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晓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粮食行业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粮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高涨,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这些都对传统粮食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也带来了新动力新机遇。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新常态,正确分析粮食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粮食行业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促改革、谋创新、求突破,切实增强粮食流通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十三五”是全面破解粮食供求阶段性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期。从供求总量看,近年来国内外粮食生产连获丰收,消费疲软不振,供求整体宽松。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16年全球谷物产量、库存量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分别达到25.3亿吨、6.4亿吨。国内粮食生产实现历史罕见的“十二连增”,近三年产量连续保持在1.2万亿斤以上,2015年达到12428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较高水平。综合分析,“十三五”前期国内外粮食供求形势仍将延续总体宽松的格局。从品种结构看,我国小麦供求基本平衡,玉米和稻谷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特别是一些低端品种销路不畅,大豆产需缺口继续扩大。同时,近两年低价大麦、高粱、木薯干、DDGS等玉米替代品进口激增,2015年高达750亿斤,加上各种渠道进口的低价大米不断增加,使得国内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今年开始,国家将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但效果显现还需要一个过程,品种结构矛盾短期内难以有根本性改变。从市场价格看,当前国内粮食价格处于全球“高地”,呈现产区与销区、原粮与成品粮、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三个倒挂”的局面。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国内市场已连续41个月呈现“稻强米弱”“麦强粉弱”状态,2015年底小麦、大米、玉米三大谷物国内外价差每吨分别为771元、745元、790元。近年来,国家启动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将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上述这些因素,与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和国内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矛盾交织叠加、相互影响,使得粮食供求形势和市场走势更加错综复杂。
破解粮食供求阶段性结构性难题,关键是要积极稳妥化解供给侧和需求侧不对称矛盾,既要引导培育新的消费需求,又要着力增加有效供给,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供求平衡,同时还要防止调整过度导致个别品种供求失衡、价格大幅波动。要建立健全促进粮食供求平衡的长效机制,打破粮食“多了少了、少了多了”的历史怪圈,增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十三五”是全面推进粮食流通能力现代化的攻坚期。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区域差异明显,自然灾害多发,及时有效保障城乡居民粮食供应、保持粮食市场总体稳定,始终是粮食流通工作的基本职责和首要任务。随着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粮食生产进一步向核心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粮食区域之间、季节之间不平衡的矛盾更趋突出,保证军需民食、应急救灾和市场稳定的难度将继续加大。只有建设更高水平的粮食收储供应保障体系,实现快速反应、科学调度、精准调控,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而当前粮食流通各环节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突出表现为物流成本高,信息化发展滞后,流通效率较低;粮食质量快速检验能力不足,污染粮食处置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粮食应急保障水平不高,全天候快速响应能力较弱等。这些问题制约了粮食资源快速集散、高效配送、顺畅流通,是粮食流通能力现代化建设亟待突破的瓶颈障碍,也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十三五”时期,必须加快实施“粮安工程”,尽快适应粮食资源在全国范围内跨区域、长距离、大规模、高效率流通的新要求,加快打通粮食物流主通道,加强粮食物流重要节点建设,大力提升粮食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粮食应急能力,纵深推进粮食流通能力现代化建设。
“十三五”是全面释放粮食产业经济活力的转型期。粮食的公共物品和一般商品双重属性,决定了粮食行业客观地肩负着配置资源保安全、发展产业活经济两大使命。一方面,我们肩负着保供应、惠民生、兜底线的职责,必须抓好收储、管住储备、稳定市场;另一方面,我们肩负着活流通、扩内需、稳增长的重任,必须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两个方面构成粮食行业发展并行推进的“两个车轮”,相辅相成,互为支撑。
长期以来,受发展阶段、政策体制、外部环境影响,粮食流通工作的着力点主要放在抓收购、保供应、稳市场上,粮食加工转化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导致收储与加工脱节,产业发展不协调,初级加工产能过剩,优质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滞后。另一方面,新一轮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已经启动,粮食收储体制机制将随之发生根本性变革,国有粮食企业“收原粮、管原粮、卖原粮”的经营模式将难以为继,必须通过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求生存谋发展。当前,我国粮食产能稳定在较高水平,粮食库存充足,粮食安全基础较为牢固,加之农业经营方式深刻变革,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加速推进,城镇化步伐加快,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粮油产品需求快速增加,为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从粮食流通环节看,粮食加工转化一头连着收储,一头连着销售,是整个流通链条的枢纽,不仅是粮食供求的“调节器”,更是粮食企业提质增效的“推进器”。因此,必须在切实抓好粮食收储、管住管好政府储备的同时,以粮食加工转化为引擎,以全产业链模式为路径,大力推动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加速实现粮食行业转型升级。
