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左芹
摘要: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配合护理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耳穴贴压配合护理治疗,即耳穴贴压(取阳性反应点、心、肾、交感、皮质下、内分泌、神门、肝、脾、胃),护理治疗(包括一般护理及心理护理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口服舒乐安定、谷维素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 2组治疗后痊愈率比较P<005,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耳穴贴压配合护理是治疗失眠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耳穴贴压;护理治疗;失眠;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8-0097-02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是指入睡困难、睡眠浅而易惊醒、或时寐时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入睡、醒后仍感倦怠乏力,严重者整夜不能入寐,白天思睡。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新近多种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国外约352%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失眠[1];中国卫生部一项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失眠者已达120~140万人,失眠率为10%~20%。椐专家估计,到2020年全球大约有7亿多失眠者[2]。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耳穴贴压配合情志护理治疗失眠30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云南省中医医院住院失眠患者60例,按照就诊日期与住院序列号相加的和取尾数,对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73~526岁,病程12~107a。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05~512岁;病程17~127 a。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精神与行为障碍国际分类(ICD-10)[3]及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4]诊断条件为:主诉睡眠紊乱症状,病程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持续1个月以上;几乎以失眠为惟一的症状,其他症状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对睡眠数量,质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失眠的诊断标准,失眠时间>3个月。(2)1个月内未正规服用过镇静安眠药。(3)无药物和乙醇依赖史。(4)无严重疾病影响,能进行日常的正常生活,头脑清楚,能清晰回答问题者。(5)自愿参加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者。
14 排除标准 (1)6个月内有合并心血管、脑、肝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精神病及其他躯体原发性疾病引起的失眠患者。(2)痴呆,昏迷及昏睡状态,或头脑清醒但近1个月因各种原因需要卧床者。(3)由于身体或其他原因不能接受夜间睡眠客观检查的。
15 治疗方法
151 观察组 采用耳穴贴压配合护理治疗。(1)耳穴贴压:取穴:阳性反应点、心、肾、交感、皮质下、内分泌、神门、肝、脾、胃。耳穴压丸法:用75%酒精棉球擦洗耳廓,以去脂、消毒,用王不留行籽、胶布在耳压板上制成08 cm×08 cm方块,取穴、疗程同耳针,每次贴一侧耳穴,隔3天1换,两耳交替,嘱患者每天按压3~5次,每次2~3 min,如患者无法按压则由护士或家人协助。7 d为1个疗程,间隔2~3 d继续下1个疗程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2)一般护理 ①病室要保持安静,空气新鲜,注意保暖,光线宜稍暗,并避免噪音的干扰。床铺最好要柔软、平整和舒适。②帮助诱导患者建立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生活要有规律,按时作息,做到生活有序化。③睡前应避免从事紧张和兴奋的活动,养成定时就寝的习惯。④轻度不寐者,可加强诱导,如睡前口念数字,可促其渐渐入睡。(3)情志护理 主动接近患者,了解患者的真实思想,针对主要问题开导患者,态度要和蔼、亲切、热情,工作认真负责,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排除一切对疾病不利的思想因素,克服过度紧张、兴奋、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做到保持精神舒畅,尽量以放松、顺其自然的心态对待睡眠。同时加强宣教,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使患者了解疾病特点,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早日康复。
152 对照组 舒乐安定5 mg,睡前口服;谷维素20 mg口服,每日3次,7 d为1个疗程,间隔2~3 d继续下1个疗程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6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失眠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制定[5]。临床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显效: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到3h;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而加重者。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构成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3 讨论
失眠是因心神失养或不安引起的病症,属祖国医学“不寐”“不得眠”的范畴。中医认为不寐病因虽多,但总属阳盛阴衰,或为阴虚不能纳阳,或为阳盛不得入阴,致使阳亢上扰或虚阳上犯,致心神不宁,心肾不交。证见不寐,心烦口苦、头晕乏力,精神倦怠。西医学认为,失眠症的产生是睡眠中枢的神经细胞的兴奋与抑制的平衡被破坏的结果。目前现代医学对失眠的治疗虽倡导心理、认知、行为和药物疗法相结合的综合疗法,但因医疗资源有限,此法难以实施,故临床上仍多以镇静催眠类药物为主。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苯二氮卓类药物,此类药物可缩短入睡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和时间、增加总睡眠时间,但毒副作用大,远期疗效不佳,易产生耐药性、停药反跳、依赖性[6]。
护理治疗是通过正面说理,使患者了解自己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护理的情况,使其引起注意和重视。同时告诉患者进行治疗和调护的具体措施,懂得自我调养的方法,解除患者消极的情绪,给予一定的承诺、保证,以减轻患者心理上的压力,积极进行心理调整。耳针疗法是用耳针或其他方法刺激耳廓相应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用耳穴诊治疾病的记载。《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皆通于耳,五脏六腑及其它组织器官在耳部皮肤上有明显反应点,通过刺激反应可以达到镇痛、镇静效果。近几年的实验证明,耳针能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紊乱,协调大脑皮层、皮层下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故能镇痛、镇静安神。从现代解剖学看,耳廓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分布,躯体神经、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等在耳廓上相互吻合、重叠、形成神经丛,耳穴与机体间存在信息交换,当机体某部位发生病变时,通过全息反射,将信息传递到耳区,形成阳性反映点,通过刺激特定耳穴就可以达到镇痛、镇静安神的作用[7]。临床上镇静安神的穴位以阳性反应点、交感、皮质下、内分泌、神门为主,心、肾、肝、脾、胃调整脏腑阴阳,现代研究认为交感、神门和皮质下都能调节大脑皮质和皮质下植物神经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具有镇静安神之效果。临床观察耳针治疗失眠疗效可靠,操作方便。患者在医院贴敷后可自行按压刺激相应穴位进行治疗,随时随地均可进行。且耳穴贴压为无创治疗,不存在交叉感染。本研究结果证实该疗法在痊愈率,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耳穴贴压配合护理是治疗失眠的有效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Mieheal Chase,Thoma RothInsomniaLos Angeles:Brain hiformation ServiceBrain Rearch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99:12-34
[2]刘世熠睡眠研究和展望[C].北京:中国睡眠研究会,1996:3-6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S].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
[4]世界卫生组织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70-10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86
[6]刘倬,李春来失眠的治疗药物及其使用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0):375
[7]左政,姜云武耳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风湿性疼痛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2012,10(7):41-42
(收稿日期:2016-05-05)