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杀“毒跑道”生存土壤

2016-05-14 19:40张涨
浙江人大 2016年7期
关键词:塑胶跑道有害物质国标

张涨

近来,“毒跑道”事件在全国各地频频发生,让家长揪心不已。但据央视报道,最吊诡的地方在于尽管全国有多达15个城市的学校牵涉其中,但引发舆论关注的疑似“毒跑道”,绝大部分检测结果竟是“符合国家标准”。有业内人士指出,实际上我国塑胶跑道的国家标准不仅没有强制性,其检测指标也很不全面,除了缺少对氯化物、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的规定外,还对在炎热、暴晒等实际使用过程中跑道上方的空气质量关注不够。

国家标准的制定最根本的红线是护卫公众的身体健康。在“毒跑道”屡屡侵害青少年健康之时,这一标准与时俱进、主动更新显得尤为必要。实际上,深圳上月已开始实施该市制定的新标准,将检测范围从现行国标中的7种有害物质扩大到15种。

然而,若把为“毒跑道”“杀毒”的希望仅仅寄托在国标的更新上,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可能还是过于乐观了。“毒跑道”之所以能大大方方地进入校园,是从生产到招投标到施工到验收等各个环节全链条的失守。若不做好过程控制,仅仅以结果导向关注是不是符合新国标,也许会杜绝一部分问题跑道,但也可能让一些过程问题隐藏得更深。

比如在生产环节,许多小型作坊往往没有资质和技术,但却能堂而皇之中标,与招投标“唯低价是取”的错误理念有关——正是报价越低越易中标的魔咒,行业自律一步步瓦解。而在施工过程中,鱼龙混杂的施工队伍甚至为了降低成本大量添加苯类等有毒物质;验收环节,长期以来多半只是“走形式”,只要“平整”“视觉效果好”,就基本会通过。这种“基本靠眼”的验收方法,如何能把好工程质量的最后一关!

可见,要从根源上扼杀“毒跑道”的生存土壤,国标更新当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过程控制,确保跑道的生产、施工、招标、验收都在一个可控的框架内进行。同时,尽快厘清各个部门的监管责任,确保各负其责,让各个“把关人”打起十二分精神,不再让“毒跑道”有机可乘。

猜你喜欢
塑胶跑道有害物质国标
聚氨酯橡胶合成材料塑胶跑道的耐老化性能分析
凝心聚力,共同迎接“新国标”时代
麦冬中外源性有害物质的分析
车辆碰撞预警系统有望进入国标
中小学塑胶跑道“新国标”立项公示
我国将加强汽车有害物质管理
塑胶跑道真的有毒吗
“毒跑道”谁之过
山西老陈醋有了新国标 10月1日实施
拟发布有毒有害物质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