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丝
摘 要:火灾是现在城市最为多发的灾害,本文将探讨社区介入过灾救援的可行性,建立社区微型消防站,通过服务设计的思维与物联网的介入,将微型消防站作为组织火灾救援与培养居民防火意识的主要力量,实现对火情的监控与快速救援。
关键词:火灾救援;社区;服务设计
火灾是日常生活中最多发的灾害之一,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与扩大,社区楼房住宅成为大多数城市居民选择的居住方式,然而,我国居民住宅火灾频发,无论从火灾发生次数还是从伤亡人数和火灾损失来看,在全国火灾发生情况中都占有较大的比例,时有重特大火灾发生,导致居民对住宅火灾应急救援的重视和要求在不断变化提高。在城市社区中,居民人口密度大,一旦发生火灾即呈现突发性高、危害性大等特点,将火情控制消灭在火灾发生初期成为现阶段消防的重大课题。
1 现阶段火灾预防与救援措施
1.1 火灾探测报警设备的应用
火灾探测器作为预防以及初期火情探测设备,在我国人口密集的公共空间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通过探测空气中的烟雾指数、温度变化与一氧化碳含量,起到火灾的示警作用。近年来,随着居民防火意识的提高,火灾探测器逐渐走向居民家中。在国家政策的要求下,居民楼内均设置有手动火灾报警器,当居民家中出现火情,可以通过手动报警器求救。火灾探测器与报警器为初期火情的发现与控制带来极大的帮助,仍需要加强火灾实时发展趋势监测与准确的报告与定位。
1.2 火灾救援
我国火灾救援的开展主要依靠消防队来完成,接到报警后,消防队根据报警信息出警救援。灭火的最佳时间在火灾发生后的五分钟时间内,随着城市的扩大与道路拥挤情况,现有消防站数量已经不能满足对所在管辖区域的覆盖。在“十三五”消防规划中,微型消防站的提出弥补了现有消防系统的不足,是实现网格化消防系统建设的重要步骤。目前,微型消防站已在上海、云南等地进行试点建设,主要形式是由街道或机关申请,政府拨款共建,投入使用后引起强烈反响,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2 社区内家庭火灾救援的诉求
笔者与团队对社区居民、消防队与社区工作者,通过访谈与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研,了解各相关方对于社区消防服务及火灾报警设备的理解与需求。
2.1 居民
根据调研内容,火灾发生时,当事人会在发现火情后进行初期的扑救行为,火势无法控制则拨打火警求救。在这一流程中需要当事人有准确判断火情的能力,然而往往由于缺乏消防常识而无法及时控制火情甚至不能有效自救。火灾发生而现场无人,火情蔓延到一定程度才会被他人发现,继而报警,因此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同时会引起周边邻居的恐慌并给他们造成一定的损失。同时,被调查者表示,需要及时掌控火情信息与救援信息来提升安全感。居民集中表现了对快速救援、信息及时传递、火情监控、火灾知识学习的基本诉求。
2.2 消防队
在火警救援方面,火警在接到报警电话后,需要向报警人询问失火地点、引燃物、与现场火情状况,并向报警人反复询问确认信息,在确认信息后,根据情况派出相应的人员与设备赶赴现场进行救援与疏散工作。在电话报警时,当事人因为恐慌难以快速冷静地与消防部门沟通,影响救火的时效性。
2.3 社区介入消防的可能性
社区作为国家结构中最基础层级的社会单位,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基础,通过对家庭火灾监控与社区参与消防两方面进行研究,以社区为单位网格化建立微型消防站并综合用户移动终端形成联动报警救援系统,可以在提高居民消防意识的同时,降低消防队的工作难度,分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住户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保障。将社区微型消防站与用户相串联建立符合用户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微型消防系统,对完善城市防灾救灾功能,全面推进城市消防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实际的应用价值。
3 物联网带来的新语境
物联网将用户、火灾探测器与微型消防站通过网络联系起来,使问题的解决方案全局化。将服务贯穿“监测——报警——救援——疏散——后续处置”的全过程。技术与设计的跨界,使解决方案的广度得以伸展,通过细分用户、提供多种任务角色,构建新的群体式服务。使用户不局限于社区居民,在新的平台下,更多的利益相关人得以更便捷地介入。
4 设计的介入与应用
4.1 服务设计
服务设计是新形势下的创新策略转变,以提供非物质产品的创新型服务系统为核心,从系统创新角度完善整个流程,从用户角度塑造服务的功能及形式。其设计输出是服务策略,并以优化服务参与者的使用体验为导向,联系现有资源和关系网络,对服务流程中各接触点的使用体验进行再创造,从而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环境产生可持续的推动作用。服务设计通过考虑系统中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关系、交互以及行为进行创新再设计。
以服务设计为指导,综合考虑各利益相关方,构建以社区微型消防站为救援核心的社区火灾应急服务系统,通过物联网将用户与微型消防站两个利益相关方以及智能火灾探测设备联系起来,构成整个服务系统的核心链条。由消防站、政府、社区与设备提供商构成服务系统的外围链条,向服务核心提供政策支持、技术指导、监督管理与服务运行所需设备。
4.2 服务流程
整体服务以物联网为基础,以实现火情监测、火灾报警与救援的核心服务。用户在移动终端填写家庭信息,物业核实信息后激活用户,保证住户信息的准确性方便火灾救援。注册完成后用户可在移动终端对火灾探测器实时监测的数据进行查看。
当火情发生,家中火灾探测器触发警报后,用户移动终端及微型消防站将收到警报提醒,用户在移动终端确认警报。在微型消防站确认出警的同时,用户将收到微型消防站出警信息,相邻住户会收到失火住户的定位信息和疏散路线图,帮助用户掌握火情顺利疏散,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在消防站工作人员顺利完成扑救后,附近住户收到安全返回的信息,即完成本次应急救援行动。若火势过大,微型消防站工作人员和用户需及时通知119消防队协助扑救。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所有流程均在移动终端上显示,用户可追踪火灾救援的进程,改变以往对火灾救援进度不可预知的特点,减少了用户的恐慌与不安定感。灾救援方面,接到报警更加迅速,由移动端通知周边用户更大大缩减了救援的工作量,加快了救援的进程。
4.3 更多的应用模块
减少火灾发生最好的方式是加强消防知识的学习,增强居民的防火意识,在服务中提供了器材使用、灭火方法、自救常识和消防演练的内容,可供用户查看学习,有助于促进用户主动地了解消防知识,提高消防意识,从源头上减少火灾发生的次数,增强用户面对火灾时的自救能力。
参考文献:
[1] 杜长峰.浅谈微型消防站的特点及优势[J].低碳世界,2016(14).
[2] 谭婧.打造“3分钟”灭火防护圈 公安部消防局印发《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试行)》《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试行)》[J].法律与生活东方消防,2016(02).
[3] 宝莱恩,乐维亚,里森.服务设计与创新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