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博物馆库房内的文物属于国家重要的文化遗产类型,不但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同时也促使大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然和历史。因此必须做好对博物馆文物库房的管理工作,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工作方式已经很难真正有效的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这就必须采取现代化的库房管理方式对博物馆库房文物实施有效的管理。本文对当前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藏品
随着当今时代的进步发展,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发展蓬勃向上,但是随之而来的内部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其中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尤为明显,这就对博物馆文物库房内的工作人员及相关硬件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来解决此类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提升博物馆文物库房的管理水平,促使各类宝贵文物能够发挥出本应具备的作用及价值。根据本人在博物馆多年的工作经历,文章在探讨了当前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改善建议,希望能为同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1.1 安全意识不足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博物馆文物库房的建设进入一个高峰发展阶段,大量具备现代化元素的博物馆文物库房纷纷开始建成。但是相关人员在博物馆的防控安全意识上显得比较薄弱,过分地依赖先进技术设备,安全工作的开展也多是停留在先进的监控科技设备方面,严重缺乏一套完善的安全防控体系,严密的博物馆文物库房安全体系必须具备人防、物防及技防这三项相结合的特点,由此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1]
1.2 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等并不完善,只有关于藏品类管理的相应制度类型和藏品库房编制格式规范标准,针对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方面的明确制度仍然极为匮乏。并没有真正形成一种较为统一化的参考类标准,依然沿用以往所采用的传统管理制度,然而当前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以往的管理制度更多局限在人力方面。因此,必须充分结合现代管理技术的特点,推出相应的、符合时代发展特性的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多数博物馆文物库房内的管理制度都显得杂乱无章,对于文物藏品的保护而言,起到了非常大的阻碍作用,其制度体系下所存在的漏洞问题非常明显,因此必须构建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来加以解决。
1.3 库房管理方法落后
在当今时代背景之下,科学技术的进步尤为明显,一些利用科学技术所进行的文物破坏行为也变得越来越猖獗。这种情况直接促使我们不得不采取相对应的、先进性的科技方法及手段来加强对博物馆文物的保护工作。然而,当前我国一些博物馆文物库房仍然处于对文物的保护阶段,严重的缺乏相应的先进性科技手段,因此直接致使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工作所具备的信息化水平严重偏低,直接忽略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的动态变化。[2]比如有的库房依然沿袭传统的管理技术,并没有采取相应的门磁开关和密码技术,甚至连精准的指纹识别技术也严重欠缺。
2 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工作路径优化实践
2.1 科学制定岗位职责
博物馆文物特殊性极为明显,这就必须针对其岗位职责的配置情况以及相关岗位人员配置的科学性加以强化,并且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岗位职责划分实施分离化的操作过程。做好独立配备,并且采用互为监督和制衡的方式来针对单人业务包办中可能产生的情况加以防范。同时还必须针对相关业务的开展实施授权管理的形式,要求授权人必须严格依照所被授权的范围以及业务流程方面的权限操作来加以明确,由此来严格禁止未被授权的相关人员接近文物。同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强化其安全方面的意识,需切实按照博物馆库房管理的需求来进行管理行为,同时在找出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之后,必须积极地采取相关措施加以解决。
2.2 构建完善文物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博物馆文物管理的效率水平,由此真正有效的防治相关文物资产的流失,就必须由此来保障其相关文物的增值、保值工作。同时为了能够由此提升文物的展出效率,要求相关机构和部门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推出相应的文物管理条例,比如类似《文物征集管理办法》、《文物保管管理办法》、《文物保护办法》等制度文件,以此来实现其对文物管理的规范性,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必循的目标。
2.3 强化科技管理
当今科技时代的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科技技术水平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相应的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工作也可采用先进性的科学技术来对库房文物实施有效的保护。这就要求博物馆方面的管理人员必须时刻注意并关注各类科学技术的动态发展情况,保障其能够在日常的文物库房管理工作当中,引进先进的科技手段及管理技术。比如,可以在博物馆库房进出的通道上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可充分采用多种门磁开关及密码技术来实现,或者直接应当更加精准、有效的指纹识别技术来进行,由此来保障博物馆文物库房的安全性。
而如果文物在运送外出展览的途中,可以借助GPS定位技术来实现全程跟踪定位,同时可针对多种文物所流转的信息进行实时监控,防范其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此外,还可充分借助网络技术,实现对文物资源信息的实时传达和共享。针对内部档案管理工作,可由此构建完善的博物馆信息专用网络来实现,通过网络实时监控,可以保证工作人员及时有效的获取一手现场信息情况。
2.4 做好风险控制工作
这就要求相应的文物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实物登记的有效方式加以完善处理,同时对各项博物馆文物从征集、入库到最后的展览过程都必须实施相应的全程管理措施。通过强化对博物馆文物的日常监督管理,并实施定期及不定期的盘点清查,有效预防博物馆文物的流失状况。博物馆库房是保管文物的重要场所,为了保障文物的安全,要求博物馆文物收藏单位文物库房的建设必须符合文物库房的标准建设要求。而为了有效防治博物馆文物产生自然损坏的情况,需要博物馆结合馆内藏品文物的特性做好相应的定期保养工作。此外,为了能够切实保证博物馆文物保养工作能够及时到位,要求文物收藏单位,应当由此构建出完善的管理体制,结合所藏文物的性质、保养方法、时限期以及责任人等加以明确规定。
3 结语
为了能够切实提升博物馆内文物库房的管理效率及水平,要求博物馆方面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并由此采取多种有效的管理措施。这就必须针对博物馆的管理环境加以完善,以此为其营造出良好、和谐的发展环境,并真正推出发展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对于文物单位的要求也非常明显,要求其应当针对相应的文物治理环境加以优化,这样才能真正吸纳高素质水平的管理类人才,从而保障文物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为我国博物馆文物发展事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略谈基层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和人才队伍建设[J].黑龙江史志,2013(02):80-81+85.
[2] 郑喜淑.民族文物整理的困境与保护路径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文物藏品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01):106-109.
作者简介:郑红红(1972—),女,山东潍坊人,大专,山东潍坊十笏园博物馆馆员,研究方向:文物库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