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陶瓷雕塑装饰的神韵

2016-05-14 13:21毛录贵
佛山陶瓷 2016年7期
关键词:神韵佛教

毛录贵

摘 要:佛教在古代就由印度传入中国,无论是宗教文化还是宗教建筑,都被中国文化同化,尤其是佛教的陶瓷雕塑艺术。本文首先分析了佛教陶瓷文化的特点,即具有发源地的文化特色、民族性以及神秘色彩。继而,文章从佛教陶瓷雕塑装饰表现美的方式、对中西方文化的继承以及其神秘色彩三方面分析了上述三个特点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佛教;陶瓷雕塑装饰;神韵

1 引言

陶瓷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产物,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中国陶瓷的发展融入了佛教的韵味。

2 佛教陶瓷雕塑装饰的特点

2.1 含有发源地的文化特色

众所周知,佛教的发源地是印度,自然,佛教文化带着印度的地方特色。在传入中国之后,虽然会根据不同的时代特征以及各个时期的审美差异,风格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是依然不能完全去除佛教文化中渗透的印度文化特色。佛教传入我国后,兴建的一些佛教建筑和其中的陶瓷雕塑装饰也无不与之相关。我国北方地区的大多数佛教建筑——寺庙,如河南省的龙门石窟、山西省大同的云冈石窟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些佛教的建筑和雕塑虽然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熏陶,淡化了发源地文化对其的影响,但是并没有完全消失。

2.2 具有民族性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佛教传入我国后开始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印度佛教刚刚传入中国时,带着浓厚的印度文化色彩:以性的刺激、女性的体态、大幅度动作最为明显,这一切与中华文化不相符。在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后,佛教文化在当地开始发生改变,服饰特点转变为了雍容华贵、宽衣博带,女性体态特征也开始转变为温柔内敛,这也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典型的士大夫阶层的审美特点。进入唐朝之后,人们的审美又发生变化,以丰满健壮、雍容华贵为美,这些世俗化的审美观也在当时的佛教陶瓷雕塑装饰中得以体现。将男性雄伟庄严与女性慈祥温柔的特征融合到一起,再加上中华文化中特有的人情味和亲切感,利用工匠的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法,创造出了中国艺术的佳作。

2.3 具有宗教的神秘色彩

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对许多现象无法解释,人们把这些都归结于神,带有一些神秘的特征。当然,在佛教领域也是如此。在佛教的雕塑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与现实相关但是却与现实不完全相符的现象,这是佛教神秘特征的具体体现。如闻名中外的四川乐山大佛,高71 m,头部长17.4 m,身长7 m,这是人们对神仙的一种高大形象的假想,更是我国人民对富足生活的一种向往。人们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神佛的庇佑,认为只要虔诚地供奉神佛就会有安宁、富足的生活,佛教在当时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3 仪表美和心灵美在佛教陶瓷雕塑装饰中的体现

3.1 仪表美在佛教陶瓷雕塑装饰中的体现

仪表美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识一个人、一个事物都是从他们的仪表美开始的。在上文中我们提及,佛教的陶瓷雕塑装饰由刚刚传入时体现形体特征转变为宽衣博带的清秀相,我国最具有民族特点的文化就是含蓄美,所以在体现仪表美时,由形体特征转向了衣着特征,宽衣博带正是我国当时的衣着风格,这是中国当时文化背景下仪表美的具体体现。这样既体现出了我国民族的大气,同时也将含蓄美体现了出来。直至现在,许多寺庙中的僧人也依然穿衣袖宽大的衣服。

3.2 心灵美在佛教陶瓷雕塑装饰中的体现

在上文中我们分析了仪表美,但是比仪表美更重要的是心灵美。心灵美,是所有美的核心。在佛教文化中,忌杀生,许多佛教信徒都不吃荤食,这是他们对生命的一种尊重。茹毛饮血是在人类文明没有开化情况下的一种生活习性,当人类文明开始发展,尤其佛教文化开始发展时,人们开始注重“美”。不仅衣着上体现的仪表美,更重要的是心灵美。因此,在佛教文化中主张人们吃素食,也是让人们怀着善良的心去对待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对生活中的琐事释怀。此外,心灵美也可以通过仪表美体现出来。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了著名的佛教雕像—四川乐山大佛,他面部和蔼可亲,体现出了佛家思想中的良善。其实,不单是这一座佛像如此,大部分佛教的雕塑都有这样的特点。

4 雕塑中的中西方文化传承

4.1 传统陶瓷雕塑中的因素

陶瓷雕塑是我国古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生动、直接的特点贯穿了整个古代陶瓷雕塑艺术史。虽然受到材料和技术的制约,但是在各个时期都发展出了不同的手法和表现形式。

在汉代,陶瓷艺术注重姿态生动传神、造型优美,这在汉代的陶俑中得以体现。这种审美的出现表明了当时的陶瓷雕塑装饰已经不仅仅是体现自然状态,更加入了人们的思想、感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在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工匠们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制作陶瓷雕塑的过程,通过陶瓷艺术来表达感情与思想。东方文化艺术以线条美为特征表现,即“骨法用笔”,它喜欢从审美的方向进行艺术创作,追求一种似与不似之间的感受,西方文化艺术则不然。

4.2 佛教文化带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传入中国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首先对人们思想产生冲击。人们的思想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创作的方式和风格也随之发生改变。本文主要论述佛教文化背景下的陶瓷雕塑装饰艺术,而佛教文化本身就带有西方文化艺术的特点,因此在佛教陶瓷雕塑装饰中自然就会有西方文化艺术的特点。西方文化艺术是真实的再现,注重体现物质的形象、体积和质感。与东方文化艺术线条的表现方式相比,的确有很多不同之处。自秦朝开始,佛教文化传入之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佛像雕塑的风格与之前纯粹的中国民族特色的陶俑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空间和体积上,这也说明了中国的艺术和审美开始发生变化,有了西方文化艺术的影子。

5 佛教陶瓷雕塑具有神秘色彩的原因分析

上文中提及,古人很难通过科学的方式来解释一些社会现象,如把月食当作是“天狗吃月亮”。要想让一种思想、一种文化进入人们的生活,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以其神秘的色彩去吸引人。而在佛教文化中,佛教雕塑直接、形象,自然就带有许多神秘色彩。中西方文化有许多不同,西方文化的很多方面并不能被完全理解,再加上传播者自身将一些事实夸大、改编去吸引人,更无形中增加了事物的神秘感。

另外,随着中国文化艺术发展,雕塑已经逐渐成为了理想的化身。理想中的事物并不存在,大多数是靠想象,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最后形成的雕塑各有不同,这也是佛教雕塑装饰神秘特征形成的一个原因。

参考文献

[1] 林政国.论佛教造像陶瓷雕塑的神韵[J].佛山陶瓷,2015,05.

[2] 郑金勤.德化瓷雕塑:中国文化与佛教融合的绚丽奇葩[J].东方收藏,2010,11.

[3] 龙鹰.无迹而神--论佛文化与陶瓷艺术的融合[J].陶瓷研究,2008,01.

猜你喜欢
神韵佛教
清远冲淡 神韵天然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神韵只是一种风格
佛教艺术
徐日昇的中国佛教观
敦煌佛教疑僞經疑難字詞考釋
墨舞神韵
石榴:秀美东方神韵
瓦子街,读不完的神韵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