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章成
好的故事能训练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品德,塑造孩子的信仰,其作用如古语所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母亲的“小仙女”故事
在我的童年时代,母亲讲的神话故事很多,其中“小仙女”故事让我记忆犹新。
在一户农家,有兄弟二人。父母去世,弟弟分得的家产大部分被哥嫂霸占了。弟弟独自打猎、打柴,生活过得很艰苦。
有一天,弟弟打猎回家。饭桌上,大米饭热气腾腾,炒腊肉香气扑鼻。一连几天,弟弟打猎回家都有香甜可口的饭菜等着他,但他一直没有看到做饭的人。这一天,弟弟驾着牛车悄悄地向家里走去。他轻轻地开了门:一个可爱的小仙女正在给他做饭。弟弟留住了小仙女,并让她做了自己的妻子。夫妻二人快快乐乐地生活着。
对“小仙女”故事情有独钟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母亲经常讲这个故事。我记得,母亲在讲“小仙女”故事时,还每每鼓励我:遇到困难,不要怕,要坚强,要有志气,要给父母和祖辈争光。
第二个原因,在我的童年时代,由于山里没有电灯、没有电视,什么娱乐也没有,所以晚上我经常是早早地上床,睡不着,就回想“小仙女”故事。这种回想,不仅上小学前是常事,上小学、初中后也是常事。这种回想,有时候是回放,但更多的时候,是我自己做了主人公,以母亲的故事为框架,加入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有时候,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故事开启了好奇心、想象力的大门
“小仙女”故事,不仅在我的心中安营扎寨,而且训练了我的智慧,开启了我的好奇心、想象力的大门。我童年时的“聪明、钻研劲儿”,是得益于母亲的神话故事的引导、训练,而且引发了我的阅读兴趣。我上小学后,很快就喜欢上了阅读连环画和小说。我清楚地记得,在三年级的时候,堂哥买了一本《西游记》,我知道后就借回家看完了。在小学阶段,我的阅读兴趣后来发展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
母亲讲的“小仙女”故事,还打开了我信仰的大门。在我四十余载的人生旅途中,经历过诸如高考压力、事业挫折、家庭变故等接二连三的困境,但我都能抱着的乐观心态坦然应对,特别是在我进入高中后,逐渐具有了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自控力,向善、有所作为、服务社会的想法和追求逐渐明晰。在这个过程中,“小仙女”故事常常若隐若现。所以,“小仙女”故事对我而言,既是一个童年时期常听的故事,也是一个融入了生活的梦想,是一种信仰。
在家庭教育中,要为孩子提供好的故事,让他浸润在故事的海洋里,促进他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