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云
专家名片:楼晓明
主任医师,现任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职业卫生所所长,浙江省预防医学会理事,地方病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环境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环境卫生标委会委员、省环保厅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库专家。
多年来致力于环境危险因素监测与人体健康关系研究。研究重点地区重点污染物系统性的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建立覆盖全省的水质监测网络;先后主持人群碘营养水平与甲状腺疾病研究、区域性雾霾成因和健康影响防控研究等2项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参与农村住宅卫生标准、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规范、集中式供水单位二氧化氯消毒设施卫生规范、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量卫生标准的制定。
你呼吸的每一口空气、喝的每一滴水、每天吃的盐……这些看似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有一个人时刻关注着,他就是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职业卫生所所长楼晓明。
见缝插针的采访时间,笔者带着一颗好奇心走进楼晓明的办公室,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问了一个最想知道的问题:浙江疾控中心环境与职业卫生所究竟是做什么的?
楼晓明笑着说,其实我们做的都是些平常的工作,都是从居民健康角度出发,“老百姓关心的健康热点,就是我们关注的问题。根据居民的健康诉求,监测环境中有害的物质,经过科学分析,整理出权威报告,报告政府职能部门。同时,也把健康信息传播给百姓。”
关注居民水龙头的每一滴水
水是生命之源。水质直接影响居民的健康,居民家里水龙头出来的每一滴水都让楼晓明和同事牵挂。
“环保部门管的是源头水,水务部门管的是水厂水质,而我们则密切关注着从水源到老百姓家里水龙头里出来的水对健康的影响。一旦发现问题,马上提供数据、报告给相关部门,一起查找原因,提出解决对策。”楼晓明告诉我们,浙江省疾控中心环境与职业卫生所一直致力于建立水质监测网络,长期监测全省的水质状况。网络建设从零做起,经过不断努力,目前,已经覆盖了全省全部城市,以及80%的农村乡镇。
有不少地区的水氟含量高,容易引起“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地区水质中氟元素过多,而使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居民经饮水等途径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以氟骨症和氟斑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又称为饮水型地方性氟病。
楼晓明介绍,1985年,浙江全省有33个县337个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针对高氟地区的全面监测,为水利部门的改水工作提供了明确依据。2013~2014年,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新对全省饮水型氟中毒情况进行筛查确认,发现还有15个县的75个村仍存在水质氟超标或改水工程非正常运行情况,于是专门写了调查报告给省政府。“报告递上去以后,分管卫生的郑继伟副省长和分管水利的黄旭明副省长高度重视,批示由“五水共治”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把水质有问题的地区添加到2015年改水名单。今年我们将再去那些地方监测,看看水质究竟有没有得到改善。”
除了长期的水质监测,如果一旦发生水质污染突发事件,楼晓明和同事们也会马上投入突发事件处理的工作小组中。2013年,杭州发生了自来水异味事件,一时间,引发市民纷纷抢购矿泉水。当时,浙江省疾控中心环境与职业卫生所配合环保、水务等部门,追踪异味的“真凶”。经过多轮专家综合论证,最终认定引起此次异味的主要物质是“邻叔丁基苯酚”,10家涉及该类物质的企业均采取停产停排等控制性措施。
保护青山绿水的技术卫士
现代生活里,我们有很多电子产品,也不断淘汰电子产品。那这些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后都去了哪?
