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大豆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016-05-14 15:23
农家顾问 2016年8期
关键词:补种夏大豆秋播

大豆是救灾补种的重要作物,为指导各地积极应对灾害影响,农业部大豆专家指导组、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提出如下大豆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1.及早落实灾后田管措施 对渍害严重但未毁坏的大豆田,要及时除涝排渍,如田块面积大且不平整、排水困难,应及时开沟排涝防渍。对前期长势旺、群体大、有徒长趋势的田块,为抑制大豆旺长、增强抗倒伏能力,可在大豆初花前化控防倒,每667平方米用缩节胺20毫升对水20千克喷施,或15%多效唑50克对水40~50千克喷施。适当增施磷钾肥,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宝等叶面肥可防植株早衰,增加粒重。

2.及时抢播早熟大豆品种 南方地区大豆品种类型多样,有春大豆、夏大豆,还有部分秋大豆,从3月下旬至8月上旬均有适宜的品种种植,历来有被用作救灾作物种植的习惯。近年来,生产上广泛用春大豆品种代替夏、秋大豆品种,配套相应栽培技术,仍可获得高产。合理确定播期。晚夏播大豆补种时间在7月25日之前;有种植秋大豆习惯的地区,可在7月中旬至8月10日前秋播大豆。合理选择品种。补种大豆品种可选择早熟夏大豆品种,如中黄13、徐豆18、中豆41、中豆43等;部分地区可用生育期更早的春大豆品种代替,如鄂豆8号、天隆一号、天隆二号、中豆39、中豆40或浙春、湘春系列品种等。为不影响下茬小麦、油菜播种,秋播大豆也可选用春大豆品种代替秋、夏大豆品种,如天隆一号、天隆二号、中豆39等。

3.分类指导加强田间管理 要根据洪涝灾害发生程度,因地制宜开展分类指导。一是抢时抢墒播种。涝灾发生后,要及时排干田间积水,抢时播种,播种时间越早,一般产量越高。对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要根据天气预报,抢在梅雨季结束前播种,防止遭遇干旱天气影响。二是施足底肥,增施速效肥。由于播种期推迟,大豆生长发育期与高温期相遇,导致营养生长期缩短。要增加底肥施用量,一般每667平方米用25千克复合肥再加5千克尿素作基肥。出苗后可根据植株长势,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5千克1~2次,也可叶面喷施速效肥。三是适当增加密度。正常夏播大豆667平方米种植1.3万株,晚夏播大豆667平方米种植可增加到1.7万株左右,如果用春大豆品种代替夏、秋大豆品种,667平方米种植可增加到3万株左右。四是化学除草。播种后用乙草胺、都尔等进行封闭除草,可在出苗后选用适宜的除草剂防除大草。五是加强病虫防治。由于迟播大豆生长发育期气温高,各种病虫害发生较重,要加强病虫害防治,重点是防治斜纹夜蛾、棉铃虫、卷叶螟、红蜘蛛、豆秆黑潜蝇等,开花结荚期注意防治豆荚螟。六是及时收获。秋天空气干燥,大豆叶片落黄后要及时收获,防止炸荚。

猜你喜欢
补种夏大豆秋播
菏泽市夏大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烤烟漂浮育苗精准补种器的设计
儿童计划免疫行查漏补种对接种率的作用评价
优质夏大豆绿色高效种植模式思考研究
北方玉米地补种豆角技术
“冷季型草+秋播”生草模式总结
辽北地区秋播大葱栽培技术
如果接种了涉案疫苗,要补种吗
黄淮海地区高蛋白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濉溪县2012年夏大豆高产的气候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