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后夏直播花生单粒精播适宜密度研究

2016-05-14 19:41杨中旭李秋芝尹会会商娜李海涛李彤王士红张晗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覆膜密度花生

杨中旭 李秋芝 尹会会 商娜 李海涛 李彤 王士红 张晗

摘要:为明确麦后夏直播花生的最佳密度,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进行,其中主处理为垄作(LZ)和平作(PZ)两种种植方式,副处理为5个单粒精播密度[(19.5~25.5)万穴/hm2],对照采用双粒播种,密度为15.0万穴/hm2。垄作、平作均采用覆膜双行种植。结果表明,垄作的主茎高、侧枝长分别比平作高2.3、1.1 cm,两种种植方式的主茎高、侧枝长都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但是不同密度处理间的主茎高、侧枝长没有显著差异;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减少,垄作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分别比平作多0.7、0.6条;垄作单株果数比平作多1.1个、公斤果数少52.1个,两种种植方式单株果数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少、公斤果数随种植密度加大而呈增加趋势;垄作百果重、出米率分别比平作多31.3 g、高4.4个百分点,两种种植方式百果重、出米率随种植密度加大而降低;不同种植方式间荚果产量差异极显著,垄作平均荚果产量5 929.1 kg/hm2,比平作增产19.54%,同一种植方式不同密度处理间荚果产量也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两种种植方式均是T2(21.0万穴/ hm2)、T3(22.5万穴/hm2)密度处理产量居前2位,比对照增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本地区花生麦后夏直播垄作覆膜、平作覆膜种植的最适宜密度范围是(21.0~22.5)万穴/hm2,单粒精播最佳密度也为(21.0~22.5)万穴/hm2,最佳种植方式是垄作覆膜栽培。

关键词:花生;夏直播;单粒精播;密度;垄作;平作;覆膜

中图分类号:S565.204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6)07-0044-04

鲁西地区小麦套种花生两熟制栽培历史悠久,常年麦套花生种植面积4×104 hm2以上。但由于麦套花生很难提高播种质量,出现不易全苗、易形成高脚苗、不便于小麦机械收获和花生机械播种等问题,近几年发展受到一定限制[1]。对此我们从改革花生种植模式入手,变麦套为麦后直播,破解前者出现的问题,实现小麦收获和花生整地、播种、施肥、收获全程机械化,省时省工,最终达到小麦、花生两熟区粮油双增产增效。

花生单粒精播是一项新的增产栽培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2]。甄志高等[3]报道,种植密度对花生群体产量有显著影响,密度过大或过小均对合理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不利,影响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发展,最终造成花生群体产量不高。研究表明,春播花生、麦套花生种植模式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植株主茎高、侧枝长逐渐降低,分枝数逐渐减少,花生单株果数、百果重、双仁率和饱果率逐渐降低;花生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现抛物线趋势,花生单粒种植不同群体密度荚果产量效应明显[1,4,5,11,12]。万书波等[6]报道,套种花生的套期和密度对花生产量影响显著,密度效应大于套期,密度是花生高产的关键。程增书等[7]研究表明,随密度提高,花生单株结果数和果重呈降低趋势,但群体生产力的增加量明显超过单株生产力下降量的总和,因而荚果单产呈增加趋势。以上花生种植密度研究,都是春播花生、麦套花生等种植模式下开展的试验,有关麦后夏直播花生单粒精播的种植密度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试验对此予以研究,以期为确定麦后夏直播花生适宜种植密度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品种

花生品种为花育25号。

1.2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4-2015年在山东省高唐县梁村镇进行。试验地为砂壤土,地势平坦,地力均匀,土壤肥力中等。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垄作(LZ)和平作(PZ) 种植两种方式;副处理设6个种植密度,即T1:19.5万穴/hm2,T2:21.0万穴/hm2,T3:22.5万穴/hm2,T4:24.0万穴/hm2,T5:25.5万穴/hm2,以上均为单粒穴播,T6:15.0万穴/hm2,双粒穴播(CK)。小区面积34 m2,重复3次。垄作采用高畦覆膜双行种植,垄距85 cm,垄高10~15 cm,垄顶宽55 cm,行距30 cm;平作采用覆膜双行种植,垄距85 cm。

1.3试验方法

于6月12日播种,播种前小麦地进行灭茬、旋耕,播种后浇水。主茎高达35 cm时进行化控,防止植株徒长或倒伏。及时防治病虫害。10月15日前收获。

成熟时从各小区随机取有代表性植株10株,测定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单株果数、公斤果数、百果重和出米率。以小区为单位测产,实收花生荚果晒干后称重并换算成公顷产量。

1.4数据处理

数据显著性检验采用DPS v7.05软件,多重比较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密度处理对花生生育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两种种植方式不同密度处理主茎高变化范围较大,垄作(LZ)在42.5~48.6 cm之间,平作(PZ)在39.6~46.9 cm之间,主茎高都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高,但各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垄作比平作高2.3 cm;垄作(LZ)侧枝长的变化范围在44.5~50.3 cm之间,平作(PZ)侧枝长的变化范围在42.2~50.5 cm之间,侧枝长都随密度增大而增加,但各密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由表1可以看出,垄作(LZ)总分枝数在8.5~11.3个之间,有效分枝数在6.8~9.7个之间,两者均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减少;平作(PZ)总分枝数在7.2~10.6个之间,有效分枝数在6.2~9.1个之间,变化趋势与垄作(LZ)相同。

以上分析看出,垄作比平作的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分别多2.3、1.1 cm、0.7、0.6条,说明垄作比平作花生营养生长较快,地下根系丰富,利于搭好花生丰产架子。

