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来库车王的历史沧桑

2016-05-14 14:36周轩
丝绸之路 2016年7期
关键词:乾隆帝库车爱玛

周轩

在库车老城区,有一座典型的维吾尔风格的建筑群。大、小王府东西相邻,坐南朝北,排列而建:大殿富丽堂皇,蜡像栩栩如生,厢房亭台,雕梁画栋,大门上方匾额书“库车世袭回部亲王府”。

清代,我国因称伊斯兰教为回教,所以将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称为“回回”,将维吾尔人称为“回人”或“回子”,将维吾尔人聚居的新疆天山以南地区称为“回部”或“回疆” (今称南疆)。

库车处于南疆东部,为古代龟兹国故地,清人祁韵士《西域释地》称“库车犹言胡同”,即指其西通阿克苏、乌什、喀什噶尔(今喀什)、英吉沙、叶尔羌(今莎车)、和阗(今和田)的重要地理位置。这里历史悠久,文物众多,音乐歌舞最负盛名,还有200年来从鄂对开始的11代维吾尔库车王公的历史沧桑。

第一代库车王鄂对的人生起伏

鄂对,世居库车的维吾尔族人,继祖、父之后为阿奇木伯克(首领)。在准噶尔蒙古统治时期,与大、小和卓一同被胁徙伊犁并扣留为人质。乾隆二十年五月,清军平定伊犁,他们得以摆脱准噶尔的控制,表示归顺清朝。大和卓布拉尼敦在清军的护送下返回南疆,在争夺统治权的斗争中取胜。而留在伊犁的小和卓霍集占则参加了阿睦尔撒纳的叛乱,后来也率众逃回南疆,大、小和卓兄弟成为新的统治者。新疆的和卓家族都自诩为伊斯兰教创始人默罕默德女儿的后裔,其实都是为了抬高身份的自我标榜。

乾隆帝原想利用大、小和卓的影响去招抚维吾尔群众,和平统一南疆。大和卓布拉尼敦认识利害,但小和卓霍集占过高估计清军进兵的困难,以怨报德,杀害前往招抚的清军副都统阿敏道,发动反清叛乱。鄂对曾随清军征剿阿睦尔撒纳的叛乱,不肯附和大、小和卓叛乱,霍集占将鄂对的两儿一女三人手脚捆绑着从城头上抛掷,活活摔死在城下。残暴行径,令人发指,鄂对当然要坚定地站在清朝这边。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统一天山以南的战争是从库车开始的。库车是南疆要隘,乃兵家必争之地。乾隆二十三年a758,鄂对从征大、小和卓,授散秩大臣,晋内大臣,官秩从二品,赐孔雀翎。他熟悉地形,出谋划策,清军六月首战托和鼐(今库车县牙哈乡托克乃村),取得杀敌2400人的胜利。接下来的战事却颇多曲折,小和卓霍集占在惨败后,率领800人进入库车城。此时如能擒获霍集占,南疆可不战而定。但是,清军统帅雅尔哈善颟顸无能,措置失当。他见库车城坚固,用炮轰击无效,改用地道攻城,敌人掘一横沟,水淹火攻,使数百名清军被淹毙、烧死。鄂对进言:“霍集占困守孤城,粮尽援绝,必将突围。请在城西鄂根河水浅处,及通向戈壁的北山口,各埋伏兵1000人,则可擒获霍集占。”但雅尔哈善不予理会。霍集占果然乘夜率400骑向西突围,防守西门的副都统领队大臣顺德讷不敢发兵,竟然放纵霍集占涉河逃去。

到八月底,清军以8000人围城数月,仅得一座空城,乾隆帝极为愤懑,以劳师糜饷、安坐纵敌的罪名将雅尔哈善一干人等就地正法。对鄂对的尽心效力给予嘉奖鼓励。

九月,阿克苏城归降后,鄂对被授为该城阿奇木伯克。随后奉定边将军兆惠之命,与侍卫噶布舒等率百余清军前往招服和阗。自十月起,兆惠攻打小和卓巢穴叶尔羌的3000人马被困黑水营,霍集占还派人马攻打和阗。

