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勋不是一个学院化的雕塑家。从早期作品对形式语言的实验,到2000年的《失缺平衡》、2004年的《呼吸》等作品对材料与观念的强调,再到 2008年以来《李明庄计划》系列作品对东方化的视觉审美经验的置入,他的作品都力图超越现代主义的形式表达,让作品与当下的文化语境发生关联。并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雕塑的谱系中建立自身的上下文关系。谭勋是一个注重作品形式表达的雕塑家。但其作品的形式表达并没有落入现代主义的窠臼中,对于艺术家而言,保留材料的“物性”及其与生俱来的形式感远比造作的形式玩味重要。当然,介入现实并不意味着艺术家要放弃形式诉求,而是说需要对形式的表达进行有效的转换,即立足于材料自身的物理性能与视觉特点来寻找形式呈现的依据。这样一来,现代主义美学所追求的“有意味的形式”就逐渐被由“物”或者“客体性”(objecthood)所凸显的价值所取代。同时,谭勋也是一位注重观念表达的雕塑家。对观念的强调,在于艺术家希望在形式的表达、物性的流露、观看方式的塑造,以及作品与本土文化语境的结合中找到契合点,进而形成一个多维的意义链。不过,从近三年的创作来看,对材料“物性”和观念置入的重视一直是谭勋最关注的问题,这种并行不悖的思路不仅赋予作品智性的思考,也为形式的呈现注入了更多的原创性。
从《李明庄计划》开始,谭勋大量地使用各种物品,或者说现成品(readymade)。事实上,从使用“物”的创作方法论上看,谭勋的作品至少有两种学术来源,首先是得益于极少主义的滋养。不过,和早期极少主义追求单纯的“物”,即斯特拉所说的“你看见的是什么就是什么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see)有所不同, [1]谭勋更强调作为材料的“物”所具有的文化指向性。譬如,那些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脸盆、搪瓷茶缸、铝饭盒本身就积淀着浓郁的中国经验。而那些在搪瓷茶缸上印着的革命语录与生产口号还将赋予“物”一种时间维度,或者唤起观众的历史与文化记忆。尽管从物的形式表达方式上看,谭勋的作品仍具有极少主义所强调 “少即是多 ”的形式特点,但和贾德所追求的冷静、理性的形式原则,即一种称之为“一个即一个”(one by one)的方法有着本质的不同,谭勋追求的恰恰是一种无序的、偶发的形式效果。
一方面是强调“物性”,另一方面是利用“物”与生俱来的形式特质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形式语言,这样就必然会涉及到“形成品 ”这个概念。这也正是谭勋作品中“物”的另一种学术来源,即受到了杜尚代表的“达达”和沃霍尔为代表的“新达达”的影响。实际上,不管是脸盆、茶缸、饭盒这样的日常用品,还是用于雕刻的檐柱,它们既可以是极少主义意义上的“客体”,也可以是“达达”或“新达达”范畴中的现成品。虽然极少主义与“达达”有着完全不同的艺术史发展路径,但对于谭勋来说,这两者都可以为我所用。只不过,在具体的创作中,其意义的显现各有侧重而已,极少主义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形式的表达中,而达达的启发则由观念的转换流溢出来。
90年代中期,一批具有实验性的雕塑家开始创作观念雕塑,在这股潮流中,谭勋无疑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而事实上,真正将谭勋作品中的形式表达、“物性”显现,以及作品的文化诉求结合起来的仍然是“观念”。谭勋对“观念”的重视主要体现为为作品注入东方化的文化观念,以及创作方法论的改变。在《李明庄计划》中,谭勋保留了材料自身的物性,并力图赋予其一种东方意味的审美观念。例如,艺术家在三根废弃的檐柱的上端雕刻出中国山水的纹样,在茶缸与铝饭盒上制造出一些抽象的山水图景。这一创作手法,不仅让日常的物品衍生为艺术品,而且赋予了作品一种浓郁的文化意味。因为,不管是山水纹样,还是各种山水图景,它们积淀的都是本土化的审美观念与艺术趣味。在《李明庄计划 ·36号》《李明庄计划 ·37号》等作品中,艺术家还尝试着将日常物品与具体的生活场景集合起来,这种改变既使雕塑与装置的界限变得日趋模糊,同时也会形成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视觉场域,从而让观众的审美期待落空,形成反差,以此达到改变观众观看经验的目的。
一言以蔽之,谭勋雕塑的主要特点在于:强调形式,但不落入西方现代主义雕塑的范式之中;强调“物性”,但又要与西方极少主义拉开差距;强调“观念”,但却不以抽象的哲理和反艺术的体制为目的,而是积极建构作品自身的文化身份。同时,艺术家对创作中的过程性与偶然性的重视,对“场域”与“剧场化”效果的营建,不仅强化了“观念”表达的有效性,还会为当代雕塑拓展艺术本体的边界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注释:
[1]Erika Doss.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Art,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164.
何桂彦: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责任编辑:杨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