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
【摘 要】 “营改增”自今年五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试点工作以来,一直是大家热议的财务焦点。对于企业来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财务会计工作的调整。
【关键词】 “营改增” 改革历程 影响 问题 完善
前言
营改增自2012年最先在上海启动进行试点至今已经历时4年多,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李克强总理说营改增是确保今年积极财政政策更加有效、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对于许多企业来说,短时间内还无法有效地对新的税收政策进行一个完全的吸收和消化,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限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我国“营改增”税制改革的历程简述
“营改增”是继2009年推进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之后,增值税制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以政府放弃部分税收为代价,向纳税人提供相应的财政援助,对促进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营改增税制改革的历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部分地区、部分行业进行“营改增”试点。上海市作为首个试点城市于2012年1月1日已经正式启动。第二阶段,在试点的基础上增加试点行业的范围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第三阶段,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多数行业进行“营改增”的具体实施。2014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又开展交通运输业—铁路运输和邮政业“营改增”试点。至今,“营改增”试点进化至“2+7”模式,“2”是指交通运输业和邮政业,“7”是指七项现代服务业。 第四阶段,2016年5月份,我国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试点。主要内容是“双扩”:一是将试点范围扩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二是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
二、“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影响分析
(一)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和复杂程度均加大
主要体现在收入、成本、税金等方面。营业税与增值税具有不同的税收属性,营业税属于价内税,而增值税是价外税。营改增后收入需要按适用税率计算并扣除销项税额后予以确认,同时,进项税额也在列支成本时剔除。例如:就服务行业来说,在记录企业收入时,需要依据相应的税率,扣除销项税额,对于企业的成本,需抵扣进项税额,并且需要在收支上列出明细。与此同时,上述两种税额必须利用“应交税金”核算当期应纳税额,它实际值是当期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的差额。在进行“营改增”制度实施之前,企业需要缴税的科目较少,而且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营改增”后,在会计科目增加的同时,会计科目的复杂程度也由此上升,并且相对应的核算形式也变动较大。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为例,企业应在“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等专栏。与此同时,在计算方法上与之前相比差异较大。其应交增值税额是按照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后所得出的,核算上更复杂。企业要分清楚免税、减税的应税服务有哪些,可以抵扣的、不能抵扣的进项税是什么。
(二)税务筹划的难度上升
税收筹划工作是企业进行税收管理的重要工作。增值税不同于营业税,它也有自己的特征。如,它的税收监管比较严格,纳税要求也高。并且作为一种结构性的减税良方,减税措施是“有增有减”的,不是“只减不增”,因而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纳税筹划。营改增实行以后,企业会计税务筹划工作的难度加大了很多。增值税的核算内容、核算标准以及核算程序,对他们都是很陌生的。与此同时,虽然增值税中的进项税可以进行抵扣,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获取增值税的专用发票比较困难。此外,营改增涉及到部分“免抵退”和“先征后返”的项目,影响了企业原有的税收筹划,企业必须对此结合当前营改增的相关法律及政策进行调整。
三、“营改增”后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发票辨认、入账容易出现纰漏
一方面,“营改增”試点之后,企业会计人员需要掌握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规范,例如,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统一采用“营改增”政策下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但是在行业规范内,还有特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这对很多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提出了挑战,因而容易导致会计核算过程中在增值税发票辨认环节出现纰漏,甚至对于经验尚浅的会计工作人员来说容易出现增值税账实不符的现象。另一方面,营改增后对很多中小企业的会计实务处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很多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正规性受到冲击。许多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由于不熟悉营改增的内容,存在记账错误,导致企业的损失。例如,企业主体还没有全面领悟“营改增”的纳税变化,也不清楚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有的企业甚至违规操作抵扣。而增值税在计算应纳税额时需准确核算各类收入,会计核算不健全,申报数据的混乱和不准确,被税务机关从严征收带来的税收风险等,都会加重企业的税收负担,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
(二)增值税发票的管理不太理想
我国向来高度重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对发票的领取和使用有严格要求和限制,“营改增”政策的推动,会进一步规范发票管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企业对专用发票的管理并不是十分理想,因为企业的经营范围比较广泛,会涉及到大量的专用发票的使用,再加上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难度,而且有些单位也没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格,所以导致企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出现混乱的现象,导致企业的税负出现增加的情况。
四、“营改增”后完善财务会计工作的措施及途径
(一)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
营改增不仅政策性强,而且技术要求高,对会计人员知识与能力的考验非常大,因此,企业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职业能力的培训,帮助他们及时了解、适应经济环境和相关准则的重大变化,更好地驾驭新政策的会计处理方法,增强财务人员的“营改增”实务操作应变能力,要求工作人员在进行记账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计算企业所需支付的税额,合理申报纳税。对于财务人员来说,要积极对税务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积极的参与到征税方的专业培训中来,与此同时,要与征税方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对税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培养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技能,做好自身专业能力的建设。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对相关涉税工作的规范。
(二)加强企业的税收筹划管理
企业要加强增值税的筹划管理,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减轻负税。首先,“营改增”是目前我国实施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重复纳税等情况的出现,通过减轻税负的方式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营改增”的背景下,企业要想在政府政策下得到新的发展,就必须要对国家政策进行充分的理解,对政策导向有正确的把握。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税收筹划的制定。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应该仔细研读税制改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对自身财务工作的影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应对营改增税制改革,在工作中,采取积极灵活的方式应对国家各种政策的变化,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的税负,保证企业配合国家政策的改革,真正的从根本上認识国家政策提出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进行企业针对性的有效管理改革,争取实现灵活运用国家税收制度,进行正确的纳税意识的树立,灵活地将增值税转移到市场中去,实现企业自身的缴税压力的降低,促进企业发展。其次,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财务人员的培训,从根本意识上提高对于增值税抵扣的重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对采购、销售、生产等环节实施单独管理,分清不同的生产环节企业应当适用的税率,注意在不同生产环节中产生的可抵扣内容。最后,在因为国家营改增的实施而导致自身税负增加的情况下,结合本行业和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分析增加税负的关键点和流程,采取相应的措施合法的减轻企业的税负,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收益。
(三)规范增值税发票的使用和管理
规范发票的开具、传递、管理等环节,避免出现非法出售发票、虚开发票等违规行为。首先,在对外采购的时候,要从一些正规的一般纳税人手中购买设备和服务,并且要对其提供的发票进行真伪鉴别。其次,在开具发票的时候,要保证字迹清楚、项目齐全、时间相符、符合实际、没有涂改等。再次,在对发票进行管理方面上,要严格落实专人管理制度,委派专人来管理发票设备和发票,对发票进行作废的时候,要在发票的各联上都注明“作废”字样。最后要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登记,并且对其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避免因徇私舞弊行为给服务改革涉及单位带来财务风险。
五、结束语
总之,营业税与增值税存在许多的不同,“营改增”后为了适应营改增新的变化,财务人员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必须经常学习财税部门的最新政策动态,领会“营改增”操作的内在实务要领,防范“营改增”政策带来的企业财务风险,力争给企业带来更大程度的政策优惠。
【参考文献】
[1] 杨勇 . 试论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06).
[2] 赵安.营改增对企业财务和会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
[3] 张德志 . 税务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M]. 中国税务出版社,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