长大当个医生|救死扶伤做贡献|扫除人间的痛苦。
学生B:我有一个愿望|长大当名教师|用我渊博的知识|为祖国培养人才。
学生C:我有一个愿望|长大当个球星|努力拼搏和奋斗|为祖国争夺金牌。
学生不仅能马上创作出好歌词,而且能准确的唱出来,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即兴创作能力。
又如在学习第十一册《我们的田野》这首歌时,让学生以《我们的家乡》为题即兴描绘,更突出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原词: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无边的稻田|好像起伏的海面。改编词:学生A:我们的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的山和水吸引着多少游客|多少游客|我为能生存在这里而感到自豪。
学生B:我们的两江|可爱的两江|这里的人们勤劳而富有|勤劳而富有|我永远都爱我的家乡。
学生创作时,教师要注意激发和表扬,使学生敢于表现到善于表现,继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视唱曲谱和划拍法击掌法相结合
对于小学生来说,“划拍法”是最简单、最适用的,说它简单,是指在谱面上标明几拍就边唱边划几下,一目了然;说它实用,是指它像一把尺子,需要什么尺寸,就量什么尺寸,有助于提高视唱各种复杂节奏的准确性。例如:一小节以内的切分音,5 5 5;--拍之内的切分音66 1 2 3;附点四分音符6-5;附点八分音符5·6,用“划拍法”无论是八分音符,还是十六分音符,都能准确地唱出。
击掌法:“击掌法”锻炼孩子一拍一击,动手动脑,手脑并用。
如:× ×|× ×|× ×|×――|× ×|× ×|× ×|×…‖
小朋友们爱唱歌,越唱心里越快活。
用“划拍法”和“击掌法”解决乐谱中的节奏问题,有以下优势:
1.直观性强,不管高低年级的学生都会很快掌握节奏。
2.在集体场合,可以使节奏感差的学生迅速找到差距与其它同学“同步”。
3.经过“划拍一内心数拍”的学习程序,可以锻炼学生掌握各种复杂节奏的技能。
4.可以提高学生的指挥能力。
五、打击乐器进课堂、加律动进课堂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儿童对自己的感情、情绪、思想、意识有种本能的表现欲望,是一种自然的流露,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每一节音乐课都给学生表现的机会,通过打击乐器的运用,让他们在玩的气氛中掌握了技能,学会了知识,他们怎么会不喜欢上音乐课呢?而且即兴伴奏,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律动是动作的语言,它需要有一定的节奏感,学会歌曲后,让学生即兴表演或按指令做,加深学生对主旋律的理解,例如:在教小学音乐课本第二册《娃哈哈》时,如果让学生单纯地去听或唱。就不如把歌曲加上相应的表演,使孩子在唱的同时加上适当的律动,使学生对歌曲的节奏掌握了,而且对新疆的民族风格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生感到动脖子很好玩,在表演的同时,训练了节奏。日积月累,学生的节奏感也会不断提高。
经过几年的实践后,我认识到,音乐教学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首先应在思想上改变教学观念,除旧创新,接受新思想、新事物,还应在备课上多下功夫,挖掘一切可以发挥学生创造力的创思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出有利于提高学生创造力的新局面。
【作者简介】
隋重,本科学历,一级教师。重要荣誉:本文已收录到教育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