乾隆二十四年初,援兵赶到,黑水解围,兆惠即派遣官兵救援,和阗也得以解围。鄂对以奋力固守和阗有功,封辅国公。后随兆惠等追歼大、小和卓至帕米尔山中的伊西洱库尔淖尔,与众伯克等执旗大呼招降万余人。事平,携降众归喀什噶尔,晋固山贝子。乾隆二十五年奉旨进京,晋贝勒品级,召见于正大光明殿,行饮于丰泽园,厚加赏赐,被列为清朝平定西域紫光阁前五十功臣之三十一,乾隆帝为其画像亲笔赞辞:“贝子鄂对:平伊犁时,归顺勤王。回部杰出,其心允良。往谕和阗,被围三月。共噶布舒,全守卓越。”以其归顺较早并有军功,调任南疆重镇叶尔羌为阿奇木伯克,即主管民事的最高地方官员。

当时,从阿克苏到叶尔羌,都有人觊觎伯克官职,诋毁鄂对嗜饮暴躁不称职,但这并未动摇乾隆帝对鄂对的信任,更令其爵位世袭罔替。

鄂对之妻热依木值得提及。史载,库车失陷时她落入敌手,小和卓霍集占见她美貌能干,欲纳之。她坚决不从,设法逃脱。清军平定南疆,以阿克苏为大本营,她积极组织支前,提供布裘、马匹。南疆平定后,她与儿子鄂斯满住在库车。乾隆三十年春,因为乌什办事大臣索诚与阿奇木伯克阿布都拉贪婪残暴,激起民众反抗,素诚畏惧自杀,阿布都拉被打死。热依木担心丈夫所在的叶尔羌受“乌什事变”影响而出现骚乱,向库车办事大臣请示后,兼程五日赶到叶尔羌,向大、小伯克晓以大义,陈明利害,收缴武器,遣散马匹,保持了社会稳定。为此,《青史稿·列女四》专门记载“鄂对妻热依木”。

乾隆四十三年三月,鄂对病故。乾隆帝四月十八日批示:“朕心深为悯恻,著加恩由该处赏给银三百两,其贝勒职衔,即令伊子鄂斯满承袭。”(《;青高宗实录》卷105)

鄂对顺应清朝统一西域的历史潮流,做出了名垂史册的贡献,同时也开创了库车王200年的家业,生享富贵,死亦哀荣。但是他没有想到,一桩玉石案竞使他晚节不保,身败名裂。

叶尔羌办事大臣高朴奏请以鄂对之子鄂斯满接任父职。乾隆帝认为,父子相继世职,与唐时藩镇无异,为防微杜渐,将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色提巴尔第调至叶尔羌,以鄂斯满调赴喀什噶尔。

半年后,乾隆帝接到南疆大臣永贵的参劾奏折,叶尔羌阿奇木伯克色提巴尔第控告高朴与鄂对在叶尔羌盗采走私玉石。

叶尔羌东南400余里的密尔岱山(在今叶城县东南,属昆仑山的一部分,自古就是和阗大玉的主要产地。乾隆帝统一新疆之初,为防民间私采,下令将该山封闭,在山口安设关卡一处。高朴把生财之道瞄向了密尔岱山。他利用乾隆帝对他的信任,以严防维吾尔人涉险营私为名,奏请隔年开采,获得乾隆帝的批准。如今,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里陈列的《大禹治水图》玉山就是这一时期开采的玉料。

高朴在为皇家采玉的同时,私自役使3000余名维吾尔民工,外加鄂对等凑派的200人,进山采玉,然后命手下人伙通奸商潜赴内地苏州、扬州一带售卖,牟取暴利。采玉山高路险,性命难保,冰天雪地,饥寒交迫,百姓怨声载道。乾隆帝感到“乌什事变”就要重演了,自是怒不可遏。

乾隆帝说:“高朴虽系恶棍,但鄂对之前即有偷采玉石之事,进而伙同高朴干起偷贩玉石的勾当。”十月十六日,乾隆帝痛斥鄂对“实昧良负恩,伊若尚在,亦当正法。伊子鄂斯满所袭贝勒职衔,著传谕永贵,传旨革去”(《清高宗实录》卷。虽然鄂对以罪追削,但乾隆帝考虑到鄂斯满与玉石案无涉,仍留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之任。

