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时所薄

2016-05-14 16:16茅家梁
月读 2016年8期
关键词:罗格口吃治疗师

茅家梁

史书上记载:大明成化年间,顺天东安人施纯担任鸿胪寺少卿,负责主持国家礼仪大典。当朝的皇帝朱见深讲话有些口吃,朝对奏答之时,赞同大臣的意见要应“是”,而皇上常常为不能顺利说出这个字而犯难。于是,施纯密奏,请改用“照例”二字。朱皇帝采纳后,果然“玉音琅然”。皇上大喜,立擢施为侍郎,不久升任礼部尚书、太子少保。这离施纯进士及第仅仅十年时间。时人为之语曰“何用万言书,两字做尚书”(《万历野获编·补遗》)。史学家以为:“被恩非正,为时所薄

如此。”

古人许多模模糊糊传下来的“臧否”,实在无理可讲。许多人对施纯的蔑视,实际上并不是“浩然正气”。没有哪个敢批判皇上的“滥赏”,于是,雷公打豆腐,便只能对高度熟悉职责的老实人,发泄妒忌之火。多少年来,施纯就因为“两字尚书”而被钉在“马屁精”的耻辱

柱上。

施纯之“为时所薄”是不是有些冤屈?这样的舆情,显然蛮横有余而事实不足、逻辑混乱。分不清什么是应该鞭挞的丑恶,什么是正常的上下级之间的关爱,表面上洁身自好、唯恐撇不清慕腥附膻的背后,却往往是用足心计、谋略的巧言令色。

口吃,这种不痛不痒之症,却让“领导”欲哭无泪。因为器官的紧张痉挛,导致语言节奏失调,要叙述优秀的思想、亲民的措施,却不幸“卡壳”了,脸红脖子粗,跺脚、摆手、挤眼、歪嘴、口唇颤抖、拍大腿,统统无济于事,硬是吐不出该说的那个字来,尊严荡然无存。皇帝自己痛苦,闻者又何尝不痛苦?然而大家都能屏气似不息者,比赛耐心和忍受力,静候“佳音”,似受酷刑折磨而又竭力表现得通情达理。谁都明白,此时此刻的庙堂之上,轻轻地咳嗽一声,都是一种公开的歧视、大大的不敬,是在糟践皇上的自尊心。口吃者也会有异常的时候,突然之间,结结巴巴竟然一下子变得流畅起来,转变为一种带有攻击性和力量感的自信了,这时候,如释重负是他自己的第一感觉,而如履薄冰则是听众集体的切身体会。看来,冷眼袖手观天下之弊,是一大智慧,鲁迅先生在《最先与最后》里提到的中国人“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传统,早就具备

了雏形。

对口吃者自卑的内心世界缺少理解和支持,对巧妙地补齐“短板”、解除了大家的尴尬与痛苦的施纯,蛮横地彻底否定,终于让正直的人们发觉了有些人的蕴蓄——反对所有的“穴上着针、痒处着手”,一切都得循规蹈矩,凡是能切实解决问题的建议、四两拨千斤的功夫、几毛钱就让患者痊愈的处方,都有投机取巧的嫌疑,皆暗藏自私自利的玄机。条条大路通罗马,而偏偏就有人以为:除了自己欣赏的筚路蓝缕,其他人的努力与成功均为歪门邪道。

每个生命都有平等的价值。对于口吃者来说,不论引车卖浆的,还是端坐龙椅的,无关乎身份,都应该具有尊严。所有手到病除的语言治疗师,包括像施纯那样的非专业人士,只要是为口吃者迅速地恢复尊严的招数,都很人性化,都在弘扬人道主义,非常了不起。

不由得想起奥斯卡最佳影片《国王的演讲》来。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年轻时饱受口吃之苦,由于害怕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他居然成为最后一个从怀特岛皇家海军学院毕业的学生。他不能回答一半的一半是多少,因为他无法拼读出“四分之一(quarter)”这个单词,单词开头的辅音字母对他来说实在太难读了。

影片中,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为国王治疗时有一些非常有趣的情节。在国王要发表演讲前,罗格帮助他揣度语调、纠正错误、润色每一个词汇,并换掉存在风险的词语。罗格替国王的“顶层设计”,远远要比施纯殷勤、仔细、周到,而那里却没有产生关于他“阿谀奉承、依附权贵”的谴责。罗格一直受到英国人民的尊重,这应该是为善之后的“祥”;而施纯根本没有逢迎溜须的言行,只是因为建议用了“照例”两个字,就遭到五百多年来舆论主流的嘲讽,那难道是行恶招致的“殃”?读书人分不清是非,不敢或不想运用理性,人云亦云或者亦步亦趋,毁谤和误解也就应运

而生了。

如果罗格在我们这里,为“领导”这般尽心尽力,估计也得穿上“马屁精”的马甲。我们的有些“国情”确实是存在若干问题的——施纯们的“汗水”洒得太少,却对“领导”的帮助太大,且得利又甚多,而对其他愤愤不平者的刺激又来得实在

凶猛。

猜你喜欢
罗格口吃治疗师
“维生素”大口吃
厄瓜多尔传统治疗师疗愈身心
你看到的是美,我看到的是责任
肌肉紧张,六个拉伸动作来帮你
孩子口吃,家长巧应对
对不起
有情法律
帮孩子摆脱分离焦虑
我谈口吃与矫治
谈矫正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