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妮
摘 要:先从韩国茶文化的背景入手展开研究,再从茶席设计美学初探其特征;最后深入分析茶席给人的审美文化体验;总结茶文化在当代韩国产生的社会作用,给我国在茶文化发展和建设带来启示。
关键词:韩国;茶文化;茶席设计
韩国的茶虽然从中国传入,由于历经一千多年政治、文化和军事的发展变化,让当代韩国茶文化既具有中日两国印记,又独具自己特色。笔者通过两年留学韩国时间,进行田野调查法,对茶席展开美学特色探讨分析。
1 韩国茶文化的背景
在近代之前,韩国茶文化保留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日俄战争之后韩国沦为日本殖民地,进入日帝强占期。期间日本殖民者,对韩国学生进行日语授课的奴化教育。另外在拓展茶产业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将日本茶道带入韩国,以梨花女子大学[1]入手,先后在40余所女子大学设置日本茶道课程。1945年之后,摆脱了日本殖民的韩国学者,再次汲取中日茶文化,建立属于当代的韩国茶文化。
1.1 儒家思想
以韩国茶文化培训机构开设的“茶生活基础课程”为例,虽然不同培训机构礼仪类课程占比从14%到54%,其中三纲五常是所有机构的必修课程。[2]当进入到“研究课程”阶段,“礼”类课程在部分机构上升到100%。教授冠婚丧祭的传统礼节、闺房茶礼、儒生茶礼等具体内容。不仅如此,更有特别为小孩、主妇、闺秀或准新娘及外国人开设为期3个月以内的短期礼茶培训,使培训者掌握与韩国人交往的基本礼节、社交礼仪及韩国传统名节实用礼仪。这些,正是中国儒家 “礼”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体现。
1.2 禅宗思想
佛教虽发源于迦毗罗卫国,传入中国之后变化甚大。有受古象雄文明的苯教影响而演变的藏传佛教,也有另外一支在中原大地发展壮大的以达摩为初祖的禅宗。新罗王国的遣唐使不仅从中国带去了茶,同时也将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也一并传到朝鲜半岛。在韩国茶文化培训机构的“指导者研究课程”中设有《百丈清规》课程便可知。而禅宗的思想,被韩国茶人结合日本侘寂美学并予以升华。
1.3 侘寂思想
日本将茶道引入韩国时,同时也将其独具特色的侘寂思想传入韩国。“侘”一个在日本原本带有贬义的字,到室町时代不仅由消极意味转变为积极意味,成为日本“茶道”一个重要的核心理念。正是这样一种排斥物质的奢华,以简单、清贫,追求禅宗枯淡的审美作为理念,而受到贫富阶层的共追捧和推崇。[3]
2 韩国茶席的设计美学特色
2.1 平面构成
当代韩国茶席设计中最常用的平面构成手法有重复、渐变、近似三种。例如,以相同的品茗杯和茶托作为一个基本单形,把它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这样整齐划一具有统一秩序之感,表现出平和与和谐气氛,最终让观者的心绪达到平稳、宁静、安全舒适的状态。在肌理方面,巧妙运用自然之物进行造物和老旧器物再利用,器物表面的残破和不完美,成为“侘”所追求的肌理之美;自然肌理不仅能使人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思想跟随对这些器物的欣赏和接触;还可以让心灵进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进而通过冥想感受鸟叫虫鸣,涓涓细流,落花流水的意境;若是老旧器物的再次运用,器物表面的斑驳,同器物穿越到另一个时空。而肌理所能带来的特殊的视觉感受,也是其他视觉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以手工拉坯或者手工塑形为茶杯主,这种保留有明显手作肌理痕迹的茶器,成为瓷器制作匠人与使用者之间的心灵交流和沟通的桥梁。
2.2 色彩构成
同样的平面构成形式,赋予器物不同的色彩,可以带来截然不同的心理感知。受禅宗和侘寂美学的影响,韩国茶席设计喜好挑选黑白,茶色、咖啡色、米色、褐色等;大量采用灰色调和中色调,再配合以无色彩组合。例如以传统柴烧制作的茶杯和茶壶,自然落灰而形成的灰色调釉面效果。从纯度上看,较低的浊色会显得朴素。从明度上看,深色调则能显得厚重、深沉、朴素,时间的沉淀。总体为表达禅宗“本来无一物”的思想审美境界,阐释 “万有一空,一空万有”的思想。
3 韩国茶席设带给人的审美文化体验
物质生活日趋丰富的人们反倒开始最求不隐藏实物自然属性特征的物品,韩国茶席所选用的器物表现出经过岁月洗练的古雅、俭朴、收敛和贫乏的安静之美。“不完美”的器物之中,人们视觉看到的是朴实之色与缺口、凹痕,原生态、自然的痕迹;触觉上感受到不光滑、不均齐、粗糙等。其所呈现的正是“快节奏”现实生活的一种调剂,一种补充,一种对比,是现实的功利的世界走向超现实的、非功利的审美世界的简便途径。让茶客“到此般般放下”,使得焦灼、繁忙、疲惫、高压以及深陷浮躁的人们找到心灵的释放的空间。在此忘却了矫揉造作,物欲的迷惑,在朴实无华的茶席和进行有序的礼茶之中,起到修身养性和达到自我调节目的,消除现实工作生活的浮华,深入生命本真、体悟瞬间感受,最终感受到禅宗拈花微笑之意境美。
4 当代韩国茶文化的社会作用
遵照儒家礼仪规范为核心进行礼茶仪式全过程,茶席中的茶器皆有固定用途。虽无举一器而形名度数皆该其中的严格,但是对不同器物的操作与使用都有严格的程式规范,切不可妄用之,将茶器上升到“礼器”。韩国礼茶强调茶的礼敬,把礼贯彻于各阶层之中,以茶作为团结全民族的力量之一。
结束日本殖民统治之后,韩国在上个世纪末出现了“汉江奇迹”震惊了世界,韩国人为之超负荷、快节奏、并且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他们开始疲于这样的“快”,因而在工作之余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寻慢”。其中,冥想茶以其具有的缓慢美学,给人以清静、悠闲、宁静的美学体验。在当时安抚国民情绪方面通过实践证明已经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这也是希望通过本文对韩国茶席的美学特色做浅谈,能引起茶文化在治国安邦和社会安定所起的不可忽视的审美文化辅助作用。
5 启示
当人们把茶作为健康饮品使用时,是为了达到养身的目的,此时的茶作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开门七件事之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茶除了作为健康饮品,茶文化则是人类社会良好的“精神食粮”。茶,在其中成为载体,通过建立品茶礼仪制度和设计品茶空间,最终达到审美文化的体验。茶所具有的审美文化,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创造美和享受美的一种特殊茶文化活动。应该构建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茶文化,让其所具有的审美文化能够对社会成员发挥积极精神教化。
参考文献:
[1] エリア検索.???????[EB/OL]. http://japanese.visitkorea.or.kr/jpn/TMC/TE_JA_7_1_1.jsp?cid=281845,2016-8-20.
[2] 李吉構.韓國茶生活教育場研究——“茶生活”法人體?中心??[D].韩国诚信女子大学,2001.
[3] 王向远.日本的“侘”“侘茶”与“侘寂”的美学[J].东岳论丛,2016(07):14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