“十三五”是全面促进国内与国际粮食市场深度融合的机遇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纵深推进,国内外粮食市场的关联度越来越强,特别是近几年国际粮食形势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更加直接。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这将对全球经济和贸易产生深远影响。今后一个时期,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加快推进,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国内外粮食市场的加速融合已成必然。如何有效防范化解国际风险的冲击,加快形成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关系,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与现实考验,我们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深入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求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又要积极有效地利用好国际市场、国际资源;既要着眼于遵循粮食供求自身规律,保护好国内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利益,又要放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履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的大国使命,以更宽广的胸襟和更开放的视野主动融入国际市场;既要积极研究“引进来”,又要着力推进“走出去”,找准融入全球粮食市场的结合点,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同时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更多贡献。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十三五”时期的粮食流通工作,必须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理念”为统领,总体推进“五大体系”建设。
坚持以创新发展理念推进粮食流通各项改革,着力打造运行规范、稳健管用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体系。要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完善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加快完善粮食收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防止过度干预市场;改革完善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管理体制,确保政府粮食储备安全可靠;加快粮食科技体制和人才体制改革创新,激发行业内外“双创”活力;大力加强法治粮食建设,深入推进依法治粮。
坚持以协调发展理念激发粮食产业经济活力,着力打造链条完整、效益良好的粮食产业经济体系。要充分发挥粮食加工转化引擎作用,培育“产购储加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模式,把粮食产业发展放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通盘谋划,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淘汰落后加工产能,发展优质精深加工产能;促进粮食副产物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化粮食企业发展模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速资源、资金、资产集聚,形成一批辐射范围大、带动能力强的粮食产业集群。
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粮食流通能力现代化建设,着力打造运转高效、生态环保的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要以“粮安工程”建设为抓手,打通粮食物流通道,提高粮食流通效率;配套建设一批综合性粮食加工物流园区,实现生产链、供应链、服务链有机衔接;推广生态节能技术应用,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储粮和节粮减损;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秸秆、稻壳等资源,培育与粮食副产物、行业设施资源密切关联的新兴产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粮食行业,全力提升粮食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粮食部门调控监管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坚持以开放发展理念拓展粮食行业发展空间,着力打造开放包容、互惠共赢的粮食流通产业国际合作体系。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促进国内粮食流通产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粮食精深加工产品和粮食仓储设施、机械设备、储粮技术“走出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开展多种形式的跨国经营,实现多层次、宽领域合作共赢;积极参与国际粮食标准和贸易规则制定,增强维护全球粮食安全的话语权。
坚持以共享发展理念促进粮食供给侧结构调整,着力打造体现全面小康特征、惠及城乡居民的优质健康粮油产品供应体系。积极引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优质粮油品种,实现优质优价,帮助粮农持续增收;提供品种丰富、质量安全、营养健康的粮油产品,满足城乡居民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需求;扩大“放心粮油”覆盖面,积极发展主食产业化;打赢行业精准扶贫攻坚战,切实保障贫困人口和困难群体口粮需要,增强种粮农民和城乡居民的现实获得感。
当前,要围绕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五个体系”建设的要求,把编制和实施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作为一项承前启后的重要工作来落实。要认真贯彻“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抓住粮食流通能力现代化、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粮食行业信息化“三个重点”,搞好行业规划与国家规划、地方规划、“粮安工程”建设规划“三个衔接”,确保规划的战略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切实发挥行业发展规划的引领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