自乾隆到光绪年间,鄂对后人分别被清朝任用为南疆各城伯克,在反对大、小和卓后裔煽乱、维护新疆稳定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库车王府的展览中介绍的第一代库车王是鄂对,第二代是鄂斯满,第三代是迈哈默特鄂三,第四代是迈哈默特鄂对,第五代是他提力克,第六代是伊萨克,第七代是爱玛特,第八代是阿密特,第九代是玛木特,第十代是买买提明,第十一代是买合甫孜,第十二代是达吾提。

清末新疆布政使王树柑在民国年间主持纂修《清史稿》,其“藩部世袭表三”中,列举了鄂对、鄂斯满、迈哈默特鄂三、迈哈默特鄂对、伊萨克、爱玛特、阿密特、玛木特共八位库车王,缺少展览中介绍的第五代他提力克、第十代买买提明、第十一代买合甫孜、第十二代达吾提。

《库车县志》(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库车回王世系”介绍的库车王依次有鄂对、鄂斯满、迈哈默特鄂三、他提力克、伊萨克、爱玛特、阿密特、玛木特、买买提明、买合甫孜、达吾提共11位。在迈哈默特鄂三之后,缺少迈哈默特鄂对。

新疆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疆通志·人物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记载的库车王名录,分别为鄂对、鄂斯满、迈哈默特鄂三、迈哈默特、迈哈默特鄂对、伊萨克、爱玛特、阿密特、玛木特、买卖的敏卸买买提明,共10位。在迈哈玛特鄂三与迈哈默特鄂对之间,多出一个展览中没有介绍的迈哈默特,另外还缺三位。

关于库车王记载的这些分歧,引发我们略作钩沉。

第二代库车王鄂斯满(鄂对长子)

乾隆二十三年,鄂斯满被任命为库车阿奇木伯克。二十四年,由于鄂对奋力固守和阗有功,鄂斯满由参赞大臣推荐授三品职,积极备办军粮。二十五年,随父朝觐。三十年,

“乌什事变”发生,他收缴军械,使库车平安无事。三十三年入朝,受命在紫禁城乾清门行走,次年授二等台吉,调阿克苏阿奇木伯克。四十三年,袭贝勒品级,调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后因玉石案受父亲牵连,被革去贝勒,由两眼孔雀翎变为单眼孔雀翎,降为散秩大臣。后以抒诚效力,四十八年,加恩世袭罔替,以示优待。

当年,大、小和卓败逃巴达克山(今阿富汗东巴达克山)被杀。小和卓霍集占无子,大和卓布拉尼敦三个儿子被交付清朝,而幼子萨木萨克藏匿于中亚浩罕,“上悯其无知,诏免捕诛”(《钦定外藩蒙古回部表传》。乾隆帝没有想到,他的这一决定竞造成无穷后患。

四十九年,已长大成人的萨木萨克派人到喀什噶尔乞求财物,与布鲁特散秩大臣阿其睦之弟额穆尔等私通。鄂斯满得知后,及时向喀什噶尔办事大臣保成报告。阿其睦为其弟额穆尔摆脱重罪,竟诬告鄂斯满通敌同谋。乾隆帝命将阿其睦押解进京,审讯得实,表彰鄂斯满实心办事,始终奋勉,加恩晋封固山贝子,以示嘉奖。

五十三年初,鄂斯满进京朝觐期间,因病卒于京邸。乾隆帝谕旨:“鄂斯满所遗散秩大臣世爵,即施恩令伊子迈哈默特鄂三承袭。至固山贝子爵,系朕特恩赏给,虽非世袭,但鄂斯满效力年久,所有固山贝子爵,亦施恩令伊子迈哈默特鄂三承袭,以示朕抚恤回仆之至意。”(《钦定外藩蒙古回部表传》

第三代库车王迈哈默特鄂三(斯满长子)

