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聪
2月14—16日,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在BBC2频道播出。这部纪录片分为《回家》《团圆》《欢庆》3集,是迄今为止国外媒体对中国春节文化最大规模、最深入的一次纪录。该片由5名主持人,以直播类节目的形式,讲述发生在中国广袤土地上的春节故事和丰富多彩的春节习俗。
扑面而来的中国温情,满画面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影,让外国人目瞪口呆的“高冷”科技,让大胡子主持人停不了筷子的年夜饭,当然,还有那句网友不服气的“辣条是中国25岁以下年轻人最喜欢的零食”……当我们不再容易为春节而感动,英国人却找到了我们的泪点与笑点。
关注春运 英国人走进北京西站调度室
中国人眼中的春节,在英国人眼里到底是什么?
为了描摹好中国人的春节,BBC电视台这回费了大功夫,总共三小时的节目,5位主持人却几乎绕着中国跑了一整圈。
在哈尔滨,他们记录下世界上最大冰雕公园的制作过程,而这里,在春节前后会迎来大批游客;为了烟花,他们走到河北蔚县,记录下拥有500年历史、用烧化的铁水在天空中营造出绚烂美景的打树花;在云南,他们去寻找堪称猴年吉祥物的“滇金丝猴”,去中国最大的花卉市场竞拍玫瑰;在贵州,他们探寻“饺子就酒,越喝越有”中白酒的来历……
而关注春节,就意味着必须得关注“春运”,其实,国内曾经也有不少聚焦春运的纪录片,但这一次,英国人并没有将目光聚焦在春运的“挤”和“难”中,在“中国每年必将经历的最大迁徙”等寥寥数语之后,将镜头指向北京西站调度室,中国观众也得以看到,“春运”期间客流量最大的交通枢纽,是如何运作、管理每一条线路的。
春节是团聚。在北京春运的大军中,英国人震惊于眼前的人们要花费31个小时才能回到家乡;在首都机场,他们见证9年未能回家的游子,与患病的年迈父亲紧紧相拥;在广东肇庆,他们见证在风雨中行路几小时的摩托车夫妻,拥挤在取暖器前烤火……英国人感叹不已:“人们跨越万水千山,去跟家人相逢。”
描写美食 英国人赢在幽默与“馋”
就算是描摹中国人日常所见的小吃甚至零食,英国人的表现也让人意外——看过知乎论坛上最火的帖子“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菜”吗?《中国新年》似乎就是这则帖子的“影音版”。
比如,英国人看到什么吃的都能情不自已,两个大胡子主持人在肇庆摩托车队歇脚的中转站,竟然被一碗姜粥打动,而原因只是,“天哪,这里头还有肉!”姜粥如此,那遇到火锅,他俩就更是吃得放不下筷子。还有,普通人家年夜饭上的饺子,多半也都进了他俩的肚子。
而这两个人吃起街头小食品来也是不亦乐乎,鱿鱼丝?太好吃!泡椒鸡爪?超爱!辣条?网友说,永远忘不了这两个大胡子边吃辣条边舔手,还拉上全中国青年给辣条“加持”的场景,节目中说,“要知道,这辣条是中国25岁以下年轻人最喜爱的零食,(辣条)市场每年估价大约是500亿。”
聚焦传统 英国人泪点与笑点频出
春节是中国几千年流传的风俗。春节期间不能打扫房屋,因此节前要大扫除;春联要用毛笔写,字字间要求平仄相对;年夜饭上要有鱼,寓意“年年有余”;饺子是元宝,意味着“越吃越有”;包括3岁孩子在内的男性们节前要剃头,因为“正月剃头死舅舅”;1979年出生的主持人知道了自己属羊,也知道在中国本命年可能意味着badluck,而中国人面对它的“神秘法术”,就是穿红,不过女主持人也很苦恼,“哪个女孩穿上这样的(红)内裤,会觉得幸运呢?”
