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童言无忌,起码的教养还是要有的

2016-05-14 15:43姚兰
祝你幸福·最家长 2016年8期
关键词:界限喇叭评判

姚兰

上周末带女儿在公园玩,坐在长椅上休息,走过来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儿,挤在我旁边坐下。过了几秒钟,他冲我大嚷:“阿姨,你屁股太大,挤得我都没地方坐啦!”人听得真真切切。我瞪着他,羞愧难当,却无言以对。人家孩子说得没错,我是屁股大,这是不争的事实;况且出自一个孩子之口,我又能怎样?

这时,男孩的妈妈走过来,没有丝毫歉意,只是敷衍地说了句:“童言无忌、童言无忌。”就兀自拉着孩子走开了。如果说刚才我是三条黑线都不足以形容的尴尬,而此时却是五辆消防车也灭不掉的怒火。

如我所遭遇的场景,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人们也大多以“童言无忌”淡然处之,草草收场。如果是三四岁的孩子,我必不与其计较,这时候的孩子对语言的掌控能力差,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没概念。但七八岁了,再“童言无忌”恐怕就不太合适了。

听过这样一个笑话:办公室午休时间,同事和领导聊天,他孩子也在。

领导说:“抽烟对健康不好,会得肺癌啊。我爸以前抽烟就很凶,现在决定戒烟。”

同事说:“您父亲能决定戒烟还真是明智,尤其对老年人来说,健康最重要。”

那习惯了“童言无忌”模式的孩子说:“那你爸是得肺癌了吗?我们家XXX亲戚就是得肺癌死的……”

这类的“童言无忌”带来的不仅是当事人的尴尬,让人家笑话孩子缺乏教养,更会影响日后孩子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个人浅见,要破童言无忌,有三个法宝。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学会体谅和尊重

同理心,就是把自己摆在对方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体验、理解他人的感受。换位思考,去体谅、尊重,这也是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孩子在说话前就能预判:我这样说,是不是会让别人难堪、难过?如果是,那我就不这么说,而不会有不经大脑就夺口而出的“无忌童言”。这并不是教孩子圆滑、世故,而是教孩子最基本的礼貌。

当孩子们第一次遇到残障人士的时候,大多会马上做出反应,问:“为什么那个叔叔只有一只胳膊/一条腿?”这时,我们要先跟孩子说:“等一下妈妈/爸爸会给你解释。”

事后,我们要耐心跟孩子说明:“这些身体上有些不一样的人们,生活上本来就有很多不便,如果我们在大家面前指出这些身体上的残缺,他们会更加难过。所以,我们最好不要去说、不要去指,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你换牙的时候,也不喜欢别人指着你说‘豁牙佬,对不对?”

换位思考的教育从孩子小时候就要开始,并且抓住生活中的每个机会进行。

我曾经在小区的游乐区看到一对四五岁的龙凤胎在打架。哥哥一巴掌打在妹妹头上,把妹妹打哭了,妹妹又打向哥哥,哥哥也哭了,却跑向妈妈告状。妈妈问哥哥:“妹妹打你疼不疼?”哥哥使劲点头。妈妈又问:“那你打妹妹的时候,妹妹疼不疼?”哥哥抽泣着想了一下,又点了点头。妈妈接着问:“那你以后还打妹妹吗?”哥哥摇头,主动跟妹妹和好了。这位妈妈就是在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教给孩子同理心。

培养孩子的“界限感”:教会孩子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界限感”分为两个层次,初级层次是保护自我,高级层次则是尊重不同。

保护自我:有些孩子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过于热情,尤其喜欢炫耀自己所知道的事情,把自己的名字、学校、住址、家里人叫什么和盘托出,一旦遇到心怀不轨的人,这个时候的“童言无忌”就是件很危险的事情了。

尊重不同:法国心理专家卡特琳娜·朱赛尔门曾说:当一个人有清晰的界限感,他/她会意识到每个个体是不同的,并尊重这种不同。

有界限感的人不会妄议别人的胖瘦黑白,也不会强迫别人与自己观点一致。可惜的是,这个层次的界限感很难培养,因为很多家长本身都缺乏这种界限感。如果你每天在家里说东家长西家短,对别人品头论足,又怎能阻止孩子有样学样,对和自己不同的人做出各种“童言无忌”的评论呢?

有一次,同事A(一位年轻的小姑娘)见到了同事B四岁的孩子,觉得很可爱,就逗他:“你真可爱,阿姨很喜欢你,你喜不喜欢阿姨啊?”没想到孩子回答说:“不喜欢,妈妈说你老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一看就不是正经女人。”

从此这两位同事“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你能怪孩子“童言无忌”吗?要解决这种类型的童言无忌,首先是家长自己要有界限感,不要在孩子面前肆意评价别人。

正能量

有一天,我在餐厅吃饭。旁边那桌的妈妈让服务员倒杯温水,结果服务员倒的水太烫,孩子摸了一下玻璃杯就冲着服务员嚷起来:“你想烫死我啊!”服务员一脸尴尬,正想解释什么,旁边的妈妈开始抱怨:“你怎么回事?不是告诉你要温水了吗?为什么倒开水给我们……”那高八度的音调和不依不饶的语气,跟孩子说的话如出一辙。

其实,如果这位妈妈心平气和地说:“这水有点烫,麻烦重新倒杯温水。”事情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然而她选择了用充满负能量的语言先发泄一通情绪,再来寻求问题解决。

情绪先行,这是很多成人的语言表达习惯,却不知道这种表达方式很快会被孩子效仿。这种情绪先行的“童言无忌”,多半是父母的不良示范造成的。

如何引导?

多跟孩子进行正向的语言交流,尽量避免使用负面的评判型语句。比如,同样是看到一只脏脏的流浪猫,你可以跟孩子说:“这只小猫看来需要洗个澡”,而不是“这只小猫怎么这么脏啊?快离它远点!”前者可以激起孩子的同情心,而后者却带着负能量的评判色彩。

有人可能会说:这么说话太累人了,说句话还得想半天……那其实可以退而求其次,多描述,少评判。比如说“这辆车的喇叭声音真响啊”是描述,而“那个司机随便按喇叭太讨厌了”则是评判。你并不知道司机为什么按喇叭,可能是前面有车突然想要变道但没有发现跟后车离得太近了,不得不按喇叭。而你在不掌握准确信息的时候,就一口咬定司机“随便”按喇叭,判定其“太讨厌”,孩子难免会有样学样,随意地从负面的角度解读他人的行为。

我们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用自己的逻辑和语言描述出他/她眼中的世界,成人不要把自己的主观评判过多进行灌输,而成为孩子的思维和语言习惯。

也许你觉得这是小题大作,但是我见过太多例子,都是家长负能量满满,什么事都能引发其负面评论,后来看到他们的孩子,才上小学,就已经是负能量超标,俨然一“小愤青”了。孩子的模仿能力之强,超乎我们想象,作为家长,在孩子面前说话还是应该谨慎点好,避免负能量地传染。

猜你喜欢
界限喇叭评判
交流与评判
界限
间隙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破次元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我们班的“大喇叭”
承诺是跨越时间界限的恒久
喇叭盗窃案
诗歌评判与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