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南联大体育精神的内涵

2016-05-14 23:10刘禹王炜琪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救国敬业精神西南联大

刘禹 王炜琪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西南联大体育精神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前辈们为我们留下的良好的精神文明和生命中精神力量的宝贵财富,具体内涵表现为:包容和合的运动家精神;自尊自强的爱国精神;刚毅执着的开拓精神;创新进取的实用精神;共存共荣的团队精神;奉献上进的敬业精神。

关键词 西南联大 体育精神

一、包容和合的运动家精神

西南联大即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发扬了三校各自的优点,融合了三校的精华,在建校之初,三校就以各自独特的办学特色蜚声国内。伴随着包容和合的治学态度,成立了由三校校长为核心的校务委员会,充分发扬西南联大民主治校的精神,虽三人分工不同,但三人的亲密合作,谦虚进取的个人魅力,逐步形成了“刚毅坚卓”的校训和“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信念。联大体育也并没有因为物资的匮乏、飞涨的物价、货币的贬值、难以舔肚的饥饿而放弃体育活动,相反,而是在联大校务委员会和马约翰教授的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提倡做人做事要有运动家精神(Sportsmanship),要有光明磊落、能屈能伸的精神,言必信,行必果的担当。正是西南联大通过从上至下通达和合的体育思想,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大力开展体育活动,树立学生完备的体育意识和健全的人格,用自己独特的体育魅力引导着学生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二、自尊自强的爱国精神

在“七七事变”后的西南联大也不例外的受到倭寇的入侵,两次校迁的变故,让联大师生有着“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的感慨。面临着亡家亡国的险境,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从北京到长沙再到昆明,他们时刻不忘“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信念,彰显着联大师生那种自尊自强的爱国情怀。张伯苓也曾提出“强国必须强种,强种必须强身”的体育思想。1945年昆明爆发了“一二一”运动时,当时西南联大体育协会铁马体育会在学生会的领导下自发的巡逻维护校舍的安全。就是这种由骨子里散发出来精神,在当时客观的战时环境的催化下,通过体育为媒介,积极的传递着联大师生自尊自强的爱国精神[1]。

三、刚毅执着的开拓精神

体育运动青睐信念执着,不轻言放弃的人。联大校歌中唱到“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面对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城市,日寇不时的空袭,初到昆明的联大师生,住着非常简陋的铁皮校舍,就更别提什么体育设施了,联大的几处用于教学的场地,都是通过不同渠道租借和自己利用学校空地开发而来。面对如此的境遇,联大的师生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体育,而是抓住每一寸缝隙开拓场地,并把体育也纳入了学生的学业,体育不及格同样不发毕业证。联大在滇的八年,通过师生对体育事业的坚持,一种发自内心想强健身体,学习救国的执着精神,自己因地制宜,发展体育活动的开拓精神,不惧前路的任何艰难险阻、痛苦挫折,都充分表现出了当时联大师生那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意志品质[2]。

四、创新进取的实用精神

蒋梦麟提倡体育要在继承发展中国传统体育的基础上,实现中西体育的结合,发展西方体育。马约翰也经常鼓励联大师生要奋斗到底,决不放弃。联大体育规定为四年制必修课,考试不及格者推迟毕业或补考。因为考虑到战时学生的身体体质下降等原因,适时地降低了标准及难度,只要坚持上课,一般都能及格。学校设置了棒球、垒球等现代高校都很少涉足的球类教学。不论是从体育教学,教学考核标准还是教学内容上,都可以看出一切从现有条件出发,创造符合并适合当时体育教学的需要,这种创新进取的实用精神,为联大培养人才也起到了重要影响。

五、共存共荣的团队精神

国难当头,为了保住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作为培养卓越人才的大学来说,民族存亡的时刻北大、清华、南开选择了共荣共存的联合办学,并且发扬各自的优点,取长补短,共为一体,强烈的归属感和一致的目标,使西南联大在战时人才培养中取得了斐然的成绩。联大利用有限的教具和场地,经常组织一些全班都可以参加的集体项目,开展各种运动会以及和美军飞虎队等社会团体的球类比赛,锻炼同学们互帮互助,老师们这种彼此互相宽容和甘愿牺牲奉献的精神同样也影响着其他同学。在战争的岁月里,通过由上而下的这种同甘共苦,协作互助的团队意识,促使着联大的师生在抗战的征途上,多了一丝牵挂和担当[3]。

六、奉献上进的敬业精神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峥嵘的战争岁月,联大的体育教学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联大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每节课都会由体能、徒手操、瑞典体操等内容组成,其中,徒手操一般设计了4至6节,每周更换一次,并且要求体育教师“徒手操动作必须正确,各种腾跃障碍的技术要求优美的示范,做准备活动与徒手操时,必须跟学生一起跑、一起做。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做好,这是规矩。”每学期开始,马约翰教授都会组织体育教师集中进行备课。作为大学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一种品质。联大的老师们,通过自己的践行同时也影响着身边的同学们。

参考文献:

[1] 叶宏开,韦庆媛,刘波等.体魄与人格并重——清华大学百年体育纪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1-44,77,81,87.

[2] 李晓华,周山彦,贾学明.联大八年体育记[J].贵州体育科技.2009(97):13.

[3] 周山彦,王萍,赵永斌.西南联大体育文化探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1.04:6-8.

猜你喜欢
救国敬业精神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
科学救国的和平使者
敬业精神
由西南联大想到的
医学生敬业精神现状与对策
——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养的研究
听谎有瘾
越南抗美救国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