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长篇小说《繁花》的创作过程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写作,作者金宇澄首先发帖于地方网站上海“弄堂网”,作品过半的部分是在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之中不断丰富内容与结构全篇的。读者及其阅读反应自然地在作品中得到极高的重视,这不仅仅体现在创作初期作者的写作姿态上,更是潜隐地存在于小说关于上海回忆及城市想象的内容之中。
关键词:读者;读者反应;阅读参与;上海经验;城市想象
2011年,上海作家金宇澄的小说《繁花》①首先是以帖子的形式发表一小章节于“弄堂网”,②一个以“上海人讲自家身边的故事”为定位的杂谈网站。这种基于网络互动之下的文学创作从一开始就已经将自身纳入了一种重视读者反应的文化生产机制中,并且自觉地接受这样一种基于“上海认同”和“上海怀旧”的文学场域下的创作状态。
作者自述一开始并没有写长篇小说的打算,正是由于网络上读者的跟帖与追问相关后续情节这一事由,才一步步推动了作者的创作,写作进入现场感,《繁花》的人物表、结构也相继做出,是一部长篇的规模。[1]金宇澄将自己的写作姿态放的很低,甚至称自己只想做一个位置极低的说书人。[1]位置极低在这里不是意指讨好读者,而是指像旧时说书人一样极为注意读者(听众)的反应,重视自己的读者群,在保持自己创作路数的基础之上探讨如何能将小说写得更加可读。作者在另一篇陈述中也谈到,如此罗列上海特征的缘由就是想让以后的读者从自己的小说中看到这时的上海及上海生活是什么样子,以此区别其他时代下的上海叙述。[2]读者在这里被放置在一个相对重要的位置,小说面向读者呈现,同时又希望从读者那里获得相应的阅读效果。《繁花》的创作过程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阅读参与,或者说暗含了一种希望读者产生审美愉悦的写作姿态。
1 读者及其阅读参与:潜隐于内容与结构中的细节
《繁花》不仅仅在网络发帖伊始重视读者的阅读反馈,更在小说的内容上充分显现了作者与读者共同参与到作品秩序的建构以及有关“无意义”的寻找过程中。在正文开始之前的题记和引言便奠定了作品呈开放性的这样一种状态,邀请读者在阅读中品味作者笔下的城市人生及其态度。细看扉页题记,“上帝不响,像一切全由我定……”在文本中共出现过两次:
“我心里一吓。我对上帝讲,我要结婚了。上帝不响,像一切全由我定。”[3]
“小毛动了一动,有气无力说,上帝一声不响,像一切全由我定。”[3]
“上帝”意象的出现,在内容层面可以解释为基督教语义下的上帝;在意义层面上,上帝指向一种既定的秩序,一种在信徒或者范围更广的普通人的潜意识里可以安心依靠并且据此做出价值、行为判断的统领性信仰。而上帝的缺席、一言不发,暗示着这种信仰的无声消解。在作者借阿宝之口讲出的“佛菩萨”也是此类秩序与信仰的代表:阿宝讲给李李的寓言中称“佛菩萨根本是不管的。”[3]“天堂花园里的菩萨,根本是看不见的,只是笑眯眯。”[3]对于苦苦挣扎在地狱与天堂之间的世人,上帝与佛菩萨似乎格外的冷静与近乎无情。因此,自身意义的赋予这一任务便要由自己来定,或者自己也无法给出,意义就此悬空。作者借此题记向已经习惯了一定秩序与价值指引的读者表明,除却文本中的意义之外,自己写作这部长篇的全知全能叙述视角也是暗合了这一题记,小说中的一切言语与故事皆由我来定,我说怎样的故事,读者就读怎样的故事。当然,读者也同样具有平等的解读地位,小说呈现一种开放性结构,读者根据自身过去的阅读经验、所处社会历史环境及由此形成的综合性心理定势读出自己所读出的故事。