2.2不同密度处理对花生产量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垄作不同密度处理间单株果数变化范围为14.8~16.8个,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少,但T1~T4密度处理的单株果数比对照增加0.1~1.5个;公斤果数在516.5~550.5个,随种植密度加大呈增加趋势。平作不同密度处理间单株果数变化范围为13.2~16.2个,随种植密度加大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公斤果数变化范围为568.5~599.3个,随种植密度加大呈增加趋势。垄作单株果数、公斤果数比平作分别多1.1个、少52.1个,说明垄作比平作有利于夏直播花生多结果、结饱果。

垄作不同密度处理间百果重变化范围为239.8~269.6 g,随种植密度加大呈降低趋势;出米率变化范围较小,为70.8%~73.2%。平作的百果重为206.5~236.9 g,随密度加大呈降低趋势;出米率变化范围为66.1%~70.4%,随种植密度加大呈降低趋势。垄作百果重、出米率比平作分别多31.3 g、高4.4个百分点,说明垄作比平作利于夏直播花生荚果增重、提高出米率。

由表2、表3可以看出,垄作(LZ)不同密度间的荚果产量分别比平作(PZ)高出:T1(16.9%)、T2(20.2%)、T3(15.7%)、T4(15.9%)、T5(27.6%)、T6(21.9%),垄作平均荚果产量为5 929.1 kg/hm2,比平作增产19.5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同一种植方式不同密度间荚果产量差异显著,垄作(LZ)不同密度间的荚果产量依次为T2>T3>T6>T4>T5>T1;平作(PZ)不同密度间的荚果产量依次为:T3>T2>T4>T6>T1>T5。两种种植方式均是T2、T3产量居密度处理的前2位,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种植密度间荚果产量T2、T3比对照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T4比对照减产不显著,T1、T5比对照减产达到极显著水平。籽仁产量的变化趋势和荚果产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综上,在本地区麦后夏直播花生种植模式下,垄作覆膜、平作覆膜种植最适宜密度范围是(21.0~22.5)万穴/hm2,垄作比平作增产效果极显著。麦后夏直播花生单粒精播适宜密度也为(21.0~22.5)万穴/hm2。

3结论

不同种植方式荚果产量差异极显著,同一种植方式不同密度间荚果产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较对照T6(15.0万穴/hm2,双粒穴播)增产的密度范围在T2(21.0万穴/hm2 )~T3(22.5万穴/hm2)之间。鲁西地区花生夏直播垄作覆膜栽培可解决生长季节短、光热不足问题,垄作覆膜不仅可增加花生地温,而且可改善土壤结构,利于花生根系和荚果发育,是夏直播花生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鲁西地区作为山东省重要的花生产区,夏直播垄作覆膜栽培可以实现机械化,垄作、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喷除草剂、覆膜等作业可一次性完成,不但省工省时,而且能提高播种质量。

花生单粒精播可比常规双粒穴播节约种子20%~30%,大大节约生产成本。通过创建健壮个体、构建合理群体进而获得单位面积高产。综上,麦田夏直播花生垄作单粒精播密度以(21.0~22.5)万穴/hm2为宜,可作为本区域花生增产增效种植的重点推广技术。

参考文献:

[1]陈华,杨海棠,白桂芳,等. 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品种郑花5号产量的影响[J]. 陕西农业科学,2008(1):5-6.

[2]李安东,任卫国,王才斌,等. 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栽培生育特点及配套技术研究[J]. 花生学报,2004,33(2):17-22.

[3]甄志高,王晓林,段莹,等. 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2):90-91.

[4]吴国梁,崔秀珍. 麦套花生密矮栽培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3,19(6):117-119.

[5]葛再伟,杨丽英. 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生育及产量的影响[J]. 花生学报,2002, 31(3):33-35.

[6]万书波,王才斌,赵品绩,等. 麦套花生套期与密度优化配置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4):57-58.

[7]程增书,徐桂真,王延兵,等. 播期和密度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190-193.

[8]吴继华,王伟,张秀云. 河南麦套花生可持续发展思路与技术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2008(1):22-25.

[9]穆洪海,孙明军,阎明升,等. 花生单粒播种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7):101-102.

[10]王才斌,成波,郑亚萍,等. 高产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花生产量、产量性状及冠层特征的影响[J]. 花生科技,1999(1):12-14.

[11]王才斌,成波,迟玉程,等. 高产花生单粒植群体密度研究[J]. 花生科技,1996(3):17-19.

[12]郑亚萍,徐婷婷,郑永美,等. 不同种植模式的花生单粒精播密度研究[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2,8(2):82-84.

[13]宋伟,赵长星,王月福,等. 不同种植方式对花生田间小气候效应和产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1,31(23):7188-7195.

[14]张富厚,王黎明,郑跃进,等. 不同种植密度对亚有限大豆主要性状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06(12):44-50.

[15]陈国平,王荣焕,赵久然. 玉米高产田的产量结构模式及关键因素分析[J]. 玉米科学,2009,17(4):89-93.

[16]张俊,王铭伦,于旸,等. 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群体透光率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10(10):52-54.

[17]高飞,翟志席,王铭伦. 密度对夏直播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9):320-323.

[18]Giayetto O,Cerioni G A,Amín M S. 不同行距下两个花生品种的水分利用,生长发育和荚果产量(英文)[J]. 花生学报,2005,34(2):5-13.

[19]郑亚萍,王才斌,成波,等. 不同品种类型花生精播肥料与密度的产量效应及优化配置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25(1):201-205.

[20]郭峰,万书波,王才斌,等. 不同类型花生单粒精播生长发育、光合性质的比较研究[J]. 花生学报,2008,37(4):18-21.

猜你喜欢
覆膜密度花生
玉米秋覆膜技术要点
不同覆膜时期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论玉米覆膜高产栽培
多少堆花生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密度”练习
密度的应用趣谈
密度的不变性与可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