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本设计的色彩情感特征

2016-05-14 22:37韩盈
艺术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儿童绘本色彩情感

韩盈

摘 要:色彩是儿童绘本设计中重要的艺术表现语言,是美化绘本画面不可或缺的要素,对儿童的艺术审美与教育也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儿童绘本设计中色彩出发,结合相关儿童绘本实例与儿童的身心特点,对儿童绘本设计中的色彩情感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儿童绘本设计中丰富的色彩是对儿童认知本能、情感表达需要的顺应。

关键词:儿童绘本;色彩;情感

0 前言

绘本,又称图画书,“指的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织,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以生动有趣的图画故事为主的当代儿童绘本不仅让儿童享受了视觉上的饕餮大宴,也让他们学会启发与思考。特别是为2~12岁左右的儿童创作的儿童绘本,以画代言、简洁易懂,成人可以清楚地知晓个中含义,处于认知能力较低的低幼阶段儿童亦能阅读,生动美好的画面与文本故事的契合,启发着家长和孩子一起求知、解惑、领悟人生,儿童绘本借助图画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细节独特魅力,表达文字难以描述的形象及场景,给予儿童灵动、形象、直观以及美的视觉感受。色彩作为绘本图画中的重要艺术语言,在儿童阅读领悟的过程中展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顺应了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获得他们的认同,在刻画形象、渲染气氛、抒发情感等方面都具有强大的表现力,更能有效地帮助绘本作者传达主题思想,引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 儿童绘本画面中色彩的运用方案,不仅决定了整本图书的视觉效果,引导了儿童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影响了儿童的身心成长与情感的发展。

1 儿童绘本设计的色彩情感特征

1.1 简洁易懂

儿童插画的色彩要简洁易懂,让儿童能够清晰的分辩绘本中色彩的表现内容。色彩能通过人眼的生理功能和冲击作用影响到心理,产生情绪的波动,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与认同。由于儿童的认知水平较低,要少量甚至避免使用模糊、复杂和晦涩等不适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色彩。“我们对各种颜色的反应来自这些颜色与某些自然物的联想,也就是说,我们将红色与血,白色与光,雪与骨头联想在一起。”莫莉.班在如是说。儿童绘本的色彩运用要鲜活,也要忠于自然色彩与生活色彩,生动直观的展现出事物的色彩,让儿童一看到图画的色彩就能联想起相关事物与内容,从而帮助儿童解读文字、认识世界。

深受儿童喜欢的“米菲兔”系列绘本中,迪克·布鲁纳将图画视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目标是让出生在任何一个语言国度的孩子都能轻易“读懂”他的书。他的图画语言采用最为简单的元素,线条单一,粗而且匀,颜色采用最简单的几种色块,最常用的是红色、绿色、蓝色、黄色和白色,而且是纯色,色调简单直观,贴近生活,几个月的小孩子都能读懂他的图画故事。《迪克.布鲁纳的一切》这本书对米菲兔系列故事中颜色的运用也有所解释:红色,用来表示幸福的场面;黄色,一般多用来表示孩子们在室内的背景;蓝色,作为背景使用时表示寒冷或不安的心境;绿色,常常被用来当作原野,公园以及室外场面的背景。我们所看到的是一只不断重复的永远睁着小圆眼,抿着X形嘴的小兔子的形象,内在情感却很丰富,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迪克·布鲁纳用不同的背景色塑造出米菲兔或好奇或沉思,或快乐或悲伤的情感世界和生活,赋予红、绿、蓝、白等色彩不同的涵义与情感,用简单的纯色块将色彩的情感表达属性发挥到极致,米菲兔系列绘本被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先生誉为“孩子的第一本图画书”。

1.2 色调鲜明

儿童绘本的色彩要鲜艳,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3岁以后,儿童开始进行自发性的色彩选择,容易被鲜明的、跳跃的色彩所吸引,仔细观察儿童绘画时的用色习惯,不难发现,他们习惯于用跳跃、明亮的纯色来描绘自然中的物象,反映出儿童在进行色彩选择时倾向于纯色的本能,倾向于选择鲜艳的、能表现旺盛生命活力的色彩满足本能情感需要,给这一时期的儿童营造一个色彩丰富而明快、动静结合的色彩激励环境,会给他们以强有力的外在信息刺激,这些信息将成为童年的美好记忆,并成为永久的精神印记,在他们成年后遇到相同的外在信息时,会催生强烈、鲜明的情感律动。因此,顺应儿童的色彩感觉与情感反应特征,使用高明度的纯色色系,让孩子不断接触明亮的色彩,远离黑暗与忧郁,成为儿童绘本插画色彩设计的重要出发点和原则。

有研究表明,红色和黄色是在儿童早期插画中占主导地位的色彩,之后才慢慢地再接触如蓝色、绿色等冷色调。而从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心理特征方面来看,因为暖色调让他们感觉温暖及安全感,冷色调容易形成恐惧感,所以出于自我保护的生理本能需要,儿童的视觉与注意力会不由自主地停留在暖色图画上,但是对比太强烈的颜色,在吸引儿童的同时,也比较容易刺激儿童的视觉感知。另外,低龄阶段的儿童行为处于原生、自发的状态,易冲动,暖色的强烈视觉冲击力、原色的强烈对比,可以更好地适应了儿童的冲动本能,因此,适宜该阶段儿童阅读的绘本中的色彩皆以强烈饱满的暖色或三原色为主,以鲜艳的、能表现生命活力的色彩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

正因为绘本色彩设计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绘本创作者对于儿童的色彩认知能力必须要有所了解,儿童对色彩的认知发展分为两个阶段。3 ~ 5岁年龄阶段的儿童,喜欢纯度高、鲜明艳丽的颜色,特别是暖色调色系的事物,而对黑色系等浓重阴郁的色彩则表现出一种抗拒心理,给这一时期的儿童设计绘本在色彩选择上跨度较摘,对色彩的运用要求较多。第二阶段(6 ~ 8岁)开始,儿童对色彩的感知力逐渐增强,这一阶段的他们不仅喜欢色彩鲜艳的暖色调色彩,同时也可以接受黑、灰色等暗色调的色彩,对同色系或相近色的色彩搭配也开始有了一定的欣赏能力,因此,这一阶段儿童绘本中的色彩配置更加自由,色彩的艺术表现力也愈加丰富。

2 结语

无论是在自然世界还是在图画世界中,第一时间征服人眼的总是色彩,它能够传递信息,引起视觉触动,激发情感反应。儿童绘本设计中,丰富多变的色彩顺应了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色彩认知心理规律,触动他们的心灵,为他们的情感诉求找到表达出口,同时,色彩作为儿童绘本设计中的重要的艺术语言,能有力地突出主体形象、烘托氛围、抒发情感。正因为儿童绘本设计和情感表达关系的融洽,看似简单的儿童绘本才能够不依赖文字,甚至不着一字地感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参考文献:

[1] 李全华,李莉,朱良.儿童读物插图艺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 郝广才.好绘本如何好[M].南昌:21世纪出版社,2009.

[3] 苔丝狄蒙娜·麦克卡农,苏·桑顿,雅兹亚·威廉姆斯.童书创作实用指南[M].接力出版社,2011.

[4] 滝本孝雄,藤沢英昭.色彩心理学[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5] 谢弗.儿童心理学[M].王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儿童绘本色彩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神奇的色彩(上)
儿童绘本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