除却题记,在引子之前还有一页文字,作者在这里着墨不多,但是却颇有意味。“独上阁楼,最好是夜里。”这句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和读者交流的语句将阅读这部长篇或者说阅读上海这座城市的最佳时间、地点给出。“如果不相信”作为第二段的开始,已经明确了作者有意勾起读者阅读兴趣的意图,正如旧时说书人自己插一句代替听众质疑自己前面内容的话,目的是期待读者以更大的兴趣关注自己的作品。这里引入“隐含读者”这一概念,作者似乎预先设计了一个意象视野来引导真实读者去理解本文意义,它不同于现实阅读行为中真实的读者,却代替了真实读者与作者在创作中进行虚构的交流,实际上是作为本文结构的虚构的读者角色。
在《繁花》的跋里,作者明确地表达了这部小说虽然借助了陈旧故事与语言本身,但它们是新的,与其他方式不同。作者也承认自己所用故事和语言可能看似平常,然《繁花》凸显个人风格的并不在于叙述了上海,而在于怎样叙述了上海及其市民生活。姚斯曾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即便它以崭新面目出现,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示自身。”[4]作者在故事与语言层面循着陈旧与方言的写法恰恰是一种最好的拉近作品与读者距离的方法,正是这些内容唤起读者以往对于上海叙述、阅读的记忆,将读者带入一种特殊的情感状态中,对作品产生了期待,随之开始关注作者所呈现的新的叙述上海的方式与内容。
2 召唤读者城市经验:嗅觉、视觉、听觉感知
《繁花》在叙述上海及其市民生活上采取了偏低的角度,以最容易疏忽的一群城市普通市民极其平凡琐屑的生活为切入点,自始至终不提升价值、意义,只是围绕他们展开一个接一个小故事,并通过几位人物及宴席带出另一些人物的小故事,作者将这些称作“不重要的重要所在”。[1]写城市归根结底还是在写城市中的人,普通人的城市记忆正是由这样一些看似平凡的市民和他们于宏大历史下微不足道的小故事所构成,这些琐事真实而立体地展现了上海之于作家笔下的种种模样。
以如此的视角来看待城市,自然会体味到一些别具一格的上海经验。作者似乎有意以嗅觉、视觉和听觉这三种感知系统来记忆这座城市。在此摘出几处有关上海气味的细节描写:
苏州河潮气,咸菜大汤黄鱼味道,氤氲四缭……加上通风不良的油镬气。[3]
阿宝闭眼睛,树叶与蒿草香气,大蒜炒豆干,焖大肠的气味,工厂化学气味。[3]
空气与风里,是稻草气味,工厂纸浆的酸气,苏州河本身的腐烂味道,几种气味时而分开,露出稻田的泥土气。[3]
春香的房间走廊,飘过来苏州河气味,棉纱味道,啤酒花隐隐约约的苦气。[3]
机驳船由近及远,厨房糖醋味道,煎咸黄鱼味道,咸菜炒毛豆的味道。[3]
作者一再地用文字呈现苏州河及其周边生活的气味,在内容上自然而然地切入最为细微的普通市民的上海回忆之中。普通市民记忆历史与年代的方式可能不是依据大事件时间年表而来的,很有可能到达某地、想起某人是由于旧时的一种深埋于记忆中的味道所唤起的。当然,谈到气味、味道自然少不了对于吃食的铺陈。第一章写到阿宝的祖父家两个伯母做吃食的细致:
两个伯母,轮流用煤气烤箱,每一只铁皮小盒子,摆一个面团,涂一层蛋黄,做小面包,匀撒糖霜,照样做纯蛋糕,烤鸡胸肉,咖喱卷,培根煎鸡蛋,自做“清色拉”。[3]
“抄家食品”的展览:
大堆的罐头,黑鱼子酱,火腿,沙丁鱼,火鸡,甚至青豆,俄式酸黄瓜,意大利橄榄。[3]
阿宝的大伯在政治运动中第一次来阿宝家吃饭,小阿姨准备的小菜:
小菜是叉烧,红肠,葱烤鲫鱼,糖醋小排,炒刀豆,开洋紫菜蛋汤。[3]
