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5-14 10:39崔仁煜
智富时代 2016年8期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存在问题对策

崔仁煜

【摘 要】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加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电子商务进农村方兴未艾。鉴于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要“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供了政策基础。本文主要针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存在问题;对策

农村电子商务即利用互联网技术及网络交易平台,为农民提供互联网交易服务,从而进行网上咨询、销售、购买等服务的过程。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刚刚起步,正处于发展的重视阶段。本文以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为分析对象,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一、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据阿里研究院发布的数字显示,自2012年以来,淘宝农村消费占比不断提升,预计2016年农村网购市场将突破4600亿元。同时,农村生产的产品也通过淘宝和天猫平台实现与更大市场的对接。

鉴于农村电子商务对农业产业调整、农民增收致富的积极作用,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又首次提出要“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加之我国实施的“互联网+”正在兴起,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契机已现,前景看好。

作为农业大省的吉林省,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方面率先探索实践,作为全国首批农业电子商务试点之一,吉林省在配送中心、乡镇配送站、配送点的县、乡、村三级配送网络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破解了困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流通业瓶颈问题。2015年,吉林省的通榆县、蛟河市、桦甸市、通化县、敦化市、临江市、伊通县、延吉市等8个县(市)被财政部、商务部确认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16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6〕3号),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电子商务进农村、信息进村入户等政策效应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等平台作用,大力推广‘互联网+流通+服务的电子商务模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吉林省已经逐步显现出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农村电子商务路径。不仅实现了农资下乡、日用品到户、农产品进城、大宗农产品贸易四项电子商务服务,还不断加强基础建设。到2015年12月,吉林省农村电商项目已经涉及39个县(市)、覆盖1300多个行政村,合作对象包括阿里、京东、苏宁、一亩田、邮政等电商企业。城乡居民和企业开设的网络店铺总数在40万~50万个。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直属单位主导的“开犁网”年销售额达1.5亿元。在智力支持方面,2015年吉林省农村电商联盟成立,汇集农村电子商务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校、金融机构、风投、创业者将全力推动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

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义

农村电子商务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有利于节约农产品销售成本,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电子商务模式使农产品直接面向消费市场,减少了中间环节,也简化了供应链,降低了农产品交易成本。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促使农民了解商品市场,掌握市场需求,进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组织生产,降低了农业生产的风险。二是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电子商务的功能之一就是促进低价优质农业生产资料进村入户,并有利于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情况调集农资,能够降低农民购买农资的成本,相应的增加了收入。三是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商品市场不够发达,农民收入相对较低,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有利于农民更方便、更快捷、更多选择地购买生产、生活用品,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四是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始终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问题之一。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有利于实现农产品规模化销售、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1.78亿,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5%,较上一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该报告同时指出,商务类应用成为农村网民发展最快的应用。由此可见,农村信息化发展仍然较为缓慢,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不利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但发展电子商务已经具有一定的农民基础。

二是农民对电子商务的了解不够。虽然电子商务已经进入了发展阶段,但仍然有大量的农民没接触过互联网,或不了解电子商务,尤其是对这种“不见面“的交易方式感到不可信。

三是物流业体系不健全。整体上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瓶颈就是物流业体系不健全,很多物流公司在县级都有营业部,但一涉及进村入户则望而却步,阻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四是农产品的标准与安全问题。农产品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模式,无法与工业品的标准化生产相比,在标准化及安全性方面,难以取得消费者的认同。这也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问题。

此外,缺乏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不完善、售后服务缺失、质量监督困难等因素也制约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

一是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更离不开政策的扶持,政府应从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加大资金支持和金融支持力度、为企业与农民提供指导服务等方面,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健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仓储、物流体系的全面提升,才能破解网络、交通、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制约。

三是加强农业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农产品的标准与安全问题始终是消费者顾虑最多的问题,因此,应以农业信息化为基础,鼓励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种植业,提高产品质量。适应网络销售模式,对产品进行适当包装营销。建立农产品可追溯制度,使消费者放心购买农产品。

四是加强品牌建设。目前农村电子商务严重缺乏自有品牌。政府应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及广大参与电商的农民,坚持特色产品、优质产品、品牌产品的发展思路,规范市场竞争,打造个体品牌和集体品牌,实施品牌战略。

五是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宣传。政府有关部门和服务机构应广泛利用农村大集、科技大集、阳光工程、广播、电视、手机、横幅等方式,广泛开展电子商务宣传,加深农民认知,促进农民参与电子商务。

六是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政府有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电子商务培训进农村活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打造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群体。还可以通过建设学习和培训基础的方式,引进专业人才,促进农村电商发展。

五、结语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农业信息化的加快,农村电子商务正向农村地区不断渗透,农村也正被电子商务的发展潮流而改变。政府、企业和农民应着眼于现代农业和现代农村发展,加快农村电子商务的普及。

【参考文献】

[1]李林,卢奇.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研究[J].商,2015,(42).

[2]李子晨.探析农村电子商务新思路[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5,(03).

[3]康春鹏.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研究综述[J].农业网络信息,2014,(12).

[4]李玲芳,徐思远,洪占卿.农村电子商务:问题与对策[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05).

猜你喜欢
农村电子商务存在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