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问题浅析

2016-05-14 19:38胡威余琛
法制博览 2016年8期

胡威 余琛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以浙江南部中小民营企业为例,分析指出它们在知识产权规划和保护中出现的问题,从企业知识产权规划和保护两方面针对性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以期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关键词: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企业知识产权规划;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23-0119-02

作者简介:胡威,北京理工大学,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法、知识产权;余琛,合肥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文化、知识产权。

一、企业知识管理的概念

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为规范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特性和功能,从法律、经济和科技的角度,对企业知识产权的开发、保护、运营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协调、谋划和利用的活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主要包括知识产权规划和知识产权保护两方面。

二、中小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现状

浙江省借助区位优势和国家政策扶持较早开始改革开放,私营经济在各行各业迅速发展,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嘉兴、金华、台州、丽水等地建立数量不一、规模不同、经营范围不同的民营企业,这其中又以中小民营企业居多。在它们发展成长的过程中,知识产权管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近些年来,随着知识产权工作被国家日益重视,并得到大力宣传,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因此各个企业逐渐学习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也更为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知识产权,建立健全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中小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建设工作任重道远。下面以浙江南部民营企业为例进行介绍。

(一)缺少创新的现实动力

民营企业主建立企业最直接现实的目的是为了赚取更多经济利益,获得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提高自己和家庭的成员生活水平,所以民营企业的发展获利主要是服务于这一目标。当企业主拥有理想的生活条件时,他们便安于现状,在依靠现有技术和生产仍能够获得不错收益的情况下,研发创新工作便不是他们工作的重点。诸如机械制造、建材、电子产品加工等行业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较为成熟,在较长的周期内不会有大规模的革新,从事这些行业的中小民营企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依靠现有技术和简单升级,便能继续生产运作,可预期收益极其乐观,所以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对他们来说是不必要的。

(二)加工仿制为主,创新能力弱

目前,浙南的中小民营企业大都仍处于模仿阶段,在技术使用上往往以引进技术,模仿生产为主,生产经营粗放,产品科技含量低,技术落后,较少拥有自己的专利产品和技术,缺乏长远发展的后劲。另外中小民营企业往往选择周期较短资金回报率较高的行业进行投资,因为创新伴随着的是风险高、投入大、获利周期长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都是资金有限的中小民营企业的障碍,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研发能力有限,甚至不具备相关技术和设备研发条件,所以研发创新几乎为零。

(三)知识产权单一,市场竞争力不足

目前,浙南地区中小民营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数量有了极大的提高,但种类单一,以商标权、外观设计专利为主,缺少科技含量大,更能促进企业效益提高的发明专利。由于企业对已有商标品牌缺少宣传和规划,商标本身的新颖度、识别度又参差不齐,加之我国民营企业更新周期短,大部分都无法生存较长时间成为百年企业,存活时间短,品牌的知名度难以打响,自身的优势也无法持续发挥,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不能形成一定的市场认识度,最终导致品牌竞争力不足。

(四)法律维权困难,预期回报不高

中小民营拥有的专利技术、产品大多科技含量较低,更新换代周期短,许多专利在经过一定周期后,便不能给企业带来足够经济效益。当这些专利和注册商标遭受侵权时,通过法院维权,一个案件往往要几年,有时一案未结多案又发,企业往往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收集证据,进行证明,这些对中小企业的承受能力是极大的挑战,最后即使赢了,也是得不偿失。同时,中小民营企业普遍缺乏既懂技术又善于运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维权之路步履艰难。

三、完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建议

(一)企业间优势互补,抱团发展

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规模、资金、研发条件有限,可以采取“温州模式”彼此合作,联合开发,“温州模式”即抱团发展。这种模式在浙南地区较为普遍,同一行业的若干企业应有全局和大局意识,积少成多,联合各自的资金和拥有的技术,抱伙成团以提升原有的竞争力。企业之间既要竞争也要合作,抱团协同的方式不失为应对企业发展知识产权过程的新方式,这显然有利于降低创新风险,减少资金成本,并加快形成创新成果。

(二)产学结合,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

产学研合作指的是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三方主体共同提倡并且施行的互助互利行为。目前,人才的匮乏和科研创新能力低下是制约中小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重要障碍,而实施产学研联合是解决上述难题的重要方法。企业应主动寻求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形成以企业为主导地位,左右产学发展方向和进程的模式,按期所需培养知识产权人才以及进行合作创新,以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协同创新的良好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三)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建立以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体制,有助于推动企业智力成果不断产生。应当注意的是,设奖条件应当合适合理,设置过高不容易达成将打击员工的积极性,设置过低则不能实现促进技术发展的目的。同时,机制应涵盖设奖条件、受奖办法和违规责任三方面的内容。

(四)培育吸引人才,成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中小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要注重对相关人才培养和吸收,组建一个具备法律和管理知识的团队,科学决策,高效管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小民营企业若想在发展过程中减少因知识产权问题造成的损失,必须组建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民营企业决策者应重视独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建设,这一机构的建设要从全局出发,其建设完善不在一时,而应贯穿在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决策者必须认识到只在问题发生后才采取补救措施,企业的将不断受到损失,难以控制。“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企业只要向外界展示出自己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视,势必会吸引到相应的高素质的人才。人才培养与机构建设相辅相成,互相推动。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多途径维权

一个企业要想管理好、发展好知识产权,获取知识经济的利益,首先要有强烈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要认识到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企业管理决策层首先就必须拥有这样的意识,不能片面最求眼前利润,忽视知识产权保护。其次应加大对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培养,通过讲座、知识竞赛等方式对员工进行普法教育,使员工了解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民营企业要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首先要预防被侵害,在贸易交往中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尤其在授权销售、生产、使用商标方面要格外注意,避免因欠缺法律等相关知识,而陷入不必要的纠纷。尝试建立消费者监督机制,提供奖励,鼓励消费者监督举报,及时发现侵权现象。尝试建立产品、商标防伪验伪平台,使消费者借助该平台检验产品真伪。其次当发现自己的专利和注册商标遭受侵害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不可放纵忽视。要善于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企业应配备专业的法律团队,专门负责侵权调查、证据收集和诉讼维权工作。同时善于利用非诉手段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如协商谈判、采取授权使用等方式,尽可能的维护自身权益,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消耗,以谋求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安春明.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09(5).

[2]全健.论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J].法制与社会,2006(10).

[3]许仕娟,吕婧.温州中小型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文化的建设路径——基于协同视角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0.

[4]王玉玺,高山行.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科技与法律,2008(3).

[5]邱江鸿.论现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