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琼
【摘要】对我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情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对大学体育课程提出了要注重创新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在教学督导工作中,通过听课以及与教师的交流,了解到学校现行体育教学还存在着需要改进几个问题,尤其是创新教育还是个薄弱环节。
一、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
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人类教育史的高级发展阶段,是能够揭示、展示和强化人类创造性的理想化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创新包括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是一个综合的素质要求,其本质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教育把培养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过程中突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目标、教育方法都以创新为中心,最终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因此,创新教育也是一种综合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最新模式,创新教育有着与传统教育不同的基本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2)创新教育是一种主体式教育;(3)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
二、现行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教学改革大环境的影响下,学校的体育教育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从主要的几个方面看,
1.体育教学在教学目标上仍还未能体现“多功能”的特点,即片面强调促进学生身体和技能的发展,而对培养学生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培养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并使学生获得心理和情感上的满足则认识不足。
2.不能正确处理竞技运动与体育教材的关系,把竞技运动等同于体育教材,从而使教材内容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不益于宏扬体育文化精神,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创新意识。
3.教学显得有些直式呆板僵化,在课堂中存在着的“填鸭式”教学,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育课成了变相的强迫锻炼课,学生缺乏积极参与的思维活动。
由此可见我们的教学主要还缺乏创新教育和创新教育环境。
三、对体育教学推行创新教育的建议
1.转变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人才素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求知精神与学习能力,求实精神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这3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其中,求知精神与学习能力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求实精神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是提高人才素质的目的,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则是人才素质的核心。随着教育的发展,体育课程应更趋向于对学生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素质的训练,而不应被误以为单一的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学校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决于对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及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学生的素质不单纯是以知识结构为目标,应该是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文化等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
2.推进竞技运动教材化
竞技运动是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素材,但是竞技运动进入课堂则需对其进行加工改制。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把那些有效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有益于宏扬体育文化精神,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满足运动兴趣的项目经过改造列为教材,即竞技运动教材化。在竞技运动教材化的过程中应注意遵循健身性原则、从简性原则和兴趣性原则。贯彻健身性原则指应从竞技体育中筛选出那些健身时效性强,符合学生身体和运动能力实际的竞技运动或竞技运动的某一阶段、某一动作来作为教材,并对竞技运动中某一阶段或某一动作进行整理、分析、引申和变形出一些健身手段来组成体育教材。从简性原则是指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对竞技运动的技术从简;在场地、器材上从简;在执行竞技运动的规则和操作上从简。贯彻兴趣性原则首先应把竞技运动简化成简单的游戏或游戏动作,让学生从游戏人手来学习竞技运动和参加锻炼。其次是在竞技运动教材中应增加娱乐的情节和多变的内容,使学生在愉快、多变的情景中体验运动的乐趣。最后,贯彻兴趣性原则还应体现强化教材的集体、协同参与、创新精神和增加比赛的因素。
3.培养新型的体育教师队伍
(1)创新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师应该继续勤奋学习、刻苦实践,获得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技能,才会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是影响人的活动任务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能够胜任某种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先天的遗传条件是能力发展的前提,但对能力的发展和形成起重要作用的还是后天的学习和社会实践,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
(2)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包括灵敏的感觉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灵敏的感觉能力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刺激感受比较灵敏,不易忽视微小的异常现象,能随时注意寻找有价值的线索,不轻易放过新信息、新启示和机遇。敏锐的洞察力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一种对客观事物能进行深层次觉察的能力。要培养观察能力,首先要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然后再逐步锻炼成善于观察。训练观察能力时,要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认真观察,既要看表面现象,又要了解内在实质;既要观察局部,又要观察全局;既要注意偶然事件,也要注意必然规律。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把所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排列、组合、归类、分析,提出问题、发现规律。只有长期坚持锻炼,并不断总结经验,才能逐步做到目光敏锐,把握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