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张筠青教授著作《歌剧音乐分析》

2016-05-14 21:38汤蕾
艺术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本体戏剧音乐

汤蕾

摘 要:《歌剧音乐分析》是一本立足于音乐本体,深度解析歌剧音乐的书籍,详细地介绍了歌剧音乐的音乐形象塑造、戏剧构成方式等内容,完善地解释并分析了歌剧音乐独特的相关问题。这本书以纵向为线索,概括歌剧音乐发展历史,并从横向角度解剖并分析了西方的一些经典歌剧音乐作品。认真学习、仔细阅读这本书,不仅能够加强对歌剧音乐的分析与理解能力,与此同时,也能够强化对各类其他体裁、形式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并为创作带来新思路。

关键词:音乐;本体;戏剧;结构

张筠青教授所著的《歌剧音乐分析》在2004年10月首次出版,两年之后二次印刷。这本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是北京市精品教材项目之一,其中,一共有11章,之后有参考书目、后记、附录。第一章歌剧概述,具体划分为三个小结:何为歌剧,歌剧社会意义,歌剧与其他音乐形式在发展中的相互作用及影响。第二章主要解析通俗歌剧和严肃歌剧,还分析了它们的具体类别划分。第三章讲解歌剧音乐的主要构成要素,重点阐述器乐与声乐内容。第四章是这本书的重点,将歌剧音乐的戏剧结构方式引入,作者具体把歌剧音乐的戏剧结构方式划分为四个类型:歌谣体、综合体、连续体、分段体。接下来,除了第五章对“歌剧中音乐与语言的结合——宣叙性段落”相关内容作了全面补充之外,剩下第六到第八章都在具体论述歌剧音乐戏剧结构,对于每种歌剧音乐戏剧结构都举出了实际案例,并进行详细论述。第九章以俄罗斯民族歌剧为例做解析。第十章讲解20世纪歌剧。第十一章是整本书的总结,具体介绍歌剧音乐获得成功的基础及其在未来发展阶段内的方向等。

交响曲与歌剧能够充分反映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音乐发展程度,在老百姓的艺术生活中占据关键位置。与此同时,也是专业音乐学院在校学生主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但事实上,在专业音乐学院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很少有详细解析歌剧的课程,甚至此类课程为空白状态,即便是有相关课程,也仅仅是分析一些著名的歌剧音乐选段或片段,缺少对完整歌剧音乐的深度解析。所以,张教授的著作《歌剧音乐分析》在尽全力弥补专业音乐院校在这方面的不足。这本著作比较完善地解析了歌剧音乐中的常见问题,如歌剧音乐的发展,歌剧音乐的戏剧构成方式,歌剧音乐中语言和音乐结合产生的意义,如何塑造歌剧音乐形象等。认真学习、仔细阅读这本书,不仅能够加强对歌剧音乐的分析与理解能力,与此同时,也能够强化对各类其他体裁、形式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

张筠青教授这本书以纵向为线索,概括歌剧音乐发展历史,从横向角度解剖并分析了西方的一些经典歌剧音乐作品。介绍了歌剧音乐的主要构成要素,以及每个构成要素的写法对塑造人物音乐形象、促进剧情开展所发挥的作用。书中以选出的著名歌剧作为实际分析案例,概括其内容,然后,具体解析这部歌剧怎样用音乐的方式戏剧性地表现其中的内容。笔者在认真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也参考了相关的书目与文献资料。例如,杨燕迪教授的著作《歌剧的误会》,这本书的语言浅显易懂的同时,还具有幽默特点,能够充分表现歌剧的特点,和张筠青教授所著《歌剧音乐分析》相辅相成,从而提升了笔者对于歌剧的深度理解。在接下来的论文内容中,笔者将具体解析阅读《歌剧音乐分析》后的感受与对这本书的浅要分析阐述。