春节还是传承,英国人以为打树花的传承人会在挥舞滚烫的铁水前穿上“石棉防护服”、“护目镜”和“头盔”,没想到他只穿上了一件祖传的羊皮背心和一顶草帽,凭借“这套我见过最易燃的护具”,站在了铁水火花的风暴眼中。
春节是什么?每个中国人都能给出自己的答案。“爆竹声中一岁除”,春节的民俗、春节的意义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已经编织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命经纬里。对于世界上其他的文化族群而言,春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是全球1/6的人群共同享有的节日,更是一个有意思又有意味的文化符号。
摒弃宏大叙事 纪录片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在纪录片里,我们看到了各个行业、各个地域的中国人:零下30摄氏度用冰雪修建“长城”的中国人,在北京新发地菜市场售卖年货的中国人,在香港黄大仙祠为新年祈福的中国人……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每一个故事背后,观众看到了中国式家庭以及背后的家庭观、人生观乃至价值观。
无论海外游子还是进城务工的新市民,无论乘飞机还是骑摩托车,他们不远万里、日夜兼程,为的是在除夕与家人吃上一餐团圆饭,这是中国人的家庭观;为帮助南来北往的回乡人顺利踏上归途,“小红帽”放弃了自己与家人团圆的机会,这是中国人的人生观;非遗传承人每次都穿上祖父的防护服,为了原汁原味地展示老手艺“打树花”,一个家族14代人的理想都在这片刻的绚烂中绽放,这是中国人的价值观……文艺创作是意义的聚合和价值观的表达。纪录片所讲述的中国故事,埋藏着春节绵延数千年青春依旧的秘密,埋藏着当代中国人的情感密码,埋藏着独特却又与世界共鸣的东方价值:欢乐、和谐、共享、祈福、纳祥。
这里的春节,洋溢着民间烟火气。春节是国家的节日、民族的节日,但归根结底是人民的节日。
纪录片中的5位主持人带着观众去寻找和解读春节,汇成不同视角,从而发现春节的“广阔”:“中国新年期间通过陆路交通出行的总人数是令人瞠目的32亿人次,其中很多人都是从北京出发的。”“打造如此大规模的节日(如哈尔滨冰雕节)意味着需要耗费1380万个灯泡、23万米的电缆。”“到2030年,将有10亿人口居住在城市之中”。
纪录片创作者们站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以“第三者”的视角去观察和采撷,由此形成一幅缤纷多彩的画卷,这画卷的底色便是浓浓的民间烟火气。它提示观众,春节的生命力在民间,它是人人参与的节日,它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和日常生活中。纪录片摒弃了宏大叙事,回归民间和生活,所瞄准和展现的正是那些中国人熟悉又陌生的日常叙事,以及背后的浓郁情感。这种贴近地面的真实感,使纪录片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这些英国人的惊奇发现,都是被年轻中国人慢慢忽视的。因此,《中国新年》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拥有了别样意义,有网友说自己笑过之后又多次“泪目”,“画面各种美,几次被感动到流泪。”还有人决定“洗心革面”,“所以,明年春节会是什么时候?”
生动的现场直播 引发外国观众共鸣
中国春节的故事,为什么能让英国观众读懂并且受到感染?除了节日本身的文化魅力之外,还在于纪录片创作团队的精心营造。日本纪录片大师小川绅介有句名言:要是你觉得你的纪录片做得不够好,肯定是你靠得不够近。
《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的好,在于其对中国春节接近零距离的观察。节目采取“直播”的方式,播放内容在当日录制完成后,经剪辑润色,延迟几日后播出。由于拍摄至放送时间间隔很短,可以使观众获得观看现场直播的生动感,这几乎让英国观众与中国观众同步度过猴年春节。
再者,节目中的5位主持人,担当的是体验者的角色,从而零距离地参与不同地域和人群的春节。他们坐在中国人年夜饭的饭桌旁,走进正在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后台,加入城市返乡摩托队伍的大军。零下30摄氏度的气温,面对人声鼎沸的庙会,喝下60度白酒的瞬间……正是这些身临其境的感受,为纪录片带来了强烈的感染力。
纪录片播出后,引发了海外华人以及外国观众的共鸣。伯明翰城市大学媒体理论教授Stephanie Fremaux说:“我非常喜欢这个系列节目,主题很国际化,体现了东西方在文化上的相似点。结构也非常好,画面精美,让观众理解了不同国家多元的文化。毕竟,对于世界的理解越深,我们越能在国际上进行高水平的迁移和知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