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安 王艳娜
注重课堂观察,是听评课的主要手段。而打造高效课堂则需要注意课堂提问的技巧。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对所提出的问题谈出自己的看法,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双边活动。我认为课堂提问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材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一方面,在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也能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另一方面,毕竟中学生的思想还不太成熟,需要一个很好的组织者来促进其学习,且中学生普遍存在一种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就是比较优秀的学生也存在着“思维的惰性”,而教师的提问,可以体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把握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以教师的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课堂提问的技巧
(一)抓住契机,设置矛盾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如《我不是一个好儿子》一文,开篇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不是一个好儿子?文章从哪些方面写出我不是一个好儿子?这一番提问,能激发学生对本文学习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
(二)因人因文而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因人而异就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对文本产生兴趣,在思考中逐步提高阅读和思考能力。教师要抓住一个关键问题打开一个决口,让知识的水流奔涌而出,以提升学生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要能真正地吃透教材,才能找到关键问题的所在,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叫“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在讲解《祝福》这一课时,有教师为抓住关键问题这样提问:“如果我们把祥林嫂的悲惨遭遇画成十幅图,你能否给十幅图各起一个标题?”我认为这样设计还是比较合理的,因为这样,一下就把祥林嫂一生整理了一下,为后面分析作了一个充分的准备。
(三)难易适度,注意科学性
提问前,教师既要熟悉教材,又要熟悉提出的问题既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又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的。过难或过易的问题都会使人失去兴趣。如:讲授《雷雨》时,教师把一个概括性的问题喜剧的冲突,分解成具体可行的几个小问题,几个人物之间的冲突,让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频率恰当,节奏和谐
目前的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着这样两种现象:高频率和高节奏的提问;低频率和低节奏的提问。高频率和高节奏的提问表现在:教师的提问一个接着一个,密不透缝,搞得学生穷于应付。这种高频率的提问节奏,形成了师生一问一答的情景,教师追求的只是结果而不是思维过程,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思维等能力的发展,而且容易造成学生大脑的疲劳。时间久了,学生会感到厌倦。与此相反,低频率和低节奏的提问表现在:教师只提一两个问题。问题提出之后,教师便只是站在前面,间或有些评价性的语言或任由学生发言。按说,学生多说是好事,但若给人一种教师游离之外的感觉,便算不上好事了。以上两种节奏的课,都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一种过紧,一种过缓,不仅缺少错落之美、和谐之美,而且都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提问的密度虽无绝对的标准,但有基本的准则。从学生认知心理发展规律来看,年级越高,教师提问的密度应逐步降低,主要应减少低思维度的提问,保留有思维深度的提问。以课型特点为例,教读课的课堂提问多于自读课,文言文教学多于现代文教学。
课堂提问是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并做出回答的信息双向交流。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获得一定的教学反馈信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所做出的总结、评价或指导使学生对自己的理解认识获得一定的反馈信息,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并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课文去进行判断推理,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因此,提问既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又有助于学生智力和表达能力的锻炼,既提高了教学效果,又完成了教学任务。
王新安,王艳娜,语文教师,现居山东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