乾隆五十三年a788正月六日谕:“前次瞻觐来京之库车四品伊什罕伯克阿克伯克在途病故,所遗员缺,俟鄂斯满之子迈哈默特鄂三到库车时,即将伊补放。”《清高宗实录》卷是年,袭散秩大臣,特恩兼袭固山贝子。

随着清朝国势由盛转衰,嘉庆二十五年、道光四年、道光五年,逃匿中亚浩罕的大和卓布拉尼敦之孙张格尔屡次到喀什噶尔边卡骚扰煽乱。

道光元年三月十八日谕旨:“伊犁将军庆祥上奏在张格尔滋事时,迈哈默特鄂三及其子迈哈默特鄂对捐办马匹棉衣,照料官兵,清予嘉奖。”

道光四年七月十三日谕旨:“赏故叶尔羌阿奇木伯克贝子迈哈默特鄂三,银二百两”《渭宣宗实录》卷70。

第四代库车王迈哈默特鄂对(迈哈默特鄂三之子)

嘉庆二十年十二月十八日谕旨:“以叶尔羌阿奇木伯克贝子迈哈默特鄂三子迈哈默特鄂对帮办军需出力,赏戴花翎。” (《消仁宗实录》卷314)

道光四年九月十日谕旨:“以故叶尔羌阿奇木伯克散秩大臣贝子迈哈默特鄂三子迈哈默特鄂对袭爵。” (清宣宗实录》卷73)

由此可见,迈哈默特鄂三与迈哈默特鄂对是父子关系。《新疆通志·人物志》说其承袭“不久病故”,在他们之间多出一个迈哈默特,显系错误。

道光六年三月,张格尔再次滋事,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庆祥派遣迈哈默特鄂对等人效力前线。张格尔在浩罕支持下,煽惑起大规模叛乱,相继攻下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占据南疆西四城。庆祥为首的清朝官兵及内地贸易商人,全部死难。

在此期间,迈哈默特鄂对亦落入敌手,后通过贿赂获释。八月,道光帝就迈哈默特鄂对从喀什噶尔潜伏阿克苏,下旨查处,如有通敌情节,宣示正法。九月传旨,念其祖父勋劳,迈哈默特鄂对被革去贝子,妥为拘禁,释放后派往军营,作为前锋带路,颇知愧奋。道光帝以其为忠良后裔,并非甘心从逆,加恩免其治罪,同时要求严加管束,不准录用,所袭爵位,由其子伊萨克承袭。

第五代库车王伊萨克(买哈默特鄂对之子)

道光六年八月,皇帝在下旨查处迈哈默特鄂对之时,嘉奖其子伊萨克自请出征忠诚,命其承袭贝子,接管阿奇木事务。九月又下旨:“伊萨克自带兵随营效力以来,认真出力,现复带领回兵,赴阿哈雅尔访获从逆之玉子巴什等三十余名,并捐马220余匹,矛100多件,实属急公,伊萨克前已赏加二品顶带,并令承袭贝子世职,著再加恩赏给白玉搬指一个、白玉鼻烟壶一个、大荷包一对、小荷包两个,以示优奖。” (《宣宗实录》卷106)

七年十月,赏伊萨克双眼花翎。八年四月,清朝以伊萨克积极参与平定张格尔叛乱,诸事奋勉,实心出力,忠勤可嘉,加恩晋封为郡王。七月又因其颇具忠诚,其才实属可用,特以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加恩作为该处帮办大臣。

八年正月,道光帝批准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武隆阿奏请,伊萨克著加恩除每年应领养廉普尔钱外,再加赏普尔钱10串。

九年十二月谕内阁,伊萨克所封郡王,著加恩世袭罔替。十一年七月,道光帝以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扎隆阿参奏伊萨克勾结谋逆,查明尽属虚诬,革职斩监候。伊萨克仍留军功王爵,驻京当差,次子迈玛特随带进京。得知伊萨克资费困难,道光帝特意加恩准其照年班伯克入觐之例,沿途给予驿骑,以示体恤。十二年底,命郡王伊萨克在紫禁城内骑马,十三年正月,赏郡王伊萨克三眼花翎。

