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瑞琼 高洪
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脑灌注不足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减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进入我院的MCI患者,采用电话随访和来院随访的方式进行为期3年随访。结果 60例患者发展为痴呆的一共23例(38.33%),其中11例为AD,8例为血管性痴呆,4例为MD。认知下降程度为MD>血管性痴呆>AD。结论 符合男性、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颈动脉狭窄率为重度上述指标的患者发生MCI进展为血管性痴呆的可能性更大。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加强MCI阶段的控制,通过各种手段控制MCI的认知减退或发展为痴呆的各种危险因素,有效延缓、阻止甚至逆转认知减退。
关键词:慢性脑灌注不足;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减退的影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处于正常老龄化与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减退状态,属于痴呆前阶段,通过对这一阶段的患者进行及时的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阻止甚至逆转认知减退。与临床中的痴呆不同,MCI的认知减退严重程度明显低于痴呆,表现出良好的可逆性[1]。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中,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血管危险因素、遗传因素等与MCI有关。其中血管危险因素(VRFs)是临床可控因素,因VRFs导致的慢性脑灌注不足(CCH)是导致认知功能减退的直接原因,本文分析慢性脑灌注不足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减退的影响,现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MCI患者60例,患者年龄≥65岁[2];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中MCI诊断标准[3-4]。60例患者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72.3±0.29)岁。
1.2方法 对60例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随访方式为:来院随访和电话随访两种方式。主要的随访内容为:了解患者认知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VRFs控制情况等。尽量选择来院随访的方式,如随访过程中发现患者存在明显的记忆力下降应尽快要求患者来院随访,同时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如果达到痴呆标准需记录发生时间。
到2014年完成3年随访,要求60例患者最后一次随访采用来院随访的方式,收集患者全套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脑白质改变(WMC)情况、颈动脉狭窄率。颈动脉狭窄率使用64排头颈部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成像进行检查。WMC使用磁共振成像检查。全套神经心理学测试包含Fuld物体记忆测验(FOM)、快速词汇检测、韦氏成人智力量表、Pfeiffer功能活动量表。
1.3评价标准 按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离术临床试验标准对颈动脉狭窄进行分度:70%以上为重度狭窄;30%~69%为中度狭窄;0%~29%为轻度狭窄。WMC标准:轻度,单个病损直径小于10mm,所有病损直径小于20mm,统计时记录为1;中度,单个病损直径介于10~20mm,所有病损直径大于20mm,统计时记录为2,;重度,单个或融合性病损≥20mm。FOM评分≤11为异常。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所有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分析MCI发展成为痴呆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将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发展为痴呆的作为因变量,60例患者中最终发展成为痴呆的患者一共23例,其中11例为AD,8例为血管性痴呆,4例为MD。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将WMC程度、颈动脉狭窄率与VRFs进行同时研究分析,发展其中只有糖尿病可以作为MCI发展为AD的预测指标。也就是说明糖尿病是MCI发展为AD的危险因素[5]。VRFs重点额颈动脉狭窄是检测脑部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方式,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重点,能够利用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MCI进展为痴呆的预测指标,并且是各种痴呆类型的危险因素。通过风险模型的分析,性别为男性、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重度颈动脉狭窄是发生血管性痴呆的高危因素,重度颈动脉狭窄不仅能够反映出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同时又属于缺氧-缺血性疾病。之所以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这是因为男性抽烟、饮酒等生活习惯对身体的影响,加上缺乏雌激素对血管内皮的保护更加容易发生卒中。目前的各种研究结果表明,颈动脉狭窄以及WMC能够引发CCH,长期存在的CCH会导致人体的神经损害,作用途径包含自由基形成、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各种作用途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神经功能障碍,进而发展成为认识功能障碍。当人体存在CCH时,APP增加,Aβ的大量产生以及沉积,其中Aβ是一种由β-淀粉状蛋白前体蛋白在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裂解产生,由于Aβ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在人体脑组织中产生病理级联反应,形成神经纤维缠结,引起大量的神经细胞凋亡[6]。另外,当CCH存在时,Aβ的清除变少,Aβ大量的产生、沉积,使得脑部血管系统出现淀粉样变性,进一步加重CCH,使得持续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60例患者发展为痴呆的一共23例(38.33%),其中11例为AD,8例为血管性痴呆,4例为MD。认知下降程度为MD>血管性痴呆>AD。
综上所述,符合男性、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颈动脉狭窄率为重度上述指标的患者发生MCI进展为血管性痴呆的可能性更大。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加强MCI阶段的控制,通过各种手段控制MCI的认知减退或发展为痴呆的各种危险因素,有效延缓、阻止甚至逆转认知减退。
参考文献:
[1]禚传君,黄悦勤,PRINCE Martin等.北京城乡两社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51(10):754-760.
[2]王颖婷,周国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9(10):1105-1108.
[3]张彩萍,马菲,张晓东,等.太原市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29(07):606-609.
[4]王金月,刘筠,张春生,等.CTP联合CTA对慢性脑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的评价[J].放射学实践,2010,17(08):846-850.
[5]赵郑波,胡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23(06):863-865.
[6]阿帕尔·卡哈尔,杜鹏.慢性脑灌注不足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减退的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21:46.
编辑/周芸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