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叙事距离”看悬疑电影《烈日灼心》

2016-05-14 20:37武若溪
艺术科技 2016年8期

武若溪

摘 要:叙事距离是叙事学中的重要概念,随着叙事学的不断发展,叙事距离逐渐从一种叙事技巧上升为审美维度,直接影响读者与观众间的情感距离。本文将从悬疑电影《烈日灼心》入手,分析导演对电影中叙事距离的把控,以及观众产生的观看反应,看其所达到的修辞效果。

关键词:《烈日灼心》;“叙事距离”;观众情感距离

《烈日灼心》是曹保平导演的一部悬疑电影,改编自作家须一瓜的长篇小说《太阳黑子》,影片上映以来好评如潮,除了邓超、段奕宏等几位影帝精湛的演技外,导演的叙事技巧同样功不可没,本文就试从修辞性叙事理论入手,以叙事距离和观众的情感反应为切入点,分析这部难得的国产影片独特的叙事效果。

“修辞是作者代理、文本现象和读者反应之间的协同作用”,[1]作者“要求读者进行多维度的阅读,反过来,读者试图公正对待这种多维度阅读的复杂性,然后做出反应。”[2]在布斯看来,叙事距离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叙述者与故事中人物和行动的情感距离,即他在故事中的参与程度;二是指叙述者和隐含作者在道德、思想、情感上的距离。这种叙事距离,会直接影响到读者从叙述者那里得到信息的可信度,以及读者所带有的情感色彩。我们发现,在看完《烈日灼心》这部影片后,观众会带有很强的矛盾性,如果不是最后强行加入的洗白情节,你会感到自己对主演的悲惨境遇产生同情之时,又在道德层面上对其进行着审判。显然,导演正是通过对叙述距离的合理把控,才使观众产生了这种多维度的观看体验。

1 对立:叙事者与人物

叙事者是叙事文本或者电影镜头中的代言人,在影片中,叙事者的身份多为一个不确定的,且总在变化着的主体,有时是剧中人物的视点,有时是上帝般的俯瞰。电影《烈日灼心》一是运用影片开头的评书式叙事者,二是全知全能的叙事人。

电影一开场导演便设置了一个说书人的角色将七年前西陇发生的灭门惨案,用最直接的方式交代给了观众。接着又用追踪镜头的拍摄手法,从一个偷窥者的视角,展现了三位主演杀人逃离后的惊慌失措。导演故意用黑白的镜头色彩,搭配客观的评书叙事,营造零度叙事并加强听视觉冲击。在215至227,与232至54都有对凶案现场进行长达8秒至20秒不等的长镜头描写,这种“目光来得及描绘它们的固定长镜头致使叙述组织更加松散,引发对影像更具分析性的感知(随作者和观众的不同,镜头长度或发人深省,或惹人厌倦……)”,[3]导演故意用这些叙事手法拉长观众与主人公之间的距离,这无疑增加了叙述者的绝对客观性,使隐含读者(观众)更容易建立心理批判与道德审视的模式。不论之后的情节如何发展,都已给观众留下一个主观印象——三个人犯下了滔天大罪,五条人命,死不足惜。

镜头转彩后,说书人“书说简短……三人阴差阳错逃逸了七年,在这七年间仨人摇身一变,成了正经人了。”逃犯杨自道变身出租车司机拾金不昧,冒死助人。辛小丰变身协警,多次负伤,无怨无悔。二人努力做着好事,试图赎罪。但是“抹点锅底灰愣充灶王爷……脸一抹拉这日子就想重新过了,是两撇的都明白,这不可能。”电影一面用镜头对他们七年后的改变做着客观呈现,一面又用画外音划清关系,提醒观众他们所犯的弥天大罪。同样使用特长镜头展现的死刑场景,冰冷呈现断气的一刻后却又镜头一转,演起辛小丰哄女儿睡觉的暖心场面,这种忽近忽远的叙事手法成功达到了减少感情距离的同时,又不混淆观众的道德判断的效果,成功的避免了“非人格化”叙事。