十四年十一月,“谕内阁,伊萨克前在军营著有劳绩,兹来京当差已阅数年,该郡王年逾六旬,在京患病,自系不习水土,著加恩驰驿即回本处调养,以示体恤,病痊后由库车办事大臣奏明,再行赏给差使。”(《清宣宗实录》卷260

二十二年十一月,“命库车办事大臣扎拉芬泰往奠故回子郡王伊萨克茶酒,赏银五百两,以其子头等台吉阿克苏三品阿奇木伯克爱玛特袭爵。” (《清宣宗实录》卷384

第六代库车王爱玛特(伊萨克长子)

道光五年底,叶尔羌五品伯克贝子衔公迈玛特、爱玛特与来自西域各地10余名年班伯克,于京城神武门外瞻觐,随至北海阅冰技。

八年正月,伊萨克晋封郡王,其子阿克苏阿奇木爱玛特充乾清门侍卫行走。十一年七月,以其父伊萨克被诬辨白,爱玛特仍回阿克苏阿奇木伯克之任。二十二年袭爵。

二十五年二月底,林则徐勘地到此,在《乙巳日记》中记载:“阿克苏之阿奇木伯克郡王爱玛特在此设毡帐迎谒。渠乃依萨克之长子,依萨克以平张格尔功封郡王,故后爱玛特袭封。然回人虽有封爵,仍归各城办事大臣管辖,故谒见之礼甚恭。”二十八年二月,爱玛特以捐办回疆军需,赏戴双眼花翎。

咸丰三年正月,因爱玛特于所属护卫、阿浑挟势婪赃,毫无觉察退出乾清门,革去阿奇木伯克但仍留王爵,发交伊犁将军差遣。

六年四月,以阿克苏采办铜厂出力,赏回子郡王爱玛特等各一级。

十一年六月,喀什噶尔被叛匪滋扰,郡王爱玛特在南路咽喉阿克苏组织修筑城垣,挑挖濠沟,建修栅门,将供支应用各项设法预备。

同治三年春,渭干河水利工地举行反清起事,攻入库车城,杀死清朝派驻官员。他们在群龙无首时,急需物色领导人,首先找到藏匿在库车克库木巴孜的爱玛特,并以死相逼。维吾尔史学家毛拉木沙·塞拉米在《伊米德史》记载,爱玛特看到来势汹汹,要求洗个澡,换个衣服,然后说:“我们家族好几辈人为大汗效劳,得到了官位、财富、水和土地。我自己也好几次觐见过大汗。我们祖辈吃的都是大汗的盐,享受大汗给的荣华富贵。现在无论如何,我也不能对给过我盐吃的大汗翻脸。虽然大汗是一位异教徒,我也要信守诺言,我不做你们的首领。我已经70多岁了,再也没有奢望和追求了。”话语看似平淡,实是有情有理,义正辞严。说罢,他自己走下深坑,当即被乱石活埋。后来,又被安葬在克库木巴孜。

第七代库车王阿密特(爱玛特之子)

咸丰八年六月,清廷以办理阿克苏粮台出力,赏阿奇木伯克阿密特双眼花翎。

光绪九年五月,阿密特袭爵,十年闰五月谕内阁,理藩院奏新袭库车回子郡王阿密特,因墓署待修,遗榇待葬,请领恤赏银两,并恳借支廉俸。著照所请,即由巡抚刘锦棠就近照数给发,并准其借支三年俸银,以示体恤。

二十年二月,清廷“赏库车回子郡王阿米特戴三眼花翎”(《清德宗实录》卷335)。库车回部郡王阿密特由京返回,十一月行抵兰州,因病身故,十二月发谕:“殊堪悯恻,所有该郡王借支俸银一千两,著加恩免其扣还,灵柩回牧时,并著沿途地方官妥为料照,应袭之爵,该衙门照例办理。”(《;青德宗实录》卷356)

第八代库车王玛木特(阿密特之子)

光绪二十一年九月,玛木特袭爵,三十四年卒,其子买买提明承袭。

第九代库车王买买提明(玛木特之子)

买买提明承袭后,就赶上了年班朝觐。宣统三年九月二十日,此时距辛亥“武昌起义”刚过去几天,清廷就新疆巡抚袁大化电告“库车回郡王买买的敏年班进京,行至哲密,电称闻陕道不通,恐乏车支应,难以前行”

