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涝稻田种子减灾关键技术

2016-05-14 15:23
农家顾问 2016年8期
关键词:中熟播种期早稻

为服务生产自救,湖北省农业厅邀请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有关专家制定了《受涝稻田种子减灾关键技术措施(购种必读)》,供有关市县和种子使用者参考。

1.研判稻田灾情,科学确定补救措施 中稻拔节前受淹的田块,退水次日有白根产生的,加强肥水管理等措施,以利促弱转壮。

中稻拔节后受淹的田块,退水后随机试割几蔸,若次日有新叶抽出的,应优先采用留茬再生,该措施既可节省投入,且产量较高。此措施7月25日前均可进行,宜早不宜迟,时间越迟产量越低,8月15日之后不能采用。

没有新根生长和新叶抽出的受灾田块,可视为绝收田,应根据种源和田间状况抢时改种熟期适宜的玉米、蔬菜、杂粮等作物或进行早稻翻秋。

2.留茬再生稻田关键管理措施 可参照当地再生稻管理方式进行,并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及时排水割蔸,力争于7月25日前进行,采取低位留茬有利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茬高20~25厘米为宜;二是及早施肥复水,割蔸后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千克,2~3天后复水;三是尽早喷药杀菌,涝灾田必须使用广谱型杀菌剂预防病害,于割蔸后及早使用;四是湿润管水至破口抽穗期,抽穗扬花期保持一定水层促进齐穗,齐穗后干湿交替至成熟。

2.早稻翻秋关键管理措施 早稻翻秋要以安全齐穗为核心,提高产量为目标,科学选择品种,加强田间管理,重点做好以下关键环节。

(1)选用早熟品种。选择生育期较短的早、中熟早稻品种,抢时直播。江汉平原、鄂东北地区早熟品种适宜播种期7月20日以前、中熟品种适宜播种期7月15日以前,鄂东南早熟品种适宜播种期7月25日以前播种,中熟品种适宜播种期7月20日以前。

(2)适当加大播量。常规早稻每667平方米播7千克左右,杂交早稻每667平方米播4千克左右。

(3)加强种子播前处理。选用陈种子时,要做好浸种催芽,可用咪鲜胺3000倍稀释液浸种1天1夜,沥水洗净后,室温催芽,出芽整齐后均匀播种。

选用当季新收种子的,务必做好播前种子处理,提高发芽率和发芽整齐度,否则可能导致翻秋失败:一是选择晴好天气,充分晒种2天,要薄摊、勤翻,避免直接在水泥地暴晒;二是用咪鲜胺3000倍稀释液浸种2天2夜,沥水洗净后,室温催芽,催芽过程中如遇种温过高(35℃以上)、且破胸困难时,应继续将种子入药液浸种半天,再洗净催芽,至发芽率达70%即可播种。

(3)提高播种质量。一是精细整地,退水后施足底肥,667平方米施复合肥35千克左右,同时迅速旋耕至田面平整,分厢定量均匀撒播,播后保持半沟水至齐苗;二是播种后注意在芽期彻底除草。

(5)科学肥水管理。翻秋田应适当减少肥料用量,以免贪青迟熟、倒伏和病虫害加重。氮肥总量以正季晚稻田的约60%为宜,一般2叶1心时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4~5千克,注意提早晒田,间歇灌溉至播种后25天即排水露田控制无效分蘖,达到叶色明显褪淡后复水,防止过度晒田至田间开裂,复水后视苗情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4~5千克。

(6)注意预防寒露风的为害。抽穗期遇到低温天气,应在低温来临前每667平方米用“920”1.5~2.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对水40~45千克对叶片均匀喷雾。

(7)加强病虫害防治。翻秋稻田田间密度大,应加强病虫害防治,特别是对纹枯病、稻瘟病和稻飞虱等病虫害的防治。

猜你喜欢
中熟播种期早稻
2022年“蒙阴杯”全国早中熟桃鉴评大赛在蒙阴成功举行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宋代早稻若干问题探讨
不同播种期对黄心乌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密度与播种期对直播棉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库塔垦区早中熟陆地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
安徽·砀山中熟苹果开市价高
砀山中熟苹果量少价扬
杂交籼稻气候适应性及播种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