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堂初中生物课

2016-05-14 17:40张月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7期
关键词:生物课博拉花儿

张月

【摘 要】初中阶段学生活动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可见,课堂教学的设计都是借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活动中“做科学”,用亲身参与来体验知识的习得。因此课堂教学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吸引关注;讲学高效

我刚参加工作时,曾担任过某市高中高一生物教师,在高中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高中生物的学习与初中阶段的知识有着密切的衔接,我担任三个班级的生物教学工作,在这三个班级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很多初中阶段所涉及的知识点还要在讲授一遍,这样在无形之中就多出很多跨时空重复的工作,回到盘锦以后,我很荣幸的任教于盘锦市第二完全中学,因为有了那样一段高中的经历,回归到初中教学之后,我更加注重了在生物教学方面的工作。如何能让对生物不感兴趣的学生开始对生物感兴趣,原来感兴趣的学生更加感兴趣,这是我在教学中努力的方向,如何上好一堂初中生物课,我认为不仅仅要有一个教者的执着,还要有教法的引领,魏书生前辈所总结的三段六步教学模式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在三段六步合理的教学模式下,我不断地在教学中总结积累教学经验。

一、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关注,学生会对知识感兴趣而主动的去思考研究,比被动的教师强输硬灌,面面俱到强许多倍。在上《第三节 开花与结果》(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一课时,在北方正是10月末,还可以随处见到盛开的花儿,在课前我让各学习小组准备好一些花朵,在开始上课时,我就以“花儿”为主题做个小游戏,游戏要求如下:(1)每个小组找出自己组内的花儿与花儿之间的不同点;(2)小组间进行比较花儿与花儿的不同点。这虽然是个很简单的小游戏,但是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本节课的印象,可以让一些平时没有在意过花花草草的同学一个时间来关注这些植被,同时还可以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在这个小游戏结束时,我会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些果实(苹果、花生、花籽等等),让同学们思考他们手中的花儿与老师手中的果实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从而顺理成章的引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开花与结果》,最会还会把这些果实作为奖励发给在本节课上表现的好,知识掌握好的小组。2014年在上《病毒》(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 病毒)一课时,正是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的时期,国内外的新闻中几乎每日都会出现“埃博拉病毒”一词,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恐慌,在校园内的学生同样因为不知道什么是病毒,缺乏相应的辨识能力而感到害怕。就是借着这个时事危机,课前我在八年级学生中做了一份关于“面对西非埃博拉病毒你是否恐慌”的6名同学的随机视频调查,调查内容:(1)你听闻过埃博拉病毒吗?(2)你知道什么是病毒吗?(3)你是否恐惧埃博拉病毒?为什么?当上课的时候,我就把采访的视频播放给八年级的各个班级同学们,看完视频之后,老师给同学们几分钟的时间,说说他们的观点,在发言中,同学们自然分出了两组,A.恐慌组B.不恐慌组。同时病毒到底是什么,同学们并不清楚。就这样在同学们强大的求知欲下,一堂生动的生物课在不知不觉间度过啦!

二、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在讲《植物的生殖》(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一课时,对于植物的无性繁殖这一重点内容,如何能够让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的掌握并且理解知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那么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上就要更加的巧妙,在教材第7页有一个“课外实践”的学生课外环节,我把这个考验学生动手能力的环节搬到了课内来上,我的设计思路是,无性生殖的知识点多而且杂,因为学生年纪较小,他们大多动手能力较差,但是对于学习生物的热情却很强,如果教师给予充分的指导,那么同学们的动手操作是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的,所以我在课前准备了一定数量的薄荷苗,结合无性繁殖的知识点,小组合作进行扦插。注意事项如下:1.薄荷除了顶端最嫩的部分(大约4、5厘米)不要扦插外,其他部分都可以。(若扦插的枝条太嫩。同样也会影响成活。)2.将枝条剪成若干段,每段长度8至15厘米,保留4.5片叶子就可以了。3.注意安全(实验过程中会用到解剖剪等生物工具)。最后各小组将扦插好的薄荷苗挂上标签,写好小组号,过几日便可以根据薄荷扦插的成活率,评比出优秀小组。

类似这样的小组活动还有很多,例如在讲授《人的性别遗传》(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四节)一课时,第二个知识点“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是一个难理解的地方,如果简单的通过数据、理论讲解同学们很难理解,只能硬背,这就有些违背了我们新课标下的教学理念了。所以结合“模拟实验”小组合作完成数据统计。具体操作如下:1.黑围棋子代表含Y染色体的精子,白围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2.学生三人一组,先将10枚黑围棋子和10枚白围棋子放入一个子盒内中(表示精子),再将20枚白围棋子放入另一个子盒内(代表卵细胞)。3.小组内学生1负责从代表“精子”的盒子内随机取一枚棋子,学生2负责从代表“卵细胞”的盒子内随机取一枚棋子,学生3负责记录随机组合的结果。注意:每次纪录后将棋子放回去,摇晃均匀,共记录50次。4.全班统计各小组模拟纪录的结果。通过这样的一系列活动大大增强了同学们学习生物的热情,让同学们喜欢上生物课,期待上生物课,学好生物课。

想要上好一堂生物课,要准备和思考的还有很多很多,好的思路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份合理的教学设计既能够打动学生,又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达到教学相长,讲学高效。如何上好一堂生物课,我想这是每一位生物教育工作者一生的研究课题,用心的研究离不开课堂讲学的经验积累,我会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力争把每一节生物课都上的生动精彩。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完全中学)

猜你喜欢
生物课博拉花儿
高中生物课教学生活化探寻
生物课
春天的花儿
把“花儿”留下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
埃博拉病毒的生态学
实验室可“降伏”埃博拉
《花儿与少年》的搞笑瞬间
如何看埃博拉疫苗研发引发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