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松竹
历代帝王捧红温泉游
我国开发温泉的历史很悠久。西周幽王就在骊山修建了“幽王城”和“骊宫”,沐浴处昂首见星辰,名曰“星辰汤”。骊山温泉在秦汉时仍是秦始皇和汉武帝等游观、沐浴之地。“骊山汤,初始皇砌石起宇”—秦始皇在骊山建立了温泉宫。汉武帝时对骊山温泉宫“又加修饰”,可以推知骊山温泉的旅游设施当时已具有较大的规模,温泉观光与疗养已成为帝王们休闲娱乐活动的组成部分。
北魏帝王们也非常热衷于温泉,在今河北涿鹿、山西浑源等地建立温泉宫,历代君主均多次巡幸。隋唐国势雄大,风尚华丽,帝王酷爱温泉,频繁游幸。隋文帝杨坚在骊山建立温泉宫,“修屋宇,列松柏千株”。唐太宗李世民“斥远游,主近游”,使唐代皇帝大规模、长距离巡游明显减少,因此特别热衷在都城周边泡温泉。唐代在都城长安和东都洛阳周边建立了一些温泉宫,以京兆府新丰(今临潼)骊山的温泉宫、凤翔府县(今眉县)的凤泉宫、汝州梁县(今临汝县)的温泉宫最为有名。在这样大规模的泡温泉活动中,诞生了一位中国有史以来最有名的沐汤大咖—唐玄宗。
因为唐玄宗和杨贵妃而闻名天下的华清池,是在历代修建的骊山温泉宫的基础上逐渐改造、增建而来的。到盛唐时期,已经成为“汤井殊名,殿阁异制,园林洞壑之美,殆非人境”的大型建筑群落。唐玄宗极为迷恋骊山温泉,在位44年,几乎岁岁巡幸,共达41次之多。此时的华清宫东设开阳门,其外有东花园、球场、舞马台、斗鸡台等游乐场所;西设望京门,其外有芙蓉园、看花亭等赏花场地;南设昭阳门,通达骊山游乐风景区。可以说,这里已经变成了集温泉疗养、观光、游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唐宋城市好玩多多
隋唐时期,城市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唐太宗“斥远游,主近游”的观念同样刺激了城市旅游的兴旺。
东西两京洛阳、长安,既是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旅游胜地。城内除经商的商人、宦游的官吏、漫游的文人、应试的举子和观光的游人外,还有大批外国人。长安城内波斯、大食商人的聚集区里“胡装”“胡食”“胡俗”盛行;70多个国家派遣的外交使团和3万余名外国留学生,使长安呈现出一派盛大景象,成为名扬世界的国际性贸易城市和旅游城市。长安、洛阳两城的游览胜地中规模最大的是城郊皇家园林—御苑,最著名的是居长安东南隅的曲江。另外,东都洛阳的白马寺、南郊伊洛两水沿岸、香山寺、龙门石窟,以及江南的金陵秦淮河、杭州西子湖等,也是闻名天下的旅游名胜。
宋代城市的繁荣,从一张《清明上河图》上就可以看清楚。东京是北宋的首都、最大的经济中心,被誉为北宋乃至东方世界最大的“游乐场”和最繁华的旅游城;拥有西湖十景的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是宋代最美、最典范的旅游城:苏州广建寺庙,善筑园林,是江南鱼米之乡;洛阳多园林,尤爱牡丹;西南的成都、中南的长沙、东南的福州、华南的广州,也都是各具特色的名城。千城一面的尴尬,在当时是不会出现的。夜市、出租车、导游图这些现代旅游业的必备周边产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大量出现的。
景区演艺相当丰富
秦始皇并六国,收艺人集于咸阳,号称“秦倡”;汉武帝安排四夷之宾观看“角抵之戏”,都和现代的“旅游演艺”在形式上有所类似。不过,这种项目仅限于帝王贵族观赏。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景区演艺已相当丰富。这从当时的诗文中可以看到很多记载。
有学者指出,唐代除帝王苑囿之外,公共园林日渐增多,曲江池就是当时一个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春日的曲江更是热闹,皇帝嫔妃、文武百官与平民百姓在此共享太平盛世之欢娱。“歌舞升平”的景象自然是可以想见的。杜甫《丽人行》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沓实要津。”演艺之繁盛景象,一望可知。
宋代景区演艺又出新的花样。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京城有一个重要的“主题景区”宝津楼。每逢皇帝驾幸,楼下呈现舞旗、击刺、抱锣、马术、杂剧等各式演出,士庶百姓也被允许观看。观者如云、游人如潮的著名的钱江观潮,游客不仅能看到汹涌澎湃的翻滚巨浪,还能看到惊心动魄的水中表演。
此外我们在《水浒传》之类的作品中,也能看到诸如泰山争交、东京灯会等大型、参与度极高的带有旅游演艺性质的活动。而书中随处可见的旅舍演艺描写,更是串联不少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南京秦淮河一带曾经是很典型的住宿-演艺区,杭州西湖沿岸也与之类似。
此外有专家指出,古代的大型驿站,通常会设有戏台等演艺设施,以备来往官吏娱乐之需,在河北怀来,始建于元代的鸡鸣驿至今还保留着古戏台,就是很好的实物证明。此外,明清的会馆一般也会设有戏台。这些活动,就是古代的“过夜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