(《宣统政纪》卷63。为此下令暂缓。随着清朝不久灭亡,库车王结束了百年来的进京朝觐。买买提明于1913年晋封为亲王。

鉴于“十月革命”后,乌什别迭里山口常有白俄人潜入,新疆省长杨增新特别委任买买提明协防乌什边务。1923年,买买提明去世。

第十代库车王买合甫孜(买买提明之至)

买买提明无亲子,抚养其侄买合甫孜,并将亲生女儿嫁与买合甫孜为妻。买买提明去世后,由买合甫孜承袭王位。

《库车县志》记载,买合甫孜于1933年参加“南疆事变”,被霍加尼亚孜任命为师长,1937年被新疆督办盛世才逮捕,1941年死于省监狱。

应当指出,1933年的“南疆事变”,成立了短命的分裂政权“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霍加尼亚孜出任伪总统,任命买合甫孜为师长,他走的是与祖先鄂对及后人完全背离的绝路,完全不能代表以鄂对为代表的库车王维护祖国统一的主流。末代库车王达吾提

末代库车王达吾提的坎坷人生

《库车县志》记载,买合甫孜亦无亲子,1942年,盛世才命库车县长韩云程从回王后裔中选一近亲承袭,库车宗教界领袖和社会名流在清真大寺集会,议决买合甫孜三弟之子达吾提为亲王继承人,并上报省府,盛世才下批文同意,并调达吾提赴省城迪化(今乌鲁木齐)学习。达吾提在14岁时被立为库车王,人称“巴郎子(男孩)王”。1944年,盛世才调离新疆,次年达吾提回库车担任银行副行长。吴忠信接任新疆省主席,接受达吾提诉状,退还了盛世没收的田地、王府和资产。

1946年7月1日,新疆省联合政府成立之日,国民政府特派国民党元老、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一行亲临庆祝大会,并到各地慰问。散曲家卢前以《西域词纪》108首记其始末。

卢前一行见达吾提时,他已19岁,当选新疆省参议员。

达吾提在解放前夕积极参加青年进步活动,有人动员他外逃,他坚决留下来。1949年9月25~26日,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新疆省主席包尔汉先后通电起义。达吾提闻讯,第一个将五星红旗挂在了库车县银行门口。解放后,达吾提担任库车、沙雅、新和三县中心银行行长,县政府翻译等职务。

新疆土地改革运动开始后,达吾提的人生再次发生转折。他被诬告与国民党有情报来往,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复查改判为7年。在监狱里,他学会了建筑工的技能。1958年刑满释放后,在农机修造厂当厂长兼技术员。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达吾提再次被免职并被扣上“反革命”的帽子,到一区(今乌恰镇)接受劳动改造。一次晒玉米时,他从屋顶上摔下来,不得已,由亲人护送到乌鲁木齐治疗。一个月后,他打着绷带、吊着胳膊、拄着拐杖回来,又被安排去捡粪。

1979年底,达吾提终于得到了平反,摘掉了戴在头上20多年的“历史反革命”帽子,他为此泪流满面。

次年,达吾提恢复干部身份,被安排在县文管所工作。1984年,当选为库车县政协副主席,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尽力奔波,还成为库车王府的形象大使。

库车王200年来的历史沧桑,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从清朝、民国到今天,库车王家族的命运与整个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库车王家族的历史,是新疆与祖国密不可分的历史缩影:库车王家族对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贡献,是不能被忘却的一段历史。

猜你喜欢
乾隆帝库车爱玛
爱玛
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命运解读
新疆库车大馕
皇帝偷枣
清代西苑三海楹联研究
保险起见
清乾隆后期饬禁剧曲策略的调整及撤局问题——兼谈乾隆帝对戏曲的真实态度
库车山前带高陡盐下构造三维采集技术及效果
乾隆帝御用藏密瑜伽修行寶典《究竟定》編譯背景考*——附論乾隆帝的藏傳佛教信仰
《爱玛》书中的完美配偶形象
——奈特利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