1 音乐本体

歌剧音乐已经发表的文献成果大多是一些分析大众熟知的咏叹调或关注歌剧的戏剧特点,立足歌剧音乐本体的研究资料则较为乏见。例如,研究歌剧音乐的创作技术、特点、规律等。《歌剧音乐分析》从研究歌剧音乐本体出发,深入、全面、具体地探索歌剧的很多本源性特点。第六章到第十章,每章第二节都主要分析著名歌剧音乐,内容具体、全面,结合歌剧的幕场顺序,对所有戏剧结合音乐的部分都作出了具体阐释。并且,所有章节结束前,都有一个小结作出总结分析,有助于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整章内容。笔者坚信,只有这种立足音乐本源的角度解析优秀歌剧作品的研究方式,才能为创作全新的歌剧经典作品奠定基础。

2 歌剧分类

首先,张教授认为,决定歌剧整体面貌的是音乐本身,而不是戏剧。张教授在第二章第一节中首句话就指明:“歌剧能够划分为通俗歌剧、严肃歌剧两个类别,主要的划分依据是音乐戏剧的构成方式以及音乐的本源特点。其余作品大多结合歌剧、戏剧发展,而将其划分为喜剧歌剧、大歌剧、正歌剧等类型。”张教授还表明:“歌剧是一门综合度很高的舞台表演艺术,划分通俗歌剧和严肃歌剧最根本的依据是音乐本身,而不是其他方面的要素。”严肃歌剧并不一定是反映社会问题和重要历史事件的作品,有些作品虽然没有反映社会问题,也并非反映重要历史事件,但是其戏剧特点、音乐本源特点决定了其属于严肃歌剧。当然,在多种歌剧作品中,也存在没有办法具体分类的歌剧作品。

其次,针对歌剧的音乐戏剧结构。一般而言,在解析和研究歌剧的过程中,习惯将音乐划分为间奏曲、宣叙调、咏叹调等内容。实际上,这种划分方式没有充分重视音乐的组织特点和构成方式。张教授在《歌剧音乐分析》中首次提出一个新概念,也就是“歌剧音乐戏剧结构”,这个概念在其他文献资料和书籍资料中都没有具体阐释。音乐戏剧结构的类别划分标准紧紧围绕歌剧的中心问题,也就是,歌剧中音乐本身的戏剧结构和音乐整体的结构。它无论是对于创作歌剧,还是对于研究歌剧,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3 音乐分析

这本书的第六章到第九章是核心内容,具体分析了民族歌剧(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都诺夫》)、综合式歌剧(普契尼的《蝴蝶夫人》)、连续式歌剧(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分段式歌剧(威尔第的《茶花女》)的音乐戏剧结构。从分析思路、深度、方向、方法的角度,全面地表现出张教授研究歌剧的深厚学术根底和创新性的研究方向。结合其他一些歌剧介绍作品阅读,通过横向比较之后,更能够彰显张教授研究的全面性。其他作品对于歌剧的研究都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无论是研究深度,还是研究方向,都不具备太高的学术价值。相比较而言,张教授的研究具有显著优势:第一,其分析观完整、系统,使得音乐部分的研究作为一项独立的内容,对音乐戏剧结构的本源特点把握得很到位。第二,对歌剧艺术本源高度关注,这本书深入剖析了音乐戏剧矛盾的存在、音乐戏剧剧本和戏剧结构的联系、设计音乐戏剧高潮、刻画歌剧音乐形象的方法、歌剧宣叙调的特点与表现方式等内容,这些内容都与歌剧的艺术本源性特点紧密联系。

认真学习、仔细阅读张筠青教授所著的《歌剧音乐分析》,加强学生对歌剧音乐本身的理解的同时,也能够强化对其他音乐形式的认识,对于提升分析能力、强化创作能力、开阔视野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筠青.歌剧音乐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杨燕迪.歌剧的误会[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本体戏剧音乐
Abstracts and Key Words
有趣的戏剧课
对姜夔自度曲音乐本体的现代解读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戏剧类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及启示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