关于人物身份认同的问题,同样与叙事距离密切相关,“距离过远,叙事者和人物难以相知,人物难以变得生动,过近则又使观众、叙述者与人物简单等同,很难使叙事文本的意义丰富充满张力。”[4]“只有不成熟的读者才会真正与人物打成一片,完全失去距离感,因而也失去所有的艺术经验的机会。”[5]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导演在开头将叙事距离拉到最大,然后慢慢缩短,缩短的同时又有意拉长,从而保持应有张力,即不单纯的将辛小丰作为英雄刻画,又避免了太过客观难以情感投入,只有“叙事者表现的感情涉入明显少于作者明确期望的读者所具有的感情涉入”[6]这种距离才能产生预期的观众反应。

2 拉近:隐含作者与读者

众所周知,一部电影,导演想要把自己想传达的东西真真切切为观众所接受,并不容易,因为每个观众都会给影片叙事带来一些不同的经验与期待,“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脚本,一个有关生活的叙事倾向于如何发展的总体概念,它为我们的解释与行动的依据起着作用。”[7]《烈日灼心》就是观众与导演在碰撞中消除二者距离的观影过程。

邓超与郭涛扮演的所谓躲藏在闹市中的杀人强奸犯,在电影中被导演定义为一种反向的,代表着人性中善的制高点、道德最高标准的存在。看似逍遥法外的二人,却又一直做着“善良送死”的事情。杨自道明知案发现场有目击证人看到自己的纹身,多年来从未洗掉,还故意暴露给追凶刑警伊谷春的妹妹,让其确认自己就是凶犯;辛小丰一面伪装自己是同性恋迷惑伊谷春,一面又与他出生入死,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不肯放开唯一掌握他犯罪证据之人的手;陈比觉和杨自道既没有杀人,也没有强奸女受害者,但同样陪着辛小丰一步步走向死亡……导演用这些有悖常理的情节一次次的拉开隐含作者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停地产生疑问,这是什么?

在《小说修辞学》中,布斯认为“隐含作者可以或多或少地远离读者”,“想要成功阅读他的作品,就必须消除隐含作者的基本思想规范与假定的读者的规范之间的距离”,观影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消除隐含作者与读者距离的过程,导演的任务就是通过制造更多的距离来“延长大家的等待时间并消除等待过程中的不安与焦虑”,没有这种距离,叙事就不存在,电影将短的没法看,最终解开的真相也就会贬值,这种距离反而成了最后揭示他们为何一心送死的全部铺垫。为了不让尾巴(死者的幼女)在长大后发现自己是被仇人抚养,他们只能统一口供,保全尾巴,接受死刑,让她在不知情的前提下快乐长大。

这种距离的撕裂和融合,即是导演的感情需要,又是电影的内涵需要,一般有什么样的内涵和意图,就会产生相应地形式,导演通过这样的叙事,借伊谷春之口说出真相:“法律,是介于神性和动物性的合体。它非常可爱,它知道你好,又限制你没法恶到没边儿。”看似是导演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磨合,其实在内涵上却是法律与人性的撕扯。

所以导演曹保平是谙熟叙事技巧的,他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内涵,并将这种矛盾植入每一个观众心中,让处于中介地位的叙述者与人物、观众、隐含作者等其他叙述主体之间形成一定的关联,又通过对这些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调节,保持了故事应有的张力,又影响了观众的观看反应,不缺乏道德立场,又符合人性。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M].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

[2] W·C·布斯.小说修辞学[M] .华明,胡苏晓,周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176,198.

[3] 弗朗西斯·瓦努瓦.书面叙事·电影叙事[M].王文融,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6,131.

[4] 马克·柯里,布斯语.后现代叙事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7.

[5] 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60.

[6] 陈林侠.论影像叙事的声音、距离与认同[J] .艺术百家,2005(3).

[7] 阎伟.萨特伦理叙事中的“审美距离”理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