诸此种种有关吃食的饶有兴致的铺排从普通人最为关心的衣食方面来记忆上海,上海味道以最为本原的面目出现,普通人的一饭一蔬在作者笔下皆有味道。有关上海的视觉感知更为直接的体现则是由作者手绘的20幅插图,其中有8幅是作者记忆中的局部的城市地图或者建筑轮廓,作者将具体的街道、建筑名称一一标出,与叙述文本相得益彰,共同将有关上海的记忆与想象落实到具体的曾真实存在的一条条街道与一幢幢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小说的虚构性质,给读者造成了一种错觉,仿佛这是一本有关上海过去的回忆性文字。
《繁花》处处可见沪语方言的词汇以及俗语的使用,如爱为“欢喜”,称母亲为“姆妈”,蓓蒂外婆口中的小段子等等。在小说的最初写作与发帖过程中就吸引了大批的上海本地读者,在后期成书出版时虽然删减了一些,但仍然保留了大量原汁原味的沪语味道。同时,书中偶尔还会出现沪语小调,如江淮戏词,王盘生的“志超读信”唱词,如果恰巧阅读小说的读者熟悉这些曲调,那么他们阅读此处会形成听觉上的享受,这些不仅从内容上丰富了小说的上海回忆,更以沪语的软与韧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即使是叙述历史事件,作者也一样采取市民的角度去观察处在具体历史环境中的人的切实体验,丝毫没有放大那些事件的思想意义,反而通过具体人物的感知反映出平凡人生之于历史下的种种微妙的波动,不在意义层面凌驾于普通读者之上。
3 结语
穆旦在1942年所作的《诗八章》之四首一再为作者所引用,分别在文本段落第五章出现,在跋中出现,以及成书背面封皮上出现。如此高频的引用足以见得作家对这首诗的偏爱,诗中有言:
静静地,我们拥抱在
用言语所能照明的世界里,
而那未成形的黑暗是可怕的,
那可能和不可能的使我们沉迷。
作者用自己的言语如此密密铺陈了上海几十年的细节体验,使他笔下的上海或者说城市显示了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日常上海与市民“无意义”的琐碎生活一样可以进入文本并且值得被发现与叙述,城市有着和乡野同样细腻的叙述空间和故事。当然,读者往往能够通过阅读发现更多的空白点,真实生活的感受总是比小说所呈现的更为细腻,小说未言部分由读者的想象加以填补,因此所言部分会比原来具有更多的含义,读者或许会发现许多“琐碎小事也深刻得惊人”[5]在这部小说中就表现为重新发现日常上海及市民生活的丰富与真实。
《繁花》的写作紧贴市民日常起居与琐碎生涯,以敏感细致的文学感知娓娓道来上海记忆与城市想象,于稳定的叙事中唤起读者对于城市与城市人生的切身感受,反过来又促进了小说写作的进一步完善。因此可以看作是一种自觉重视读者反应的文化生产。
注释:①金宇澄.繁花[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该小说首发于《收获》2012年秋冬卷(长篇专号),单行本比《收获》版增加约六万字,本文据单行本.文中所提《繁花》均指此版本,不再另注。
②弄堂网网址:http://www.longdang.org/.
参考文献:
[1] 金宇澄,朱小如.我想做一个位置很低的读书人[N].文学报,2012-11-08(004).
[2] 金宇澄.我写《繁花》:从网络到读者[N].解放日报,2014-03-22(008).
[3] 金宇澄.繁花[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306,437,239-240,1,138,255,274,366,26-27,117,140.
[4] 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9.
[5] 蒋孔阳.20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511.
作者简介:刘琳(1991—),女,上海大学文学院2014级中文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