浙江省有几个地方是这些废旧电子产品的集中拆解地。通过拆解把里面有用的金属、零件等收集转卖以获得经济利益,拆解业一度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但在这种随意无序的拆解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比如说废旧变压器拆解过程中,泄漏到环境中的绝缘油含有多氯联苯等有机污染物,它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具有很强的肝毒性、神经毒性和生殖毒性,会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人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会对健康产生很大的损害。
楼晓明告诉我们,这些污染物通过污染周边环境并经过食物链的途径在人体中蓄积。“对于电子拆解中产生的多氯联苯等污染物,我们已经进行了连续十多年的监测。记得当时去现场采样,需要采集鱼作为样本,但当地因为污染严重导致河道连鱼都很难生存。我们特地雇了当地渔夫费尽千辛万苦捕到了一些鲫鱼。”楼晓明说,按照正常规律,一般十条鱼中会有一条雄性鲫鱼,但被污染河道里的鱼,经过解剖分析,发现没有雄性鱼,只有一条双性鱼。这意味着,因为环境污染,水生动物发生了雌性化,如果人吃了这样的鱼,鱼当中的毒素就会在人体内不断蓄积。在当地人群人体的血液、脂肪组织、母乳以及新生儿的胎粪中都检出了这种物质。
类似调查中,不仅需要检测,还需要很多耐心的沟通和协调。比如为了检测血液中污染物的含量,要采集10ml的血液,很多父母往往不愿意自家孩子被抽血,楼晓明和同事就耐心跟他们解释。事实上,因为涉及到地方经济,还需要与当地政府积极沟通、协调,把监测的污染结果提供给他们,比如哪些被污染的土地不适合种植农作物,并帮助他们整顿无序拆解,提供规范操作、废弃物排放,形成工业园区。“相比前几年,现在的他们不会只看重眼前经济利益,会主动从大局考虑,青山绿水和GDP一样重要,这是很明显的进步。”楼晓明说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碘盐到底要不要吃
碘营养也是浙江省疾控中心职业与环境卫生所长期关注的项目。早在上世纪80年代普查时,浙江全省90个县(市、区)均为碘缺乏地区,共普查出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患者83万余人。这意味着每100个人中,就有2人是“大脖子病”,发病率非常高。
正是因为这样严峻的情况,1995年浙江施行全民食盐加碘策略。20多年过去了,大脖子病已经很少见了。2013年调查,浙江省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从1995年的14%下降到了5%,同时食盐加碘大大降低了智力障碍孩子的发生率。
近几年,不少人有疑惑:既然作为碘缺乏的大脖子病已经销声匿迹了,为什么还要吃加碘盐?而且浙江是沿海地区,海产品丰富,加碘盐的食用会不会导致碘过量?
有这些疑问的人,楼晓明经常能碰到。他告诉我们,浙江虽是沿海城市,但仍旧是碘缺乏地区,这是不会改变的。“至于碘到底需不需补,该怎么补,这其实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我们曾经去调查过淳安的一个贫困小学,那边的孩子普遍缺碘,但当地供应的都是合格碘盐。经过监测发现,因为人体碘的吸收和蛋白质摄入有很大关系,而贫困小学的学生普遍吃的都是咸菜馒头,蛋白质摄入含量远远不足。所以,我们就提出方案为孩子们每天增加鸡蛋、豆腐干等食物,一段时间后,孩子的碘吸收明显上升,缺碘情况也很快得到了改善。”
2012年,国家根据各地情况,调整加碘盐标准。根据实际情况,浙江确定食用碘盐含量为25毫克/千克。此后监测数据显示,调整标准后,人群尿碘水平处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适宜水平,不过孕妇存在缺碘的状况。
“智力发育需要碘,我的建议是孕妇和孩子必须补碘,同时可以适当多吃一点海带、紫菜这类含碘丰富的食物。”楼晓明表示,“至于其他成人,能获取碘的途径不外乎食用碘盐和食用海产品,可以根据自身健康需求来决定。总的来说,物质水平的提高,让我们对健康有了个性化的选择,碘的补充和摄入也选择根据不同地区、人群进行细分化。”
据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2000年至2009年的十年统计年报表明,十年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每年增长约16.32%,在女性癌症中是上升最快的癌种。对于碘盐,有些人甚至怀疑碘补过头引发了甲状腺疾病。
楼晓明表示,大数据研究表明目前尚没有证据表明补碘会引起甲状腺癌的高发。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一是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检查手段的先进,甲状腺癌的检出率提高了;二是装修材料等,环境污染的加重也可以引发甲状腺癌;三是过量辐射,比如经常做CT检查;四是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心理因素诱发。“碘元素是人体的调节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现在有些人听信一些错误的信息,盲目把一切问题都归结在补碘上是不科学的。”
楼晓明建议大家,现在提倡大家饮食要低盐低油,每天推荐每人的食盐摄入量为6克,按这个标准碘元素的摄入就不会超标。
雾霾到底有多大杀伤力
现在大家关心天气的同时,一定会关心空气质量。雾霾对健康到底有多大的杀伤力,目前专家尚不能给出数字化的结论,因为任何权威结论必须通过长期科学监测。两年前,浙江省疾控中心环境与职业卫生所开始监测雾霾。从刚开始全省只有2个市的监测点,到现在已经有8个市的监测点,2017年的雾霾监测工作将会覆盖全省所有地市。
楼晓明告诉我们,雾霾监测,除了对PM2.5的成分及污染特征进行分析之外,还需要统计各个急救中心数据、医院门诊和住院数据、疾控中心死因报告数据,还有对在校学生等特殊人群、以及社区人群因雾霾改变出行方式等,这一系列的数据汇总之后,才能分析出雾霾和人群健康的关系。
“雾霾是可以治理好的,这点我们都要有信心。在国家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同时保护好青山绿水,是我们大家要共同努力的事业。” 楼晓明最后这句话,给笔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正是因为有一群像他一样的公共卫生工作者,一直在默默无闻地努力着,老百姓的健康才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